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50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146篇
地球物理   151篇
地质学   672篇
海洋学   198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运用地面观测资料和FY-2C卫星资料对2006年9月3日夏季祁连山区一次由地形引发的强雷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0hPa高空图上,祁连山到青海省海西州一带为新疆高压与副热带高压之间的切变线,切变线东段几乎沿着山脉的走势,南侧即祁连山南坡为偏西南风,北侧即祁连山北坡为偏北风,南北两侧均爬坡抬升,汇合于山脉上空,这正是切变线东段与山脉走势几乎一致的原因,突显祁连山脉地形因素对切变线形成的贡献。从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出,祁连山的南北各有强对流云团发展,从这两个云系的发展过程可以明显地看出,祁连山脉所起的作用,对于由北向南移动的对流云团,从16时开始从山脉北侧向南爬升,垂直速度得到加强,云团发展壮大,20时整体跃上山脉,与南坡的对流云团溶汇后发展到最强,21时开始向南下坡,云系消散减弱,云顶塌缩非常明显。由以上的结果可以认为这次的强雷暴天气是山脉南北两侧的这两个强对流云系在地形影响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2.
在调查芜湖市户外商业广告景观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户外商业广告景观空间格局的宏观、微观和时间演化特征,并从市场法则、交通流量、消费者行为、政策法规、城市化水平等几个方面,分析城市户外商业广告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探索了其与商业布局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3.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大学城纷纷涌现,大学城是一种人口密度高、动态变化频繁、结构较为独特的一种地域现象;涌现的同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大学城内各个学校之间难以协调,多种事务得不到有效管理, 各种资源不能得到有效使用。首先提出建立适合大学城综合管理的大学城地理信息系统(TCGIS)的概念,同时介绍 TCGIS系统的开发环境,在此基础上总结TCGIS系统的特色与实现中的关键技术,然后对TCGIS系统作总体设计和功能分析,为管理者提供高效管理的科学方法与模式。  相似文献   
994.
1985年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为适应当时的需要,决定从原地质力学研究室中分出部分人员成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其后曾更名为“三峡资源环境研究室”;2000年更名为“环境地质研究室”;2003年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结构调整精神,调整为“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室”。环境地质调查研究室的主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利用瓦里关山2003~2004年监测的TSP浓度资料,分析其浓度值的时间分布特征,讨论了浓度值分布与风场的相关关系;对超标浓度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并就天气现象对超标浓度形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到了关于高原相对清洁区TSP分布的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96.
李星学  盛金章 《地质论评》2004,50(3):230-234
本文介绍了黄汲清先生对中国二叠纪生物地层学的重要贡献,他先后描述了珊瑚化石18属58种,划分出5个珊瑚化石带,描述腕足类85种(含许多新种);首次将华南区位于栖霞组之上的重要含煤地层命名为乐平组,并将中国南部的二叠系自下而上划分为船山统、阳新统和乐平统,直到现在仍被沿用。  相似文献   
997.
大凉山次级块体的整体抬升和逆时针转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凉山次级块体现今仍处于强烈隆升状态,周边地震活动频繁,对研究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和隆升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90 m 分辨率的SRTM 数据,对大凉山次级块体及周边地区的高程进行了200 m 间隔的地形重分类,计算了地形起伏度、坡度及横跨主要断裂的廊带剖面,统计对比了该块体和相邻块体之间的高程-坡度分布。结合地震活动、大地电磁测深剖面、GPS 速度场和地质剖面,发现大凉山次级块的整体高程较高、地形较平坦,向四川盆地阶梯式下降。以安宁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交汇处为界,块体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地貌差异较大。北部存在大量挤压抬升,南部挤压分量减少,走滑分量有所增加。在四川盆地和川滇块体的挟持下,大凉山次级块体在南东向运动时,以自身的逆时针旋转变形取代了块体内部的结构破坏和差异隆升,实现北部挤压至南部拉张的构造变形转换和整体抬升。  相似文献   
998.
利用海北州海晏县1979—2009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1997-2009年地上生物量资料,分析了1979年以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和水热条件变化,以及气温和降水量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79—2009年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均呈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的增加速率达0.33℃.(10a)-1,年降雨量增幅为33.1mm.(10a)-1;>0℃的有效积温、生物温度和实际蒸散量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而湿润度则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海晏县高寒草地牧草草地地上生物量呈波动增加,且与冬季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春季降雨量相关性不显著,与夏季平均气温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999.
原文来自韩国气象厅预报技术组2011年6月编辑的“易于掌握的预报技术”第4期.预报技术组分析了10年间发生在韩国的70多个暴雨个例,得出了共六个暴雨模型图.指出了此类暴雨的分析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浙江省梅雨特征及时空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54~2006年浙江省梅雨的时空分布进行客观分析,计算了该省梅雨强度指数、梅雨期及梅雨量的频率,结合形成梅雨的大气环流条件,探索浙江梅雨特征及一般规律,并提出了防御梅雨洪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