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83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类型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锡铁山铅锌矿床是我国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之一。该矿床类型认识长期存在争议,目前已有越来越多学者将其视为SEDEX型矿床。本文在近年来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构造背景研究进展归纳整理的基础上,结合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区域地质研究进展,提出锡铁山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不是以往认为的陆内裂谷,而是活动大陆边缘弧后/间盆地裂谷。鉴于成矿构造环境变化,锡铁山矿床类型也应作出相应调整,由原来的SEDEX型矿床改为VSHMS型矿床。这样做可以达到三个方面的目的:其一,有利于解决现存的成矿构造背景认识与区域地质认识不一致的矛盾;其二,有利于保障本区目前和未来大规模展开的区域成矿研究及找矿勘查评价建立在正确的成矿背景认识前提之下;其三,将矿床类型划分与成矿构造背景相结合,进而用矿床类型揭示构造背景,体现了矿床研究为地球系统科学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92.
采用微波萃取-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分离、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土壤中的痕量半挥发性有机氯农药。优化了微波萃取和固相萃取柱净化条件,在最优条件下18种有机氯农药(α-HCH、β-HCH、γ-HCH、δ-HCH、七氯、艾氏剂、环氧七氯、硫丹Ⅰ、p,p′-DDE、狄氏剂、异狄氏剂、硫丹Ⅱ、p,p′-DDD、o,p′-DDT、异狄氏剂醛、硫丹硫酸酯、p,p′-DDT、甲氧滴滴涕)的回收率在89.56%~114.22%。对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法的仪器检出限、回收率、精密度和方法检出限进行对比,确定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和气相色谱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实际土壤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使得定性和定量的准确度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3.
应用气象、空气质量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地理信息,对比分析了2018年北京两次重污染沙尘天气的成因、传输特征及影响要素等。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沙尘源地均为蒙古国,但3月28日沙尘天气由蒙古气旋引发,传输出现折向,以东北和偏东两条路径输送入京,5月28日沙尘受低涡和发展的低压冷锋影响,为典型的西北传输路径;高空的引导气流与低层冷空气的强度以及地形是导致沙尘传输出现显著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高空为偏西气流,低层冷平流较弱,受到山脉的阻挡,沙尘气团东移至地势较低的区域后,在气压梯度力的驱动下传输方向发生转折,以偏东路径绕流进入北京;高空的偏北气流和低层冷平流较强,沙尘气团可直接翻越山脉从西北路径入京,沙尘粒子的运移高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4.
阐述了花儿岩变形体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影响变形体的地质环境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和地下水)和外界影响因素(包括降水、人为活动和新构造运动),以及变形体近期特征,并通过推力传递系数法和破坏概率分析法对变形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5.
鲁北地区"2003·10"特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9-12日,山东省北部地区发生了历史同期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历时长、总量大,雨后因排水不畅出现农田大面积积水,内涝严重。依据历史水文资料对暴雨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提高人们对暴雨发生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6.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时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卢欣祥  尉向东  董有  轩慎民 《矿床地质》1998,17(Z4):765-768
该文全面系统地讨论了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成矿时代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根据地质特征,检讨了各类测试方法的可信度,并列出了最新的测试数据,进而提出了印支期是小秦岭-熊耳山地区乃至整个秦岭的一个重要的金、多金属的成矿期的新认识。认为这是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在印支期完成碰撞对接这一重大地质事件中在后缘拉张机制下,驱动早期地幔柱复活成矿的结果。印支期成矿作用的提出,对秦岭成矿带成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7.
王华山 《气象》1986,12(7):36-36
图象增强显示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陡式线性增强。把输出亮度信号和输入温度信号的比值,从正常情况下等于1变成大于1,从而提高了某一温度范围的放大比例,扩展了灰度级别。二是阶梯函数增强。把几个特定的温度范围和几个特定的灰级对应起来,提高了灰度等级的对比度。这种方式运用在云顶较高、温度较低的区域效果较好。实际工作中,往往把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应用。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单位在研制增强处理设备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对改进预报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我们在试制低分辨率红外云图增措显示电路时,采用了集成元件,从而简化了电路设计。井实现了结构小型化,整个电路装在200×100mm的印刷电路板上,可插接在118传真机中。 该电路兼有阶梯函数增强和陡式线性增强两种功能,处理分界点的亮度温度选择在一25.7℃ 即灰度标尺的第8级。阶梯变化也采用四级,每一级的温度范围相当灰度标尺的两级温度。 增强电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电压比较器、模拟电子开关兼放大电路和加法器。电原理见附图。  相似文献   
98.
地磁测量标准属专业标准。随着地球科学、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发展,都要求地磁台的数据标准化,即地磁台应建立自身地磁测量标准并修正为国际标准。 北京地磁台的地磁场水平分量(H)的测量实用标准是60年代初,由佘山地磁台传递来的。  相似文献   
99.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继续趋稳趋好,2007年提出的“落实年”、“攻坚年”见到较明显成效,全国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呈现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0.
千家岩体为海南岛典型的晚白垩世早期花岗质杂岩体,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正长花岗岩,常见造岩矿物有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碱性长石、石英等。为进一步揭示岩石形成过程及源区性质,反演壳幔相互作用,本文选取千家岩体,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不同岩石类型中的主要矿物进行了矿物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角闪石、黑云母均属于壳幔混源成因,斜长石发育正反环带及振荡环带,记录了岩浆混合作用的影响。镜下观察发现,千家岩体各类岩石中存在大量的岩浆不平衡结构,如斜长石和角闪石的环带结构,针状产出的磷灰石,以及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的嵌晶结构等,结合暗色微粒包体的分布组合及形态特征,认为千家岩体形成中经历了岩浆混合作用。综合来说,岩石及矿物化学证据均表明,岩浆混合作用是研究区岩石形成的主因,矿物学证据表明,千家岩体岩石类型为I型花岗岩,其源区属钙碱性岩浆,黑云母矿物化学数据表明岩石形成环境为相对较低的氧逸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