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前的照片精细化识别主要是基于传统机器学习,识别精度无法保证大范围应用,部分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在提升精度的同时难以兼顾效率。基于此,提出一种轻量化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减少了模型的参数量与计算量,从而提高速度。方法包含跨阶段融合以及多尺度融合策略,强化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在利用三调照片对菠萝、柚子、香蕉等地表植被的识别中,通过与主流模型的对比实验发现,提出的模型在识别速度和精度方面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2.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300~3000K、0.1~100GPa条件下,MgSiO3钙钛矿大小两个体系的平衡状况和热力学性质,并将大小两个体系的模拟结果与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体系大小对哪些物理性质有影响以及影响有多大,为后续工作选择合适的模拟体系进行模拟研究工作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无论在模拟的平衡过程中还是利用模拟数据对状态方程参数的拟合中,大体系的拟合结果都比小体系的计算结果接近高温高压实验结果。大体系的各项模拟结果与高温高压实验结果相比,相差均在1%左右。因此,在计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模拟较大的体系有助于得到更精确的分子动力学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以新疆焉耆盆地为研究区,首先利用实测数据和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获取土壤调查植被指数(MSAVI)和地表温度(Ts),构建Ts-MSAVI特征空间,拟合特征空间的干湿方程;然后利用该特征空间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m),反演9-11月的土壤湿度,探讨土壤湿度时空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①遥感影像反演的TVDI与实地考察的土壤湿度显著相关(a=0.05);不同土层中,TVDIm与10~20 cm土层湿度相关性最高(R=0.588);②焉耆盆地湿度总体以半干旱为主(0.60.8);土壤湿度空间分布上,焉耆盆地南侧为干旱区,西部和北部地区偏干旱,中部为湿润区域,对于该地区滨湖湿地和博斯腾湖附近小湖土壤湿度最高,博斯腾湖南部的沙地区土壤湿度最低,Ts与土壤湿度呈负相关;③10月湿地的TVDIm值最低,9月沙地的TVDIm值最高。TVDI模型应用于焉耆盆地取得较好的结果,可用于正确地估算土壤湿度,研究结果可为焉耆盆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提供重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34.
人口抽样调查是通过人口样本估算区域人口总体的一种手段。由于人口分布通常具有空间差异性,传统的抽样调查理论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空间抽样需求,合理高效的人口空间抽样调查方法对于人口统计、研究人类活动、解决城市问题等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与深度学习特征提取的人口空间抽样方法。在不透水面信息的辅助下,利用四叉树分割进行分层抽样,初步选择出可能存在人口分布的调查样本,并通过深度学习的常用模型——卷积神经网络估算样本建筑物密度,以辅助最终调查样本的选择与调查方案的制定。研究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筛选与人口分布密切相关的抽样区域,排除大量的无用样本,提高了人口调查的效率,节约了大量调查成本。  相似文献   
35.
惠民超大型铁矿床处在西南三江复合造山带中南段的昌宁-孟连结合带东侧,具有火山-沉积岩容矿、磁铁矿-菱铁矿矿化组合及普遍伴生热液蚀变的突出特点。目前,因其赋矿地层时代存在分歧,致使其矿床成因认识不清。野外地质调查表明,矿区内原划分为澜沧岩群惠民岩组的岩石组合可分为两个构造地层单元,即:下部为中—晚奥陶世弧火山岩组合,受到古特提斯洋俯冲增生作用的改造,显示一定的构造混杂特点,局部见铁铜矿化;其上被一套火山-沉积岩组合不整合覆盖。上覆火山-沉积岩由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及硅质岩组成,属于弧前环境沉积组合,是已知铁矿体的主要赋矿层位,至少可分为3个完整的火山沉积旋回,其间多为整合接触。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多层次产于火山岩、硅质岩中,显示同生沉积成矿特点,普遍伴生陡倾斜(细)脉状铁矿化。容矿火山岩上部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中岩浆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结晶年龄位于235~214 Ma之间,峰期年龄为230~225 Ma,指示铁矿床成矿时代属晚三叠世。由此提出,惠民超大型铁矿床是一个早中生代火山沉积型矿床,其成矿严格受到晚三叠世(可早至晚二叠世)古特提斯洋向东俯冲消减(现今地理方位)有关弧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36.
位于冈底斯中北部地区的日阿铜多金属矿床是尼雄矿田铜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是措勤—申扎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矿床成矿岩体黑云母花岗岩进行了矿物电子探针、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并用LAICP-MS技术对其中的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黑云母花岗岩属钾玄岩系列,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源区为壳幔混合来源,获得锆石U-Pb年龄为(89.9±1.6)Ma,与矿区基性侵入岩年龄一致。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矿区晚白垩世早期的双峰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综合矿区所处大地构造环境,认为矿区岩浆活动受北侧的班公湖—怒江洋壳和南侧雅鲁藏布江洋壳俯冲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37.
南海海底地势复杂,海域内跃层分布有其特殊性,研究声速跃层分布形态对海上军事活动和海洋战场建设有重要影响。利用50 a(1958~2007年)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月平均资料,采用垂直梯度法分别求得3种类型声速跃层的特征值。结果表明:冬季,3种类型声速跃层范围全年最小,厚度最薄,强度最弱;夏季,主跃层、双跃层范围全年最大,厚度最厚,深度大都较浅,强度最强。春秋季跃层的示性特征介于冬夏之间,秋季比春季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38.
通过资料收集、资料取舍、建立数据库、图件编制与校核,编制完成了大洋洲地区1∶500万比例尺的地质图、大地构造图、矿产图、成矿区划和找矿预测图等主要图件,多幅单矿种矿产图等次要图件,物探、化探、遥感信息等辅助图件,以及局部地区(州)或重要矿种的参考图件,是一次对大洋洲地区地质矿产资料的大集成。通过编图和建库初步熟悉了大洋洲地区的地质矿产概况,为查询、访问和提取大洋洲地区的地质矿产资料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39.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构造格架复杂,包括地台、碰撞造山带、外来地体、俯冲带、岛弧和海底扩张中心。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铜金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和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其次为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铜金矿床分布比较集中,主要产出于碰撞造山带和岛弧上,其次产出于现代海底扩张中心。铜金矿床大多规模巨大或较大,埋藏较浅,易于勘探和适合露天开采。与铜金矿床有关的岩浆岩大多为钙碱性火山岩和浅成侵入岩,少数与富钾碱性火山岩(橄榄玄粗岩)或侵入岩伴生。铜金矿床蚀变带发育且分带性明显,大多与斑岩体系和/或火山机构有关。虽然许多铜金矿床的矿物成分比较复杂,但是其矿石较易处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违法占用耕地现象屡禁不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摸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底数,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是当前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工作的研究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对高分辨率自然资源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自动化监测模型,应用模型进行预测并对输出结果进行GIS优化和空间叠加。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监测出疑似侵占耕地的违法房屋,为坚守"耕地红线不突破"的底线提供了智能化技术选择,可服务于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