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2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热废水对大亚湾三种经济鱼类热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大亚湾3种重要经济在包括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平鲷Rhabdosargus sarba和细鳞LaTherapon jarua的多项温度指标进行室内热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驯化温度为25-33℃条件下,黑鲷、平鲷和细鳞La3种鱼类的起始致死温度分别为34.96-36.42,34.78-35.62,38.75-39.39℃,最高起始致死温度分别为36.35,35.52℃和39  相似文献   
22.
川东地区黄龙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炭系黄龙组作为川东天然气的主力产层之一,一直是川东地区天然气重点勘探开发层位,但该层位的沉积相特征研究较薄弱,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石炭系天然气滚动勘探的因素之一.本文根据岩芯描述、实测野外部面和室内镜下岩石薄片鉴定,并结合岩石学、古生物及测井等沉积相标志的综合研究,认为黄龙组沉积发育有萨勃哈、有障壁海岸和陆棚3个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23.
本文根据1987年2月至1988年2月的调查资料,讨论了珠江河口水体pH、碱度和比碱度的变化规律及它们与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虎门外至桂山岛的珠江口主水道上,pH随盐度增加而增加。pH与盐度的相关性最好,均在99.9%的置信水平上显著;pH与碱度的相关性次之。珠江河口水的碱度是保守的;在从虎门外至桂山岛的珠江口主水道上,比碱度与氯度是密切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4.
以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材料,研究了磁化水对其繁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磁化水不仅能提高藻细胞每天的分裂频率,而且延长了藻细胞的指数繁殖期和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25.
大亚湾核电站运转前和运转后邻近海域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根据1991年、1994-1995年、1998年监测资料,选用pH、溶解氧、总溶解无机氮磷酸盐和叶绿素a为评价因子,以水质质量综合指数(WQI)为模式,评价了大亚湾核电站邻近海域水体质量状况,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无论核电站运转前或运转后,其邻近海域水体质量一年四季均属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26.
核电站冷却水系统对渔业资源影响评估的建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核电站对周围环境中水生生物的影响,在卷吸率和死亡率的测算基础上,提出一种评价核电站对邻近水域渔业资源的影响模型,即把核电站卷吸作用对淦业资源的影响假设为捕捞作用。采用股群分析,由已知的捕捞死亡率和渔获量反求鱼类自然死亡率和群体中成鱼个体数目,进而评价核电站对渔业生态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余氯对大亚湾海区平鲷和黑鲷幼鱼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含游离余氯、化合余氯的海水分别对大亚湾平鲷Rhabdosargussarba、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浸毒处理30min和60min。结果表明,两种形态余氛对色的耗氧率有明显抑制作用,游离余氯对平鲷、黑鲷的48hLC50分别为0.19和0.18mg·L-1,48hLC1分别为0.07和0.06mg·L-1;化合余氯的48hLC50分别为0.56和0.60mg·L-1,48hLC1分别为0.21和0.24mg·L-1。游离余氯的毒性大约是化合余筑的6倍。游离余氯、化合余氯安全阈限估算值分别为0.09和0.28mg·L-1,稍高于48hLC1。  相似文献   
28.
大亚湾大鹏澳养殖网箱水体无机氮的生物地球化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1998年8-10月个月每月一次对大鹏澳海区养殖网箱水体26h定点连续观测,统计了各网箱NO3-N,NO2-N和NH4-N周日变化范围和平等值,分析了三氮的周日变化特征,讨论了三氮的热力学平衡及三氮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并估算了各网箱水体的氮负荷,研究结果表明:(1)各网箱水体三氮的周日变化除9月份外,基本无无规律性,(2)网箱水体无机氮之间的转化是不完全的,养殖时间愈长其转化愈不完全,无机氮化合物这间远未达到热力学平衡,(3)峙箱水体无机氮主要来源于残饵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等的化学和生物需氧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影响三氮变化的主要因子,8.9月份是化学过程,10月份是生物过程。  相似文献   
29.
30.
大鹏澳网箱养鱼水体自身污染及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根据1998年8-10月每月1次对大亚湾大鹏澳网箱养鱼水体26h定点连续观测,采用国内常用的营养状态质量指数(INQ)法,并选用COD、TIN、PO4-P和Chla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各网箱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讨论了A网箱INQ值的周日变化;用质量平衡法估算了网箱养鱼水体的氮、磷负荷量。分析结果表明,8-10月份各网箱水体营养况状属中营养水平;INQ值的周日变化中,高峰出现在12:00-18:00,各网箱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8、9月份最为明显。网箱养鱼的水体的氮、磷负荷从7月至9月逐渐增大,10月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