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177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637篇
海洋学   142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16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古地温梯度及地质热历史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用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测温和裂变径迹法对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地质热历史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盆地地温具有古高今低、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大断裂发育处高的特点,该规律主要受控于该区基岩埋深和热流值的差异,导致二叠纪烃源岩于三叠纪晚期成熟,侏罗纪烃源岩成熟于侏罗纪末期至早第三纪.  相似文献   
42.
论胀缩岩土特征与斜坡失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晏同珍  方云 《地球科学》1997,22(4):415-418
讨论了胀缩岩土的基本特征与测试技术,探讨了该类岩土全球宏观人布及其胀缩势能,研究了粘土矿物尤其是高钠蒙脱石与地质环境变化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胀缩岩土斜坡的移动规律和失稳机制,揭示了相应内外环境作用下不同边坡破坏的再现性,结果表明;失稳机制有助于同类工程问题的后继研究与处理。  相似文献   
43.
Organic petrology is a marginal science that is quite practicable. At present, it has developed into a routine research tool that is widely applied 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assessment. Based on several years‘ research of the author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dvances in organic petrological studies on immature source rocks, including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cerals, the composition of macerals and types of organic matter, the abundance and 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 oil-prone macerals,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All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organic petrology is of considerable value pertaining to its application in the assessment of immature oil and gas. The immature source rocks consist of various macerals with obvious heterogeneity, contain different hydrocarbon-generating macerals with different oil thresholds and oil peaks, and show a two-staged evolutionary pattern of organic matter.  相似文献   
44.
为落实中国气象局制定的现代天气预报业务技术路线.使四川省天气预报逐步向定点、定时、定量、可视化的方向发展.四川省气象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客观预报技术方法研发,并将此列为2003年全省气象部门的重点工作项目之一。省市两级气象部门成立了研发工作专家技术组和协调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任务、人员、时间、经费四落实。为促进全省各市州气象局的研发工作.建立了川西、川南两个片区研发小组.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市州局的研发活动。  相似文献   
45.
世界上油气分布与超压有着密切关系,超压油气田约占全球油气田的1/3左右.但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加深和油气运聚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全球很多地区已经发现了低压(也称负压)油气田的存在,这种油气田中作用于孔隙流体上的地层压力低于静水压力.……  相似文献   
46.
利用SMART 1台阵三次地震记录拟合了各个测点在地震中的竖向地震动强度包络曲线及Amin 和Ang的强度包络函数中各模型参数值,分析了各模型参数的空间变化规律,建立了各模型参数随二维空间坐标及土层厚度变化的随机模型,为多点地震动合成中竖向强度包络函数的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地震波速变化和地壳内应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重复爆破方法,得到了关于日本关东东海地区的地震观测信号,进而给出了其P波速度的时间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地壳岩石对地壳中应力变化的三个基本过程:潮汐变化、构造应力积累及与大震相联系的应力变化。部分波速变化对应力的反映灵敏度可以估算为0.01~0.1(MPa)^-1。结果显示,大震孕育区内的应力变化可以通过观测地震波速的变化得到监控。  相似文献   
48.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是江苏油田的主要油气勘探开发区,是一个南断北超的典型箕状断陷湖盆,其中的古近系戴南组为一套厚度近2 000 m的河湖相砂泥岩地层,从下到上分为一段和二段。通过沉积充填分析和沉积相编图,戴南组一段沉积时,苏北盆地断陷构造活动相对强烈,地形高差大,水体相对较深,水体范围相对较小,从南向北分别发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三角洲等沉积相类型。戴南组二段沉积时,构造活动有所减弱,地形高差变小,水体相对较浅,水体范围扩大至整个凹陷,从南向北分别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扇、三角洲等沉积相类型。利用砂岩等厚图等资料,确定了戴南组的沉积相图。沉积相在平面上分布范围明确,纵向上既有差异性又有继承性。高邮凹陷边缘和内部的同沉积断层对沉积相和砂体的发育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沉积相控制了油气分布,特别是对隐蔽油气藏形成起重要作用。高邮凹陷戴南组的隐蔽圈闭类型主要有地层超覆、断层-岩性、砂岩上倾尖灭及透镜体圈闭等。湖底扇、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前缘、近岸水下扇中扇等为有利的储集岩相带。结合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确定了联18-马18井区等几个有利的隐蔽油藏勘探区。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清热安血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热妄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ITP血热妄行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清热安血汤治疗,对照组单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情况,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4%,对照组为76.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安血汤治疗ITP血热妄行证可升高血小板计数,缓解症状,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0.
小黄鱼是我国近海四种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小黄鱼种群及其两个地理亚种群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小黄鱼的种群动力学研究,对于维持这一重要渔业的可持续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仅有的两个小黄鱼种群动力学模型只涵盖了较短的时间,且没有关注其空间差异。本文研究了1968年至2015年间黄渤海和东海小黄鱼的种群动力学模型,包含和不包含空间分层结构的两种贝叶斯模型被用于分析其种群动力学的大尺度空间异质性。本文分析了不同的假设,来研究小黄鱼种群动力学潜在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种群动力学特征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种群的增长速度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增加,而可捕系数从1981年到2015年增加了两倍多。与黄渤海亚种群相比,东海的小黄鱼亚种群生长速度更快,遭受的捕捞压力也更大。基于最大可持续产量MSY的参考点表明,无论是整个小黄鱼种群还是两个亚种群,近年来都有非常高的过度捕捞风险。因此我国小黄鱼的渔业管理急需更加保守的管理策略,同时考虑其地域差异。本文所用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种类的资源评估和渔业管理,尤其是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数据有限的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