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研究库水位下降速度、库水位下降时间和渗透系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结合某工程,利用现有的程序对多种方案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库水位下降速度越大,滑弧的深度越大,比较容易发生深层滑动。边坡的安全系数分别随着库水位高程的减小和库水位下降时间的增加均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不同的库水位下降速度有不同的临界库水位和临界下降时间。渗透系数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渗透系数越大,越有利于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在南蒙古巴音苏赫图矿区古生代地层中新发现一套火山岩,其Rb-Sr同位素年龄为409±19Ma,与前人划分的地层年代(志留纪-泥盆纪)较吻合。英安岩的SiO_2含量为63.23%~73.36%,Al_2O_3含量为10.25%~15.56%。英安岩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有较强的负Eu异常。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该套火山岩基本同期同源演化,且岩性变化较小,以流纹岩-英安岩类为主。根据钾含量,该套火山岩为中钾钙碱性系列。英安岩落在靠近盆岭构造域的位置,显示出略亏损的特征,与原始地幔PM端元接近。推测该套火山岩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过程中的岛弧环境,表明火山岩形成时古亚洲洋可能还没有闭合。  相似文献   
13.
复杂地表条件下矿产勘探一直是个难题,国外区块更是如此,首次利用XLT一592WZ型便携式XRF分析仪在蒙古国苏赫巴托尔省(额尔德尼查干苏木)13451X草原覆盖地区系统采集数据,分析研究并圈定成矿靶区。初期利用x荧光仪进行扫面勘探,发现有W、As、Ph、Zn、Cu、Fe等元素异常,经过异常查证优选了一个钨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在钨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内通过23条探槽和钻探工程进一步揭露发现一条黑钨矿体;钨矿主要以脉状、团块状或是角砾状形式出现,成矿围岩为花岗斑岩,矿石以黑钨矿为主,白钨矿极少,可见硅化、萤石,推测该区成矿类型为高温热液型黑钨矿。综合来看,在野外利用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进行定性与半定量分析是有效的,该方法可在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6年云南省盐津两次5.1级地震现场流动台网的近场地震监测资料,结合云南区域地震台网地震波资料进行精确定位,给出了盐津地震主、余震的震源参数,并分析讨论了这两次地震的震源过程.结果显示,这两次地震处于同一构造区,发震构造为NE向断裂,主破裂走向约N53°E,倾向NW,倾角约80°,断层性质为走滑型.断层破裂长度约9 km,宽度约3 km,破裂面深度3~9 km,断层走向与宏观等震线长轴方向基本一致.震源参数研究表明,盐津震区地震矩为109~1016 N·m,震源破裂半径为90~300 m,应力降为0.000 2~32 MPa.高应力降地震事件主要发生在5~10 km深度范围内,表明该深度区是盐津地震的主要活动区.定位结果还显示,第1次地震的破裂面在深度7~9 km之间为余震空白区,认为该空白区是盐津地震主破裂面上的障碍体,第2次地震将障碍体贯穿.地震破裂面障碍体的存在是盐津震区发生两次地震的主要成因,说明地震空白区图像对地震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痛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心痛宁方加西医基础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基础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痛宁方结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痛泰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新生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心痛泰低、中、高剂量组,麝香保心丸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均予以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成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成模后分别给予蒸馏水,心痛泰低、中、高剂量药液及麝香保心丸进行灌胃治疗2周。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形态结构改变;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1(ET-1)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新生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NO、NOS表达减少(P<0.01),ET-1表达增加(P<0.01),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均可升高血清中NO、NOS含量(P<0.01),降低ET-1含量(P<0.01),促进缺血区微血管密度的表达(P<0.05)。结论:心痛泰具有保护缺血心肌之效,这可能与其提高血清中NO、NOS含量、减少ET-1的含量、促进缺血区新生血管生成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地震作用下模块式加筋土挡墙极易发生墙面模块脱落破坏,针对模块面板与筋材的连接稳定问题开展理论分析,用于模块式加筋土挡墙面板连接抗震安全设计。基于极限平衡法,通过考虑筋材与面板间的连接强度和连接抵抗力,提出了地震条件下面板连接稳定性分析方法。运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参数分析,研究了水平地震力、竖向地震力、加筋间距以及墙趾阻力等因素对面板连接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和竖向联合地震作用极易导致加筋挡墙面板连接破坏,减小墙趾阻力和增加加筋间距使加筋挡墙面板净连接力减小,且对挡墙下部筋材更加显著。因此,加筋土挡墙抗震安全设计需要注意近断层场地中竖向地震作用,同时加筋间距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岩体和矿体的电性差异,应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河北怀来颜家沟金矿进行地球物理勘探,通过对采集原始数据的处理分析,建立电性剖面模型,依据电性剖面中的电阻率梯度分布特征,结合钻探勘查成果和高精度磁测发现的成矿异常等地质资料,预测在测区西部11号测点、南部54号测点、东部21号测点深部及附近发育的低阻异常带是有利成矿位置,并已得到部分工程验证,该成果为覆盖区隐伏矿体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1区域地质该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川、滇南北构造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西缘的交接带的开远山字构造体系的最南端,各项应力最为集中,区域构造现象复杂,受深大断裂的控制,岩浆岩的喷发和侵位具多期性,从华西力期到喜山期都有,不同时期、不同深度、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断层广泛发育,为矿质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充分的条件。Sn、Pb、Zn、Mo矿床(点)分布较密集。  相似文献   
20.
鉴于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的日益减少,矿产勘查向隐伏矿、深部矿、难识别矿的方向发展,刘光鼎(1995)院士大力倡导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寻找隐伏矿床,应用大地电磁法寻找隐伏矿体已取得显著成效。梁光河(2007)等在新疆哈密地区图拉尔根铜镍矿区开展MT探测,通过对所获异常的剖析,在该区发现厚大矿体。徐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