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仑山金矿床位于宁镇矿集区东端。成矿期分为沉积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后者可进一步划分为热液Ⅰ阶段和热液Ⅱ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热液Ⅰ阶段石英中的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多集中在330~366℃之间,盐度w(Na Cl_(eq))变化于4.96%~6.74%之间,热液Ⅰ阶段方解石中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多集中在150~240℃之间,w(Na Cl_(eq))变化于0.71%~9.80%之间,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流体;热液Ⅱ阶段石英、方解石和萤石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124~260℃,盐度w(Na Cl_(eq))变化于1%~8%之间,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流体。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热液Ⅰ阶段成矿流体为岩浆流体,热液Ⅱ阶段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占主导,但仍有少量岩浆流体。硫同位素研究表明,仑山金矿床沉积成矿期硫除来源于三叠系青龙群膏盐层外,有机质也参与了沉积成矿期中金矿的形成。热液Ⅰ阶段硫来源于沉积成岩阶段黄铁矿的活化迁移和富集,岩浆硫也提供了成矿物质。萤石Sm-Nd测年分析表明,仑山金矿床热液Ⅱ阶段成矿年龄为(93.7±3.1)Ma,推断主成矿阶段形成于晚白垩世。仑山金矿床的形成代表着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最晚期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畅  陈天虎  周跃飞  金杰 《矿物学报》2011,31(4):742-749
探讨了固定床除Cr工艺以油菜秆为微生物生长的缓释碳源,含SRB的混合微生物和油菜秆对Cr(Ⅵ)的还原和固定的共同作用。动态实验分2阶段开展:初始2周的驯化阶段和梯度增加Cr(Ⅵ)浓度的除Cr实验阶段。除Cr实验中,间歇对固定床出水pH、氧化还原电位、SO42-及硫化物浓度、DOC、Cr(Ⅵ)浓度进行测试,实验结束后对固定床中固体产物进行SEM、EDS和XPS等分析。结果表明,油菜秆固定床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效果明显。当进水Cr(Ⅵ)浓度ρ[Cr(Ⅵ)]〈19.52 mg/L时,出水Cr(Ⅵ)和Cr(Ⅲ)浓度均低于排放标准(0.05 mg/L);Cr(Ⅵ)被还原为Cr(Ⅲ),Cr(Ⅲ)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附着于油菜秆和其它固体物质之上。分析认为,油菜秆在固定床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3方面(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缓释碳源;吸附Cr(Ⅵ),降低其对微生物的毒性;作为Cr(Ⅲ)矿化产物的沉淀附着界面);Cr(Ⅵ)主要通过SRB的直接作用及H2S的作用被还原为Cr(Ⅲ);以油菜秆为碳源的固定床处理Cr(Ⅵ)的浓度上限介于15.05~19.52mg/L之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人口的不断发展,用水需求大大提升,导致地下水开采量远远大于其供给量.由于地下水的超采给我国部分地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灾害,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结合实际推算建立地面沉降预测模型,制定相应对地面沉降的治理对策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福臣  金杰  王文 《城市地质》2011,6(1):56-59
以某建筑基坑为例,探讨了不同观测时间对沉降的影响、不同位置观测点的沉降变化规律和地下水位升降对沉降的影响。为避免温度对观测成果的影响,沉降观测时间选择在上午进行,不宜选择在中午;在观测顺序上,先进行建筑物阳面测点观测,后进行阴面测点观测,尽量减少温度对沉降的影响;地下水回升引起地基回弹,沉降变化速率为负值,累计沉降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锑矿床研究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余金杰  闫升好 《矿床地质》2000,19(2):166-172
锑矿床研究的重点包括:锑矿床分类;不同构造环境下锑矿庆的成因模式;锑的来源。今后锑矿床分类将以锑矿庆形成的构造背景为主,结合锑矿床成因方式和容矿主岩特点来进行。文章介绍了几种典型构造环境下(大型走滑、造山挤太和造山崩坍)锑矿床形成机理和成因模式。现有的资料表明锑矿床受壳幔相互作用所制约(如拆沉作用,delamination),这无疑会成为锑矿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6.
17.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床单颗粒闪锌矿铷-锶测年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大梁子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甘洛-小江深大断裂带西缘,是中国川滇黔地区重要的大型铅锌矿床之一,其金属储量为 180 万吨(Pb Zn),平均品位为11.45%.铅锌矿体产于灯影组顶部,严格受近南北向断层控制.本文首次采用超低本底单颗粒闪锌矿 Rb-Sr 同位素测年方法,测得大梁子铅锌矿床成矿年龄为(366.3±7.7)Ma,代表了矿床的主成矿阶段年龄.通过地球动力背景探讨,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可能与晚加里东期扬子地台西缘构造活动有关.锶同位素初始比值测试结果表明大梁子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主要源自围岩碳酸盐岩或基底地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岩矿鉴定、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对湘南地区多个钨锡多金属矿床的矿化蚀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结果 表明,湘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化蚀变矿物组成复杂,但各矿区普遍存在锡石、黄铜矿、黑钨矿(或白钨矿)、闪锌矿、方铅矿等金属矿物,萤石和黄玉常见,云母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尖晶石化等热液蚀变普遍,表明成矿流体具有类似或相同的来源及组分;各矿田(或矿床)的成矿流体均富含B和F等挥发分及Fe和Mn,钨、锡和铜矿化密切共生,钨锡多金属矿石中可见Nb和Be矿化,表明Li、Be、Nb、Ta、W、Sn、Bi、Cu、Pb、Zn等矿化为类似成矿流体的产物;初步研究认为湘南地区的钨锡多金属矿化是同一岩浆房分异演化的成矿流体的产物,提出了成矿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9.
崔金杰 《测绘通报》2012,(Z1):485-487,504
传统上,地图学领域应用艺术(设计)、科学、技术来共同设计地图和生产地图产品,在19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地图学理论是在艺术、科学与技术的共同参与之下,建立了其理论及技术实现的基础的。随着争论的继续,科学与技术在地图学理论中渐渐成为地图可视化的焦点问题,艺术渐渐被疏远。但是,为了方便当代地图学的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加强艺术在其中的地位,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达到人性化的设计要求。论述科学和技术因素在地图设计中对美学的限制,并在最后讨论扩展艺术创造力的内容以及人性化设计的原则,着重强调如何实现人性化的设计。这个过程考虑地图制图学的3个因素:艺术、科学与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热带风暴(TC)"黄蜂"登陆的一次边界层观测所得到风速资料的分析计算,取得不同时距下平均风速序列.比较不同时距选取时登陆TC的平均风速、风向和台风强度,发现1 min平均比10 min平均水平最大风速大25.30%,风向变化不大,TC强度指数1 min与10 min相差2%~4%.时距选取较小时,TC平均风速和强度变大,所测得风速区域也变大,而风向与时距的选取没有明显关系.只是在阵风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选取小的时距可以更好的表示这种特征.所以时距选取需要对所研究问题的需要进行分析,对不同的问题选取不同的时距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