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四川盆地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四川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重力、航磁数据进行了延拓、求导,并反演计算了该盆地莫霍界面与磁性项、底界面,为认识盆地的断裂系统、地壳深部结构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收集了四川盆地的人工地震与测井资料,对该盆地进行了盆地沉降史的动态模拟,模拟表明,四川盆地在65Ma以后,属于稳定沉积阶段。  相似文献   
122.
东海陆架盆地及其周边海域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分东海陆架盆地及其周边海域的重、磁场特征、对研究区域的地球物理场资料进行了小波变换与多尺度分布与计算,计算了研究了海域重,磁资料的1-4阶小波变换逼近、细节、根据分析与计算可知,在东海陆架盆地及其周边域,重、磁异常的主要特征没有内陆盆地那样明显,但盆地内的绝大部分地区均位于异常相对缓变区,在盆地内部有时有局部异常的圈闭及剧变区,但总的特征为缓变的,而周边区域多为相对剧变区,但也存在局部区域的缓变, 、磁场特征表明,盆地基底相对盆地周边区域主要由密度较大,磁性中的岩石组成,因此盆地中部以高正磁异常为主,布格重力异常 对周边地区高,东海陆架盆地及其周边海域的重力场的主要走向为NNE向,局部重力异常较为平缓,磁异常走向没有重力异常明显,但主要也为NNE向,重、磁场的分布特征表明,东海陆架盆地及其邻域的地质构造为大陆架构造的延伸。  相似文献   
123.
分析了南海北部陆架西区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计算了研究海域重、磁资料的1阶小波细节、4阶小波逼近变换。根据分析与计算可知,研究区的布格重力异常以北西低的负值,东南高的正值为特征。在东部及东南部异常等值线走向为北东;西部异常等值线以北西走向为特征;西北地区异常以北东东、北东走向的局部等值线圈闭为特征。磁场的展布十分复杂,按磁异常的变化程度可分为三个变化区,即磁异常平静区、剧变区及缓变区。磁异常的平静区位于研究区的西部,即莺歌海盆地所在位置,这一带磁异常等值线极为稀疏,异常值为负背景异常。剧变区位于海南岛,该地区的磁异常变化极为剧烈,异常特征以局部小圈闭为特征,等值线分布密集。磁异常的平缓区位于平静区及剧变区之外的其它地区。琼东南盆地、北部湾盆地的磁异常具有此特征。根据重、磁场资料以及南海北部盆地钻井取样的测试结果、同时参考穿越南海地学断面的结果,对研究区的地壳结构进行了反演计算,计算表明南海陆架盆地区域地壳结构较为复杂,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在22-33km之间,总的趋势由陆向洋地壳厚度逐渐减薄,反映出该区域地壳具有陆壳、拉伸陆壳、过渡壳的性质,同时存在有上地幔隆起区及凹陷区。磁性底界面厚度在17-24km之间变化,其中在莺歌海盆地较深,在海南岛地区磁性界面较浅。  相似文献   
124.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研究(Ⅰ):岩石物性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本文综述了含水合物沉积物的岩石物性模型,讨论水合物饱和度与岩石物性的关系,关于纵波速度与水合物饱和度的关系,有一些简单模型,如孔隙度降低模型,时间平均方程、时间平均-Wood加权方程,也有复杂模型,如根据弹性模量计算的模型、根据等效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理论的模型,本文还介绍了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阻率、电导率模型与含注重气沉积物的岩石物性。  相似文献   
125.
重磁反演约束条件及三维物性反演技术策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重磁资料反演与其他地球物理反演一样也存在严重的多解性,要想得到好的结果,必须附加约束条件,而且尽可能是各种约束的组合。三维反演中多解性更加严重,同时与约束的结合又更加艰难。非线性的广义随机算法使反演求解过程稳定,约束条件容易结合,但计算速度和维数困难同样制约其发挥作用,采取针对性措施后,使三维反演进入实用化阶段。  相似文献   
126.
限定规模的平面应变沙槽模型,用于模拟沉积覆盖层中基底控制的构造倒转。试验了两种基底构造。第一种,沿控制地堑地形的垂直断层和正断层作反向运动只能造成沿着原有的覆盖断层的局部位移复原。倒转在原有的覆盖断层的下盘产生新的逆断层。活化的正断层和新的逆断层限定了倒转构造边部的楔形断块。  相似文献   
127.
对西Eife火山的85个采点进行了古地磁考察并得出了64个独立的虚地磁极(VGP)。虚磁极的分希很不对称,其中约30%的纬度低于60°N,并局限在30°~120°E的经度范围内因而平均VGP位置为74°N和63.9°E,明显偏离于北地理极。GP的分布为非菲  相似文献   
128.
根据精密回声测深仪(PDR)、单道水枪及气枪、多道气枪、质子硅力仪、三分全磁力仪及打捞器的详细测量结果,揭示出位于所研究区域的冲绳海槽轴部的中央地堑由五部份组成.这些地堑全部呈雁行排列.伊平星地堑(Iheya Graben)是最明显的.没有发现存在着与雁行式地堑相连的转换断层的证据.在这些地堑的轴邵新近发现了一个玄式岩海岭及一些海底丘.从这些中部海底丘和海岭采集到榄橄玄武岩样,为钾氮法年龄低于1 Ma的岛弧型高铝玄武岩.在附近还采集到一些流纹岩.英安岩和少量的英安质安山岩,它们的年龄低于1 Ma(钾氮法和裂变径迹年龄),为双模式火山作用结果.因此,岩石学方面的证据并不支持存在着洋壳的观点,而表明中部冲绳海精是一个扩张应力场.可以断定中布冲绳海槽处于大陆边缘的早期扩张过程的裂谷阶段.  相似文献   
129.
根据重、磁资料探讨中国东部及其邻域断裂体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中国贺兰山-龙门山以东的中国陆、海及其邻域,在分析地球物理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断裂体系研究.基本以重、磁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资料,重点讨论断裂构造,进而揭示出断裂体系主要分为板块边界断裂带、块体边界断裂带和块体内部断裂带.这些断裂反映出研究区"东西成带、南北分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0.
中国东部及其邻域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中国东部及其邻域海陆地区的重力场、磁场、电性结构与深地震测深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球物理场的大地构造意义及大地构造演化.指出中国东部及其邻域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它是由不同结构性质的东北、华北、扬子和华南四大块体组成,并于不同时代碰撞、拼合到一起,经历了五幕演化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