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思南县水麻坨堆积层斜坡受多期强降雨影响,从2011年初开始相继出现地表开裂、墙体倾斜、地坪及墙体裂缝变形加剧等地质灾害现象,危及大同社区93户509人、房屋556间,给当地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旦继续遭受强降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滑坡可能会变形滑动。基于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本文在明确滑坡区地质结构和地形条件对坡体渗流场产生重要影响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地气象资料,利用SEEP/W模块和FLAC3D软件继续探究降雨工况下滑坡变形失稳的进程,初步阐述了多期降雨诱发该类推移式堆积层滑坡(H1)及其引发的次生牵引式滑坡(H2)的成因机理。研究成果表明,主滑坡受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诱导开启失稳变形进程,但受制于地形条件,具有分段失稳、渐进破坏等特点。在滑坡长期蠕动变形过程中,多期降雨导致地下水位浮动变化,刺激滑体蠕变加剧。次级牵引式滑坡由于临空条件受主滑坡控制,其演化进程与主滑坡失稳变形表现出明显关联性和一定滞后性。推移式堆积层主滑坡受地形、地下水和荷载等因素影响,从滑带参数弱化到滑面蠕滑贯通需经历长期过程;而牵引式堆积层次级滑坡是由于关键阻滑体的缺失,导致坡体应力重分布产生的后退式滑动,一般历时较短。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对象相同但评价内容有差异,即两者表达地质灾害的时间、空间和强度信息各有不同。本文将崩塌滑坡易发性中的统计模型和危险性评价中的物理模型进行结合,综合统计模型客观预测空间位置信息的优点以及物理模型模拟包含地质灾害发生机制的优势,弥补了区域统计模型无法预测灾害强度信息的不足,也对物理模型模拟的空间位置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修正,进而完成区域崩塌滑坡的易发性和危险性等级综合分析,实现对区域崩塌滑坡潜在高风险位置的精细评估。本文以福建省福鼎市龙山社区为例,利用野外获取的高清影像、地形、钻孔和地质灾害等数据,通过综合统计模型评价和物理模型危险性评估,完成潜在高风险位置的精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需要进行重点排查治理的区域约占社区附近山体总面积的26.92%;研究区域内需要进行集中排查与治理的区域有5个,其中3个区域需要进行重点治理,其潜在高风险区域与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区域隐患点吻合;5个高风险区域直接对180幢左右楼房(约360余户居民)的安全构成威胁,该评估将野外调研中划定的大范围高风险区域精细化处理,并验证了该评价方法体系的可行性。该评价方法体系为区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精细化排查和治理提供了工作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对新疆天山北坡草甸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草原化荒漠带和典型荒漠带4种不同地带类型中优势植物的菌根发育状况、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AM)真菌孢子的密度和生物体积以及AM真菌的多样性和地带分布进行了研究.在4种不同地带类型的调查中,共分离到28种AM真菌,隶属于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原囊霉属(Archaeospora)和球囊霉属(Glomus).其中,G.aggregatum,G.claroideum,G.deserticola,G.etunicatum和G. sinuosum,为4种地带类型中的共有种,其余的24种AM真菌在各地带性中的分布则因地带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4种不同的地带类型中,各寄主植物的平均菌根侵染率差异不显著,表明在4种地带类型中,AM真菌是同等重要的;根际土壤的孢子密度和生物体积都表现出因地带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草甸草原带最高,典型荒漠带最低;同时,AM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也呈现相同的规律.就单一的植物而言,以草原化荒漠带中的小车前和典型荒漠带中的东方旱麦草的菌根侵染率最高,分别为:84.48%和83.11%.  相似文献   
14.
对新疆天山北坡草甸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草原化荒漠带和典型荒漠带4种不同地带类型中优势植物的菌根发育状况、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AM)真菌孢子的密度和生物体积以及AM真菌的多样性和地带分布进行了研究.在4种不同地带类型的调查中,共分离到28种AM真菌,隶属于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原囊霉属(Archaeospora)和球囊霉属(Glomus).其中,G.aggregatum,G.claroideum,G.deserticola,G.etunicatum和G. sinuosum,为4种地带类型中的共有种,其余的24种AM真菌在各地带性中的分布则因地带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4种不同的地带类型中,各寄主植物的平均菌根侵染率差异不显著,表明在4种地带类型中,AM真菌是同等重要的;根际土壤的孢子密度和生物体积都表现出因地带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草甸草原带最高,典型荒漠带最低;同时,AM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也呈现相同的规律.就单一的植物而言,以草原化荒漠带中的小车前和典型荒漠带中的东方旱麦草的菌根侵染率最高,分别为84.48%和83.11%.  相似文献   
15.
氰凝浆液用于钻孔堵漏护壁,在国内不过五、六年的历史.由于它具有凝固时间短且可任意调节,能发泡膨胀,特别是具有二次渗透作用和不怕水等优点,开始推广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实践证明,氰凝浆液固结体的机械强度差,脆性大,在钻孔中灌注后经不起孔内钻具的碰撞敲打和冲洗液的频繁冲刷,耐久性能差.另一方面,在灌浆时都是使用粘度较低的纯氰凝浆液,而孔内产生漏失的地层洞隙情况是有大小变化的,单一的浆液难以适应孔内多方面变化的需要.因而堵漏和护壁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如何进一步提高氰凝固结体的强度,并在此基础上配制出一套适应孔内不同情况的新配方,这是氰凝今后能否继续推广使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复杂岩层钻进中的护壁堵漏问题,至今仍然是生产中的难题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工作着重在选择护堵材料及应用技术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对护堵的工作对象——地层,缺乏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如地层失稳的条件,漏失的规律等,一般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护堵效果,很有必要按照地层客观存在的条件,外界影响因素,分析其产生复杂情况的原因,从中找出维持孔壁稳定和孔眼系统平衡的方法. 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在冶金、地质、二机、煤炭等部门推广以来,在提高钻进效率,保证钻孔质量和降低钻探成本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降雨对岷江上游冰水堆积体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本文以欢喜坡为例, 基于现场降雨模拟试验, 完成渗透、含水量及抗剪强度等一系列试验, 运用SEEP/W模块和SLOPE/W模块进行耦合, 以分析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对该类型冰水堆积体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1)欢喜坡冰水堆积体黏土矿物含量高达50%以上, 饱和后含量可达85%以上; 角砾土具有孔隙发育、级配不良的特点, 双环渗透试验与降雨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综合确定角砾土渗透系数为1.315×10-3 cm·s-1, 属中-弱透水介质。(2)角砾土天然状态下抗剪强度较高, 含水率对其抗剪强度影响明显, 从天然到饱和状态, 黏聚力c衰减率明显高于内摩擦角φ, 黏聚力c衰减可达64.4%, 而内摩擦角φ仅降低22.5%;(3)在一定降雨强度条件下, 斜坡体稳定性系数随降雨持时的增加不断降低; 降雨持时相同时, 降雨强度越大, 坡体稳定性降低幅度越大, 但稳定性出现陡降的时间拐点提前。  相似文献   
18.
19.
钻孔冲洗液漏失是钻进复杂地层时最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至今还未能有效地解决的一个难题.为了提高堵漏效果,多年来国内外不少部门和学者提出过许多漏失层的分类方法和消除漏失的措施.然而由于这些方法存在某些缺点,不能完全反映漏失的客观规律,使用条件有一定局限性,故未能得到普遍的采用.因此根据能反映漏失客观规律的漏失层特性,更合理地解决它的分类问题,并在这个基础上确定相应的堵漏材料种  相似文献   
20.
汝城七彩石是湘东南地区新发现的彩石类矿产之一,矿床分布于湘东南汝城至资兴一带。区内共发现七彩石矿9层,矿层产于上震旦统丁腰河组(Z_2d)中下部,薄层硅质岩夹板岩类为赋矿岩石。矿层呈层状在地表连续或断续出露,矿层形态、产状严格受层位控制,走向以北西向为主,近南北向、近东西向为次,走向长1.0~12.0 km,厚2.0~6.6 m。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层及矿石特征的分析研究,初步认为,汝城七彩石受上震旦统丁腰河组(Z_2d)层位控制,矿床成因为热水交代沉积,其丰富色彩和图案花纹的形成与不同矿物组合、交代蚀变和氧化作用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