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203篇
地球物理   251篇
地质学   631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宋建民 《岩矿测试》1992,11(3):281-283
依据在特定的地质环境及较为均一的地质体中,一些元素具有共生组合的现象,提出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为质量监控方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层状饱和土体一维固结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夏季青藏高原地区降水和低涡的数值预报试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分析了1979年6—7月的FGGEIIIb级资料风场和相对湿度场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偏差,指出在高原西部应予以订正。然后利用一有限区域模式,通过综合订正初始风场和相对湿度场,改进模式部分物理过程,并提高其水平分辨率,共设计了6组预报试验,对该年的两例高原低涡切变线降水过程进行了24小时预报。结果表明,利用改进了的初始场和部分物理过程,可明显改善高原地区的降水预报,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流场的预报,即上述改进方案是可行的;但在高原地区嵌套预报方案尚待修改,还应继续努力提高模式对高原低涡流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08.
拉张状态下方解石组构多星环带到,递进变形状态下才可能出现点极密.因为当分解剪应力达最大值时,含有众多方解石颗粒的岩石中,形成e双晶滑动最有利的方位不可能是唯一的,而是不同方位的滑动系在三维空间中的组合,并且e双晶极点和光轴各自构成古钟型。由于系同一应力作用下的产物,二钟型体的顶角大小不同,但彼此共轴,均平行主任应力方向,属共轴叠钟体。该叠钟体记录了岩石变形时的应力状态,未再变形之前,该组构为初始组构。岩石的递进变形过程,实际是初始组构的递进变形过程,最后形成定型组构.岩石递进变形的全过程,就是初始组构到定型组构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9.
吐—哈盆地丘陵油田裂缝定量预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裂缝油藏非常复杂和难以评价,本文从岩石脆性变形和递进变形的理论出发,从理论上指出了对理解缝发育程度进行定量预测可能性,并尝试着在露头和岩芯裂缝资料的基础上,以脆性岩石的裂缝密度取决于岩石应变量为假设前提,通过构造曲率的定量分析,岩石弹性应变能的数值模拟计算,以及裂缝和断层的关系分析几方面相结合的方法,定量估算丘陵油田不同构造部位缝的发育程序。预测结果表明,丘陵油区裂缝发育程度总体有如下特征:裂缝密  相似文献   
110.
新生代黄骅坳陷构造伸展、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孟庆任  王战  王翔  解建民 《地质论评》1993,39(6):535-547
黄骅坳陷是一典型的张性盆地,其构造主要受西缘向东倾的拆离断层的控制。构造沉降分析显示盆地西部以裂谷沉降为主,而向东热沉降逐渐增大,反映了上地壳的强烈裂谷区与岩石圈深部强烈减薄区发生了错位。沉积作用在裂谷期和热沉降期具明显不同的特点,指示了早期基底快速不均匀的下沉和晚期基底广泛缓慢下沉的过程。玄武岩的形成和演化也与盆地构造发展过程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黄骅坳陷是在下伏岩石圈上部发生简单剪切和下部发生纯剪切的构造伸展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