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建立一个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逐日气温格点数据集,满足公共气象服务对于精确信息及实时信息的需要,利用2018年6—8月京津冀区域以及临近省区共3 974个国家级及区域气象观测站质控后的逐日气温资料,采用ANUSPLIN软件对逐日气温数据进行空间内插,得到了京津冀区域逐日气温格点数据集(0.01°×0.01°),并分别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普通克里金插值法、样条函数法对逐日气温数据进行空间插值,采用相关系数(Corr)、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MRE)等作为评估指标来检验插值精度。结果表明:1)ANUSPLIN软件满足了空间插值对精度及曲面平滑度的要求,能直观体现京津冀区域气温由北向南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2)4种插值方法中,基于ANUSPLIN软件的插值结果最优,相关系数平均达0.97,其样本误差在1 ℃之内占比为90.59%,MAE为0.46 ℃,MRE为1.81%;3)插值误差较大的区域位于冀北高原、燕山丘陵及太行山脉一带,高海拔、低站点密度等是造成插值误差的主要原因。基于ANUSPLIN插值方法建立的逐日气温格点数据集具有分辨率高、空间插值误差小的优势,ANUSPLIN对气温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2.
本文通过油气成藏期油源断裂不同部位古活动速率相对大小分布,确定其油气输导的优势通道。并基于优势输导通道的断裂古活动速率、古倾角、目的层古埋深和源岩古剩余地层压力等指标,建立了一套油源断裂在油气成藏期优势通道输导能力的综合评判方法。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廊固凹陷为靶区,对大柳泉区块旧州油源断裂带在成藏期沙三中下亚段内的优势通道进行了厘定和油气输导能力综合评判。评判结果表明:旧州油源断裂6条分支断裂油气成藏期——沙二段沉积时期发育了10个优势通道,其油气输导能力以F1和F2分支断裂的6个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相对较强,有利于油气运移,F3、F4、F5和F6分支断裂发育4个优势通道,其输导油气能力相对较弱,不利于油气运移。此评判结果与目前旧州断裂带附近沙三中下亚段内的油气分布现状相吻合,表明用此方法进行油源断裂成藏期优势通道的输导能力综合评判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63.
马鬃山地区位于北山金成矿区东段,已发现金矿均与航空伽马能谱测量铀异常有关。经实地查证,石板墩航放铀异常处于墩墩山岩体与三个井群的接触带部位,受东西向两条碎裂石英脉控制,铀含量最高达18×10~(-6),已经超过10×10~(-6)工业边界品位;金含量在(0.5~6.16)×10~(-6),也已达到工业品位,铀金具有明显伴生特点。因此,应用放射性测量方法,为在马鬃山地区寻找铀金矿产提供了快速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4.
穆呼锰矿位于玛尔坎苏锰成矿带东段,东与玛尔坎苏锰矿相邻。区内构造发育,多见火山岩和侵入岩,矿床主要由8条矿带组成,含矿层位稳定,具层控型特点,矿体数量众多,厚度大。矿床赋矿地层为上石炭统喀拉阿特河组,含矿岩性为浅灰黑色(含碳质、含黄铁矿、泥质)灰岩互层或夹层,矿石矿物以菱锰矿为主,属于低铁中磷型,主要为粒状结构,品位富;成锰期处于安静、还原的浅海-滨浅海水体环境;锰质来源以深源物质为主,与火山活动、热水活动关系密切,为典型的海相沉积型锰矿床。  相似文献   
65.
西昆仑造山带北段玛尔坎苏地区石炭纪沉积岩系中探明一大型碳酸锰成矿带,是中国北方近年最重要的锰矿找矿新发现。该锰矿带层位稳定,厚度较大,且品位富。奥尔托喀讷什锰矿是该锰矿带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矿床。区域和矿床地质系统研究表明,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属典型的海相沉积型碳酸锰矿床。该锰矿的形成可能与伸展背景的弧后盆地沉积—海底热液活动系统有关,浅海陆棚环境中的局部洼地是沉积锰矿形成的最有利地段;推测该碳酸锰矿床是成岩过程中由原始沉积的锰氧化物经有机质还原而形成,且微生物参与该成矿过程;后期构造作用使矿体与顶底板围岩发生了明显的滑脱,沿滑脱碎裂面发育热液方解石脉,同时形成锰硅酸盐矿物。  相似文献   
66.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天气诊断方法,对甘肃中部临夏地区出现的2次沙尘、寒潮天气过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活动是沙尘、寒潮天气的主要动力来源,高空急流是大风的动量来源;地面冷锋是触发2次天气过程的重要系统。但由于2次过程中,冷空气的源地,高空槽位置、强度,高低空冷暖平流的空间配置,急流位置的不同,所造成的影响范围、强度和受灾情况也有较大的差异;同时位涡在2次过程中也有很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67.
首先对基于罗德里格矩阵的坐标转换模型进行了分析,其误差方程中的系数矩阵也存在误差。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推导了基于罗德里格矩阵的整体最小二乘三维坐标转换模型,该模型综合了基于罗德里格矩阵坐标转换和整体最小二乘的优点。最后通过C++编程计算两组不同数据算例说明该方法比基于罗德里格矩阵坐标转换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8.
中子星X射线双星中kHz QPO现象的理论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西X射线时变探测器(RXTE)在中子星小质量X射线双星中发现了千赫兹准周期振荡现象(kHzQPO)。kHzQPO的频率一般在几百到上千赫兹,其动力学时标与吸积盘最内部区域物质的运动时标一致,因此普遍认为kHz QPO产生于中子星表面附近区域,携带了来自中心中子星及周围强引力场信息,如质量、自转周期、角动量、半径、磁场等。kHz QpO现象的理解为研究强引力场和致密物质状态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着重介绍基于kHz QPO的基本现象和相应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69.
李茜  杨胜天  白晓辉  吕涛  刘瑞禄  杜迪 《地理研究》2009,28(4):1047-1058
将生态过程模型中营养元素生物循环数值模拟、基于过程的植被生产力模型与遥感驱动的光能利用率模型相耦合,构建森林植被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空间信息模型。模型弥补了营养元素生物循环过程模型中空间分析和参数获取复杂的不足,并在植被生产力光能利用率模型中引入营养元素胁迫的定量表达。将模型模块化,耦合于自主开发的EcoHAT系统(EcoHydrology Assessment Tools),以贵州典型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对群落生产力和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关键过程的时空演变模式进行了模拟和研究。运用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取得良好的效果,可见模型计算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区域营养元素生物循环关键过程的时空格局。  相似文献   
70.
分析了小波变换在航放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1)小波分析能够有效地去除叠加在航放测量数据上的噪声,再现被噪声掩盖的真实信息,其除噪能力随处理异常范围的变小而变小;(2)小波处理航放谱数据可得到较五点加权滑动平均处理方法更为真实、理想的能谱数据,从而能更真实地反映所测地质体的放射性特征信息;(3)小波处理航放能谱数据,可有效地提高数据的精度,且低能谱部分提高较多;(4)小波变换处理测线(区)数据可基本消除统计涨落的影响,从而识别肉眼难以识别的由微弱异常所引起的峰值,即提取航放数据中的微弱异常;(5)小波变换经过合适的处理程序,可以去除背景场,提取叠加在背景场上的微弱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