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252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叙述了浙江海岛在全国的资源优势,开展海岛海域农牧化生产活动的意义、现状、举措以及产业经济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32.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程长,易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本文通过分析狼疮性肾炎伴抑郁症的中医病机,考虑其内因为肾精亏虚,发病关键为心肾不交,治疗应以交通心肾为法,进而分析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33.
34.
35.
针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多频多系统GNSS OEM板卡,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多频多系统OEM板卡的低成本变形监测系统,包括数据解码、基线处理、网平差和坐标转换等,能够实时获取测站点高精度空间坐标。以某高层建筑形变监测为例,通过串口通信获取板卡多频多系统观测信息,并经过该系统解算,实现了监测点实时定位,且系统成本相比市场上测量型GNSS接收机系统下降了约40%。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解码精度可达0.2 mm,静态模式定位精度可达到平面2 mm以内,高程5 mm以内,动态模式定位精度可达到平面5 mm以内,高程10 mm以内,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36.
地震预测面临着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和大地震"非频发性"的问题,是极具挑战性且尚待解决的世界性科学难题之一(陈运泰,2009) .地震活动是断裂活动的直接体现,精定位的震源深度客观反映了断裂深部发生地震滑动变形的起始位置.断裂深部发生的慢滑动和重复地震等对揭示断裂深部行为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Harris,2017).在...  相似文献   
37.
首先阐明地质灾害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应用于滑坡安全监测自动化远程监测设备和技术,并重点介绍了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接着根据某矿山的一个滑坡现场,进行GPS天线阵列监测方案设计,并在实地进行数据采集测试,最后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对几期结果的较差和精度进行分析,得出在矿山自动化监测技术中,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监测技术,很适合滑坡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38.
简述了RTK坐标法断面测量原理,提出了断面筛选及转换为标准断面数据DH格式的程序设计方法,以提高断面测量的作业效率和成果精度。  相似文献   
39.
地震雷达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绿色、环保的人工震源,主动向地下发射地震波,构建地震雷达,实现大范围的地下探测,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前沿课题.最早,探测地球内部利用的是天然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这是因为天然地震释放的能量大,一次天然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万吨级炸药.几千公里远处仍可以接收到信噪比大于1的地震波信号,但天然地震发生频度低和震源位置定位精度低限制了利用天然地震进行地下探测的精度;后来,利用人工源的地震勘探得到迅速的发展,探测精度明显提高,但受到人工源能量的限制,探测的空间尺度有限;今天,以小当量激发实现大尺度探测是发展地震雷达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将地震波理论和现代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一个新的领域.发展人工震源的编码和接收信号的解码等理论和技术,可以从电磁波雷达在过去半个世纪所经过的道路得到许多借鉴和启发.可以预期,地震雷达的发展将会对观测地震学带来全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裂缝是主要的路面损坏,路面裂缝自动化提取对于维护和监测路面状况至关重要。针对传统人工检测效率低、缺乏客观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网络的路面裂缝自动提取方法,实现了由路面图像自动生成裂缝二值图。并且阐释了不同尺度特征对语义分割的好处,并结合裂缝本身细小的特性,在U-Net的基础上增加了大尺度特征提取分支。随后采用激励压缩模块进行两种特征的融合。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改进算法的F1分数、kappa系数分别可达74.28%和73.83%,相较于其他主流分割网络,提高了约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