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为更好地理解水体-植物-大气系统水分运动规律,对3种景观植物春羽(Philodenron selloum Koch)、绿萝(Scindapsus aureun)和铜钱草(Hydrocotyle vulgaris)于2011年7~11月进行水培盆栽试验,室外观测3种水培植物的耗水量与水深和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3种水培植物的日、月耗水过程与太阳辐射的变化基本一致,峰值出现在10:00~14:00之间,8月份耗水量最大。在实验期间,铜钱草的耗水量最高为1 550g/m2d,春羽和绿萝的最高耗水量分别为690,420g/(m2.d),故缺水城市景观植物可不选铜钱草。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在Ⅰ、Ⅱ2种水深条件下,春羽的耗水量差异显著(P<0.01),而绿萝和铜钱草差异不显著(P>0.01),在水深变化较大的情况,城市景观植物可不选春羽;影响3种水培植物耗水量的气象因子最主要是空气温度,其次是光照强度与空气湿度;并建立了气象参数预测植物的耗水量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 ,一些学者运用数学模型来评价和预测石油制品在包气带的迁移 ,例如 ,H .O .Schiegg( 1977)在分析了石油入渗问题之后 ,在条件概化的基础上 ,提出了包气带石油活塞式迁移的计算模式 ;L .M .Abrionla和G .F .Pinder( 1985 )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学公式来精确地描述各相中石油污染物的时空变化 ,但涉及的参数太多 ,所以各相间质量转移方法很难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相比之下 ,尽管活塞流方法没有后者严格 ,但应用中所需参数少 ,而且模型简单 ,大部分问题可采用解析法来处理。大…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国内农村生活垃圾填埋模式的环境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本文以就地坑埋(模式1)、集中填埋+渗滤液处理(模式2)和集中填埋+渗滤液处理+甲烷回收利用(模式3)3种农村生活垃圾填埋模式进行生命周期评价与参数来源的敏感性分析。生命周期评价(LCA)结果表明,模式1的环境影响负荷为2.00×10~(-1),主要环境影响类型为富营养化和全球变暖;模式2的环境影响负荷为3.97×10~(-2),主要环境影响为全球变暖;模式3的环境影响负荷为2.46×10~(-2),主要环境影响为富营养化。3种模式中,填埋处置单元环境影响最大,压缩中转单元最小。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适合3种填埋模式的环保优化建议,为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的环境管理提供对策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博茨瓦纳帕拉匹村非均质裂隙含水层的地下水资源,采用双重介质法及增加阻水水平屏障来模拟含水层,用排水和蒸发双重边界来模拟季节性河流,用溶质运移模型来再现示踪剂氟氯烃化合物(CFC)在地下水中的分布,用环境同位素氢和氧分析地下水的来源,用氯离子质量平衡法估计人渗量。对双重介质的不同有效空隙度的确定则采用了地下水龄示踪剂CFC的实测值分析得出。这些为地下水模型的真实、准确提供了几种独立、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5.
刘红军  程超  陈友媛  王秀海 《岩土力学》2006,27(Z1):977-982
根据黄河三角地区特殊土层的力学性质,以天津波水平向加速度时程曲线为输入地震波,在3 %,10 %和63 %三种超越概率情况下,对黄河三角洲20 m深度土层的地震反应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了孔压和动剪应力的变化。与室内动三轴试验得到的破坏孔压和动剪应力进行比较,判断土层的液化破坏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3 %超越概率下大部分地层均液化,在10 %超越概率下少部分地层被破坏,在63 %超越概率下大部分地层均不液化。采用破坏动剪应力比和破坏孔压比的判别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循环荷载作用下海床结构粉质土的液化渗流机理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海床粉质土的基本性质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喷水冒砂现象的分析,认识了海床粉质土的结构性。利用岩土破损力学原理,建立了海床结构粉质土的二元介质模型。定性分析了结构带土体在加荷、卸荷、液化渗流过程中的变形破损和在液化渗流过程中有效应力和超孔隙水压力的相互转化,指出在液化深度内,土体恢复后的固结强度应提高。这与试验结果相一致。用二元介质模型对解释试验中液化渗流差异是结构带内出现喷水冒砂和结构体上出现遍地冒水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滨海土壤盐碱度高导致的景观萧条问题,利用限氧热解技术制备浒苔生物炭及利用H_3PO_4改性浒苔生物炭,研究生物炭在盐碱土浸提液、非盐碱土和盐碱土中对Na~+的吸附迁移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炭对Na~+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10%H_3PO_4(v/v)改性的生物炭(A2)对Na~+的吸附率最大,吸附容量最大为10.03 mg/g,是原始生物炭的2倍。添加5%(w/w)A2可使盐碱土的pH值由7.90~7.98降低至7.21~7.29。生物炭的添加减少了盐分随水分的上移,在植物根区形成相对的低Na~+、低pH区,有利于缓解盐碱对植物的胁迫。H_3PO_4改性后的生物炭增加了比表面积、羧基和羟基等含氧官能团,同时,H~+取代了与-COO-结合的大量金属阳离子,然后被盐碱土的碱性成分消耗,空出的位点又与Na~+结合,降低了土壤盐碱度。故H_3PO_4改性浒苔生物炭有利于改良滨海盐碱土,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8.
黄河口生物地球化学指标特征在河海划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寻找黄河口河海划界的科学依据,对影响黄河口河海划界的各种水文、地质、生物、物理、化学等要素进行了丰、平、枯水期的现场测定和室内分析.结果发现,除了以前学者经常采用的水文、地质、生物等指标具有划界的作用外,电导率、盐度、常量离子、硅酸盐等指标特征也具有很好的划界指示意义.综合各项科学指标的划界结果表明:黄河口河海划界在距离新滩油田浮桥A03站位以东的2~13.5 km处;其中水文指标和化学指标(盐度、常量离子、硅酸盐等)的河海划界在距离A03站位以东的9~10 km处;地质指标(地形法)在2 km处,地质指标(地貌法)在13.5 km处;生物指标法在7.5 km处;而重金属、有机物污染、有机碳等指标不宜作为河海划界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北方浅水湖泊冬季结冰对风生流的影响,采用MIKE21构建山东省聊城市东昌湖水动力学模型,分析真实风场作用下6种风应力拖曳系数对应的模拟流速与实测数据的差异,进一步讨论了冰盖面积对模拟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应力拖曳系数为随风速连续变化比设置为常数模拟精度提高20%左右,其中采用微风条件下的风应力拖曳系数表达式模拟效果最好。此外,冬季水体结冰对风生流数值模拟影响较大,尤其是在被冰盖所覆盖的水域,风应力对水体流动的作用减弱甚至被抵消。与传统的风生流模拟相比,在北方浅水湖泊冬季风生流模拟中,引入冰场或是对风应力拖曳系数进行相应调整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波浪载荷导致黄河口潮坪沉积物垂向运移现场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7~8日,现代黄河三角洲刁口地区经历了一次由台风麦莎引起的风暴潮过程。通过对比分析风暴潮前后受保护潮坪滩面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变化情况,发现了风暴潮期间在强烈的波浪载荷导致的渗流作用下,粉质土海床出现了极细粉粒由下向上运移并输出滩面的现象。结合现场试验期间采集到的孔隙水压力监测数据,本文基于海床动力响应的观点分析了其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