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343篇
海洋学   14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61.
近年来,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对水文科学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特别重视因全球变化引起的环境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全球变化的作用、反馈及其贡献。从地下水由自然资源向社会资源转变的过程中,对地下水研究的重心也发生了转移,即由水力学问题转向水资源管理问题;由资源问题转为环境问题;同时也开始了更大规模、更大时空尺度的,对全球变化影响的研究等等。中国北方大陆西起青藏高原,经黄土高原到东部辽阔的华北平原,构成闻名世  相似文献   
862.
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沉积物中Ba、Ce、Co、Cr、Cu、Mo、Ni、Sr、V、Y和Zn等11个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表明,开辟区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在不同沉积单元中的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地质历史上沉积环境的不同。沉积物中的Zn、Ni和Mn具有共同来源,反映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对这些元素的吸附控制作用;Sr、Ba以及Ce和Y等元素在东区主要与岩源碎屑有关,而西区则主要来自生物碎屑;Cu具有多种来源,东区主要与生物组分和岩源碎屑有关,西区则主要与自生铁锰氧化物的吸附有关。而通常认为与有机物有关的Cr、V等元素在研究区内则主要来自岩源碎屑。  相似文献   
863.
尚义-赤城断裂带中糜棱岩40Ar/39Ar年龄记录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胡玲 《中国科学D辑》2002,32(11):908-913
黑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表明, 尚义-赤城断裂带中的中温糜棱岩形成于泥盆纪早期(399 Ma±), 低温退变质作用发生在石炭纪晚期(263 Ma±). 同位素年龄记录提示, 对华北陆块在古生代的构造活动有重新再认识的必要性; 同时说明了古断裂的复活在板内变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64.
由海峡两岸共同发起、由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彰化师范大学和高雄师范大学等五所大学联合主办的"跨世纪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8月20日~8月27日在台湾举行.  相似文献   
865.
合肥市位于合肥盆地东南缘,东侧紧邻郯庐断裂带,多条大型隐伏断裂穿过市区.为进一步认识合肥城市下方隐伏断裂的空间展布、性质,以及城市复杂的沉积环境,本文利用布设在合肥市区的58套三分量短周期地震仪组成的台阵,获得了37天的三分量连续波形数据,通过基于射线追踪的面波走时直接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合肥市地壳浅部0.6~3.6 km的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速度结构图像展现了地壳浅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纵向成层性,揭示出NNE、NWW和近EW三组不同走向的隐伏断裂在城市地下浅部的构造特征.取得以下认识:(1)合肥市南、北方向在浅地表(2 km以内)存在显著速度差异,速度分界线位置与已知的近EW向的蜀山断裂一致,断裂南侧呈现低速凹陷,北侧则为高速隆起.低速中心深度达2~3 km,速度异常与该断裂在合肥盆地东部演化过程中的构造反转沉积了不同地层有关;(2)合肥市区存在明显的高速异常带,其走向、位置与穿过该区域的郯庐断裂带西支主干断裂相符,其中五河—合肥断裂在市区北部以东呈现低速凹陷特征,低速区范围与肥东凹陷晚白垩纪以来的沉积构造边界一致,认为肥东凹陷的最大沉积厚度可达2 km以上;(3)合肥市中心跨郯庐断裂带西支主干断裂之间呈现明显的凹、隆相间的复杂构造,推测其是在多组断裂的共同拉伸作用下形成的小型沉积盆地,沉积中心位于郯庐断裂带内部,最大厚度可达3~4 km.由于其展布方向在不同深度与该区域断裂的走向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推测不同深度的沉积形态与郯庐断裂带在不同时期的构造演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866.
倪红升  徐玉琳 《江苏地质》2008,32(4):271-274
绵竹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发育。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其发育分布与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构造、江河流域的分布及气候、人类工程活动密不可分。汶川“5·12”地震发生后,使震区本身脆弱的地质环境雪上加霜,地质灾害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867.
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通过构造分析、岩浆岩的分布以及构造岩的详细研究,厘定出冀 东青龙一带太古代基底与中元古界盖层之间接触为构造滑脱关系。并认为构造滑脱经历了明显的两期活动,早期为挤压体制下的逆冲—褶皱作用,中元古代地层表现为同倒转褶皱,滑脱带内发育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岩;晚期为伸展体制下伸展滑脱作用,表现为断层泥劈理化发育,指示明显的伸展滑脱特征。研究区太古代基底与中元古界盖层滑脱构造的厘定,对于再造该区构造格局和沉积古地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8.
倪春华 《江苏地质》2008,32(1):50-54
通过阐述烃源岩及原油中25-降藿烷系列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成因(生物降解作用、原生作用)、降解机理,系统介绍了目前国内外25-降藿烷系列化合物的研究现状。认为25-降藿烷系列化合物在油源对比和油气成藏方面的应用和研究,有助于推动油藏地球化学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869.
海洋浮游有孔虫中的硼同位素能够反映海水酸碱度的变化,从而为重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有望提供目前极地冰心记录所无法企及的百万年甚至千万年时间尺度上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最近,海洋浮游有孔虫硼同位素的研究在实验分析技术(负热电离质谱法)、实验室偏差、同位素分馏系数、海水硼同位素长期变化以及各种次要因素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全蒸发负热电离质谱法的建立使硼同位素分析的样品需求量降到纳克级以下。不过,尽管海洋浮游有孔虫中的硼同位素作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替代指标很具有潜力,但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870.
在今年汛期来临之际,汝州地矿局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与预防,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