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依据大地电磁测深所发现的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可以给出大陆岩石圈-软流圈界面(LAB)的空间发育特征,为认识岩石圈结构及壳幔相互作用等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在1996年编制的中国大陆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图的基础上,补充了1995—2010年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和大地热流数据,以1°×1°网度编制了新的中国大陆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图.我国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变化很大,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征,呈东浅、西深、北浅、南深的格局,从最浅的50~60km到最深的230km,平均深度为100~120km.据上地幔高导层顶面分布形态,全国共可划分出27个隆起区.通过与中国已知内生金属矿产和油气田的分布对比,发现我国大陆80%以上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分布在上地幔高导层隆起带或其梯度带上方.中国大陆东部含油气盆地主体对应上地幔隆起区,油气田多位于隆起区上方或其边部的过渡带上;西部主体位于幔坳区,主要油气田对应盆地中心的幔坳向周边幔隆过渡的梯度带上;中部表现为仅盆地腹地对应幔坳,盆地周边对应规模较大的上地幔隆起带,主要油气田位于隆起带.总的来看内生金属矿床一般分布在上地幔隆起区靠近造山带一侧,而油气田一般分布在上地幔隆起区靠近盆地一侧.软流圈的不断上隆,造成岩石圈减薄、拉张,张性断裂的出现成为地球深部物质和热量向地壳上部运移的有利通道,为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和能量保障,也为含油气盆地带来了生烃催化剂、热能和无机成因的石油与天然气.地球深部超临界流体的存在对上地幔高导层的形成、成矿物质运移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面探测雷达(GPR)已用来确定罗特尼斯岛上19世纪埋葬遗址,该岛位于西澳大利亚佩恩附近,利用反射波剖面以及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埋葬遗址就以不连续界面显示在雷达反射波法(时间-深度)的断面图中,该不连续界面是由组成岛屿地层单元的石灰岩和砂的不同电性引起的。本次勘探工作探测到一座所有原始地址记录丢失很久的公墓,按照罗特尼斯岛组织的代表性死者后裔Deaths的要求,完成勘探任务没有扰动地画,代表  相似文献   
13.
航空电磁法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航空电磁法在松辽地区的实测结果与已知的水文地质成果对比分析,说明航空电磁法在土壤盐渍化程度及范围圈定、地下水水质划分、土壤颗粒度划分、盐渍化趋势预测等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调查中的作用。展示了航空电磁法廉价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西藏洞错盆地大地电磁测深电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地电磁测深在西藏洞错盆地的应用,详细分析了西藏洞错盆地的电性结构特征,分析表明:盆地电性剖面分块明显,沿剖面可以分为4个电性区域,盆地沉积厚度有2~4 km厚,基底界面呈2个凹陷和1个隆起特征,南北两端存在2条深大断裂,控制着盆地形态,推测盆地南北两端存在推覆现象,推覆断层的上盘向盆地中心方向运动。  相似文献   
15.
东天山色尔特能东部大型铜镍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东天山是重要的铜镍金成矿带.先后发现了黄山铜镍矿、土屋斑岩铜矿、康古尔金矿等大型矿床;而东天山西段,仅发现小热泉子VMS型铜锌矿床.据综合资料推断,康古尔-黄山铜镍成矿带向西可延至色尔特能-彩华沟一带.色尔特能地区具有良好的铜镍金多金属成矿条件.色尔特能的东部蚀变现象普遍,铜矿化露头多,侵入杂岩体分异良好;岩石测量发现Ni、Cr、Cu、Co等组合异常;物探异常规模大,呈重力高、磁力高、极化率高、电阻率相对低的特征,即显示"三高一低"的铜镍硫化物型矿床的异常特征;认为有望找到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要介绍了瞬态瑞雷面波勘探的原理和开发的数据采集系统,探讨了对于坚硬路面及直立挡土墙,如何安放检波器,以及如何通过改变激震方式加大探测深度,实践证明合理地选择检波器装置及激震源,可拓宽面波勘探的应用领域,提高勘探效率.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第三届水文物探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1月16日至18日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到会正式代表52人,他们来自地矿、水利、铁道、煤田、核工业、兵器工业、冶金和建材部门的科研院所、大学和野外队、个体经营者。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2篇,在会上宣读了23篇,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我国水文物探的现状。综合报告中,回顾了我国水文物探的发展进程,展望了进入21世纪我国水文物探的发展目标和前景。在找水方面,有地面电法、航空电…  相似文献   
18.
重力资料定位地质体边界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重力资料应用于地质体的边界定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大量二维、三维模型的正演计算,统计分析了重力各异常特征值点边界定位的误差,最后给出了每种方法精确定位边界的应用前提。  相似文献   
19.
为了方便快捷地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来研究深部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圈层的信息,这里以首次建立的大地电磁测深成果MicrosoftSQLSever数据库为基础,结合VisualBasic语言与MapGIS组件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大地电磁测深成果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信息的查询等功能,其可为不同研究区的岩石圈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的研究提供便捷的技术支持。同时以长江中下游重要成矿区带为例,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成果数据的查询功能,开展了岩石圈电性结构的初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开辟新区、探索新层系”为目的,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非震物探剖面测量、地质井钻探等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阐述了松辽盆地外围大面积火山岩覆盖区龙江、突泉、扎鲁特、林西、乌兰盖等油气新区的发育状况及中、下侏罗统和上二叠统等主要生烃层系的发育;认为突泉盆地中、下侏罗统泥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盆地生、储、盖系列完整,有望成为松辽盆地外围侏罗统油气、新层系勘探突破的远景盆地.依据暗色泥页岩分布范围、沉积厚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论述了研究区晚二叠世林西组的页岩气资源前景.松辽盆地西缘地区的中、下侏罗统和上二叠统将成为油气新区、新层系调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