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2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系列的地球化学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始新世 (4 5Ma)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以来 ,藏北新生代火山活动相当频繁 ,在空间上自南向北随时间早晚依次形成了羌塘、可可西里和喀喇昆仑—玉门 3个火山岩带 ,依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可划分为 5个火山岩系列 :①钠质碱性玄武岩系列 ;②白榴石碧玄岩 -响岩系列 ;③高钾钙碱性系列 ;④可可西里钾玄岩系列 ;⑤喀喇昆仑—玉门钾玄岩系列。通过对各系列火山岩成因的研究 ,可以作为了解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岩石圈物质组成、壳幔结构以及高原隆升机制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62.
笔者等于2000年6-9月间,在西藏申扎地区进行1:25万区城地质调查时,在申扎县塔尔玛乡扎扛一带首次采得大量的笔石化石(图1).  相似文献   
63.
笔者2000年6至9月间,在西藏申扎地区进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申扎县塔尔玛乡扎扛一带首次采得大量的笔石化石(图1)。产出于曾被归属前震旦系念青唐古拉群的一套轻变质的绿灰色千枚状粉细砂岩、褐黄色钙质粉砂岩中。化石保存较好,笔石枝多已不同程度地褐铁矿化。 本区的构造位置属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的中段。地理位置属冈底斯的北坡。区内地层研究工作开展较早,1957年王文彬等就曾对区内泥盆系作过报道,以后曾有多人对该区的古生代地层作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1978年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伦珠加错等人对该区古生代地层所…  相似文献   
64.
辽西中生代玄武岩中幔源气榄岩捕虏体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生代岩石圈地幔是由古老富集型的岩石圈地幔和新增生的岩石圈地幔所组成。前者以角闪尖晶二辉橄榄岩为代表,它经历了富钠质的地幔交代作用。橄榄岩类捕虏体富含轻稀土元素,并具有较高的ω(^87Sr)/ω(^86Sr)比值;后者以二辉石岩为代表,具典型堆积结构,与本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相比,具有较高的稀土元素丰度。在矿物成分和稀土元素丰度上,本区辉石岩捕虏体类似于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幔源辉石岩捕虏体,这意味着辉石岩捕虏体可能是上地幔中更早期的岩浆堆积体。  相似文献   
65.
西藏班戈节浪垭地区念青唐古拉群变质作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志勇  王天武  李才 《世界地质》2004,23(2):128-133
西藏念青唐古拉山的西端出露一套中、低级变质岩,主要有:斜长角闪岩、云母片岩、斜长片麻岩和大理岩等。研究表明,该变质岩经历了两期变形作用的改造,第一期变形稍滞后于变晶作用,形成岩石片理;第二期变形是在片理之上叠加了折劈理。经电子探针分析,岩石中的角闪石、透辉石、石榴石、黑云母和斜长石等单矿物均为变质成因的矿物。利用矿物对该变质岩的变质作用温、压条件进行了计算,分别为:T=540~695 ℃,P=0.4~0.67 Gpa。研究区角闪石Ar-Ar同位素年龄测定,其年龄为(845±1)Ma,表明其变质时代为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66.
申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测制了目前藏北地区最为完整的申扎扎扛古生界剖面,发现了早奥陶世阿雷尼格期的笔石动物群,确定该动物群属于西藏已知层位最低、时代最早的动物群,建立了下奥陶统扎扛组(O1z)。在下二叠统下拉组之上发现了一套逾2400m的白云质岩石,产Waagenophyllum-Liangshanophyllum-Lobatophyllum组合,时代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期,并建立上二叠统木纠错组(P2m)。在冈底斯地区新发现印支期巨斑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217Ma),提供了古冈底斯存在的重要信息。查明查藏错-申扎南北向裂陷带南北向长超过100km、宽6750-12500m,平面呈折线状;根据地质依据和沉积物定年研究,130ka以来裂陷盆地东西向扩张数率为北部51.9mm/a、南部4.2mm/a。  相似文献   
67.
德宗花岗质片麻岩体侵位于蒙拉组地层之中。阴极发光分析表明,样品的锆石具岩浆成因特点,离子探针(SHRIMP)U-Pb同位素年龄为(209±6.9)Ma,时代为晚三叠世。同时,对该样品中的黑云母进行40Ar-39Ar测年,其结果为(105.2±1.7)Ma。这些精确的年龄数据不仅进一步厘定了冈底斯地区的确存在晚印支期岩浆活动,也为该区蒙拉组变质变形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新疆冲乎尔地区的蓝晶石-夕线石型递增变质带由绿泥石-黑云母带、黑云母-石榴石带、石榴石-十字石带、十字石-蓝晶石带和夕线石带组成;递增变质作用峰期温度、压力分别为T=520~640℃,p=(4.5~5.8)×108Pa;十字石-蓝晶石带和夕线石带变质岩中含有丰富的独居石,而且Th-U-Pb含量比较高,适合电子探针独居石CHIME法定年,独居石CHIME法确定的变质时代为268±10~261±20Ma,与阿勒泰地区发育的红柱石-夕线石型(低压型)变质带形成时代(262±10~264±22Ma)一致,说明阿尔泰造山带蓝晶石-夕线石型和红柱石-夕线石型递增变质带是同一次大规模的构造热事件的产物,时代为二叠纪中期。  相似文献   
69.
浙西南松阳地区的八都群中分布有一套基性变质岩:石榴辉石岩与石榴角闪岩,其变质作用演化特点目前尚不明确。根据岩相学和矿物微区化学系统研究,发现石榴角闪岩是由石榴辉石岩退变而来,而非由榴辉岩退变而来,并经历了三个变质演化阶段,分别为峰期高压麻粒岩相阶段(M1),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次透辉石±钛铁矿±石英;峰后近等温减压中压麻粒岩相退变质阶段(M2),以出现典型的减压反应结构和斜方辉石+斜长石(An_(90-92))为标志;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M3),以角闪石+斜长石(An_(33-53))+钛铁矿±次透辉石±石英等退变矿物组合为特征。相平衡模拟与传统地质温压计结合限定M1期温压条件为P=11. 6~12. 5kbar,T=780~840℃,M2期温压条件为P=7. 4~8. 2kbar,T=800~880℃,M3期温压条件为P=6. 6~7. 5kbar,T=500~560℃,三个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具有典型的顺时针近等温减压型ITD型特征,这种演化轨迹通常代表加厚下地壳快速折返地表的动力学过程,因此,该项研究对华夏地块构造作用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莫尔道嘎地处额尔古纳地块中北段,该区发育一套中低级变质的佳疙瘩组变质岩,如千枚岩、云母片岩和变质砂岩;但是目前其原岩类型、物质来源以及沉积环境尚不明确.基于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和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千枚岩类和云母片岩类总体富Al和K,变质砂岩类总体富Si.岩石轻稀土明显富集,具负铕异常特征,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Sr强烈亏损,Nb、Ta、P、Ti相对亏损.原岩性质及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原岩类型主要是杂砂岩和粘土岩,物源以长英质成分为主,并混有少量古老沉积物.它们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并存在较多大陆岛弧性质物质,成熟度不高,属于近源沉积.岩石样品中的碎屑锆石多为岩浆成因,且显示了较大的年龄变化,主要集中在新元古代(1.0~0.8 Ga)和古元古代(2.0~1.8 Ga),说明佳疙瘩组的沉积物源时代主要为新元古代和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