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244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朱令人  洪时中  陈棋福  郑兆苾  王琼 《地震》2004,24(2):119-125
该提出了评价一次地震预报有效性的概率统计法(套圈模型)。设预报4维空间中一个有限封闭的范围,实际地震落人其范围内即为“报准”,否则为“未报准”。在报准的情况下,预报区间的大小就反映预报水平的高低。这可用预报区域内地震发生的自然概率P来衡量。与“打靶模型”相似,“套圈模型”评价上限是准理想预报尺度,下限是可容忍误差尺度。根据不同的尺度,计算相应的概率。以相应概率对数值之差为比例计算评价值。实际算例表明,此方法与距准误差评价结果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52.
WebGIS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吉夫  陈顒  陈棋福  黄静 《地震》2003,23(4):10-20
WebGIS系统出现至今,我国在理论和应用等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但限于条件.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至今尚无真正意义上的WebGIS应用实例。为了促进WebGIS的应用进程,有必要对这些年研究和探索的成果作一个总结。在大量浏览近几年登载在国内各类媒体上的有关学术论、研究报告、学位论以及应用实例的基础上.概括了WebGIS的主要特点.总结了WebGIS的关键问题和实现技术,并着重介绍了目前WebGIS在农业、林业、气象、水利、地震、海洋、国土资源、环境保护、铁路交通、电力、城市建设和规划等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WebGIS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开放性的应用平台.WebGIS在我国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53.
浅议气象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远福  王宝 《山东气象》2004,24(3):41-42
介绍了世界气象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影响我国气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烟台市气象局近年来实施“三大战略”的体会,提出了加快发展气象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4.
为了获取首都圈地区(38.5N~41.0N,114.0E~120.0E)三维地壳精细结构,在该地区实施了6次人工爆破,进行三维深地震测深. 利用纵测线安新三台、安次旧州、三河新集、遵化平安城4炮的人工爆破资料,研究张渤带中东段的二维速度结构. 华北平原和燕山褶断带的深部分界位置大体在宝坻断裂一带,深部结构构造表现为宽约数十千米的一个异常带.分界处的壳幔结构为:结晶基底明显凹陷;壳幔边界之上为强正速度梯度层,厚约3~4 km,可能是上地幔物质上涌到下地壳底部的结果;壳内界面和莫霍边界上隆,并可能存在错断.华北盆地地壳薄,壳内存在低速体和局部结构异常;燕山褶断带地壳厚,壳内分层明显,速度分布均匀.两构造单元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5.
尝试性地将一种双树复小波包变换方法应用于地震信号分析中. 复小波包变换综合了实小波包变换与连续复小波变换各自的优点,不但能提取信号的相位信息,而且选取与被分析信号相频特性相匹配的复小波包,可以对信号产生更好的聚焦作用. 本文描述了一种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算法,并给出了模拟信号及实际地震记录的分析实例. 研究结果表明,双树复小波包变换是分析具有非线性相位地震信号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6.
Introduction The Capital-circle area is the center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of China, and manystrong earthquakes occurred here in history. The Zhangjiakou-Bohai tectonic zone located in thearea is an important active zone. In the period of 500 years between AD 1481~1981, 18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more than 6 occurred in the area and 11 of them lay in this active tectoniczone. During 1992~2001, continuous GPS observation found sinistral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Yanshan Mo…  相似文献   
157.
辽河断陷以碳酸盐岩和砂页岩为主的古潜山地层一直全部划归中、新元古界。由于在该套地层的部分岩石薄片中发现交代残余的动物化石碎片,因此提出辽河断陷有古生界存在的新观点。通过牙形石、微古植物、动物化石和岩性组合的研究,对这套地层进行了重新厘定,建立了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层序。研究成果表明,辽河断陷存在古生界储层,古生代潜山并非单斜.而是由被断裂改造的褶皱组成的断块。这一成果为重新认识潜山的内幕构造特征和油气储层分布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8.
用矩张量反演的方法,通过对1982年10月19日河北卢龙MS6.1地震的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求解,认为卢龙盆地的主压应力轴方位角为N74deg;E,近东西向;而盆地的北边变为N43deg;E;在盆地中心有些部位主压应力轴转为北西方向,与盆地周边的主压应力轴方位几乎垂直. 这说明在卢龙地震中构造的不同部位地壳应力方位很不一致,反映出卢龙地区构造活动的复杂性. 一方面,由于卢龙位处中国大陆东部,受到来自东部的日本海盆地在太平洋板块驱动力作用下的挤压;另一方面,卢龙又夹持在燕山地块与华北板块之间,因而受块体边界的限制也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9.
重复地震及其在人工探测中的潜在应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研究了地球物理学家在重复地震(Doublet)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针对天然重复地震数量少,区域分布有限,观测被动等问题,本文通过野外实验研究了人工震源信号的可重复性。由于人工震源位置已知,可随时主动激发,提出以此构建精确的人工重复地震,对于提高重复地震方法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利用人工重复地震进行大尺度的地震探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0.
辽阳地区6~8月耗电量与气象条件关系及预报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2~2004年辽阳地区逐日耗电量和气象资料,分析了6~8月耗电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耗电量对气温的变化最敏感,与日照、降水、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回归预报模型,对每月的逐日平均、最大、最小耗电量进行预报,对建设节能型社会、提高用电效率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