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两极地区,由于严寒的气候制约着动植物的生长或生活, 动植物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比水热条件结合得比较好的中、低纬度地区要少得多。两极在生物种类上并不完全相同,如北极有著名的北极熊,而南极没有熊类;南极有大量的企鹅、磷虾,而北极却没有企鹅和磷虾。两极附近生物的共同之处是:其动植物都有极  相似文献   
73.
气候模式中海洋数据同化对热带降水偏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海洋卫星观测海表温度(SST)和海面高度异常(SLA)数据,对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地球系统模式FIO-ESM(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Earth System Model version 1.0)中海洋模式分量进行了集合调整卡尔曼滤波(EAKF)同化,对比分析了大气环流、湿度和云量对海洋数据同化的响应,探讨了海洋同化对热带降水模拟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数据同化能有效改善海表温度和上层海洋热含量的模拟,30°S~30°N纬度带内年平均SST的绝均差降低60%。同化后大气模式模拟的赤道两侧信风得到明显改善,上升气流在赤道以北热带地区增强而在赤道以南热带地区减弱,热带降水模拟的动力结构更为合理,水汽和云量分布也更切合实际。热带年平均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强度在同化后均得到改善,赤道以南的纬向年平均降水峰值显著降低,降水偏差明显减小,同化后30°S~30°N纬度带内年平均降水绝均差降低35%。  相似文献   
74.
一种测定非饱和土-水力学参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辉  韦昌富  陈盼  伊盼盼  颜荣涛 《岩土力学》2010,31(10):3348-3353
详细介绍了非饱和土-水力学参数联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分别利用轴平移技术和达西定律测定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和水相渗透系数。通过试验结果对比可以发现,由联合测试系统确定土-水特征曲线与压力板仪溢出水校正称量法确定的土-水特征曲线接近,但由联合测试系统确定的试样残余含水率比使用压力板仪溢出水校正称量法确定的试样含水率要小;由联合测试系统确定的渗透函数,当饱和度较大时,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较为接近;当饱和度较小时,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75.
基于反射波的静校正技术,通常是在反射波CMP叠加剖面上,选择波组连续性好,信噪比高的反射层作为参考层制作模型道,然后再利用互相关的方法求取炮点和接收点的静校正量。当反射波的信噪比过低时,常规的剩余静校正方法由于不能建立准确的模型道而失效。折射静校正采用信噪比较高的初至波进行静校正计算,效果稳定。初至是否平滑,往往作为静校正效果的一个判断准则。这里基于短波长静校正量的随机性和初至与反射波时差变化的一致性二个假定条件,提出了拟合初至利用误差分配的方法,进行静校正量的求取。通过对实际资料静校正处理前、后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76.
再走基层所     
《再走基层所》这个题目,是我在2004年温州市国土资源系统基层所所长会议结束时想到的。在那次会议上,我作了《调研回来话基层》的发言。作为基层建设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作为各地基层建设经验的宣传者和传播者,见证了基层建设的发展.见证了创建文明所活动从无到有、由星星之火到形成燎原的局面。  相似文献   
77.
从光、热、水、风四个气候要素入手,分析了河南气候资料的总体特征,阐述了开发利用河南气候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主要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8.
取自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植被类型的 6个土壤剖面花粉与植被关系研究表明,表土花粉较好地代表当地植被的组成,区域外花粉百分比低于30%,但桦、杨花粉在植被中的代表性较差;土壤剖面典型花粉类型的埋藏特征表明:在土壤表层 8cm以下,花粉总浓度迅速降低。氧化作用对花粉的破坏性最大,花粉浓度随土壤的pH值升高呈指数形式递减,pH值 7.6以上,花粉浓度迅速降低,花粉在土壤中的运移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9.
吕新苗  陈辉  李双成  郑度 《山地学报》2004,22(2):199-206
应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对东祁连山地区7个不同植被类型的表土花粉组合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表土花粉类型可分为3组:Group1为花粉产量大的本地花粉,可较好地反映当地植被的特征;Group2为产量小的本地花粉,反映植被特征较差;Group3为外来花粉,在土壤地层中较常见。样地排序结果可划分出6个组:(1)山地草原化荒漠,(2)青海云杉林,(3)祁连圆柏林,(4)金露梅灌丛,(5)矮嵩草草甸,(6)小嵩草草甸,各组具有不同的花粉组合特征;但山杨—白桦林可能是由于花粉自身和花粉保存等原因,花粉组合无突出特征,难以区分。海拔高度和干燥度是影响表土花粉和植被分布的重要因素。藜科/蒿属(C/A)、木本花粉/非木本花粉(AP/NAP)随植被变化也反映出与植被分布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0.
四川盆地非海相三叠系-侏罗系界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繁松陈辉明  李旭兵 《地层学杂志》2005,29(B11):565-572,i0002
对四川盆地几条典型的三叠系一侏罗系界线剖面的生物标志、岩性特点、沉积层序及古气候变化进行综合研究,发现Coniopteris属的始现为三叠系一侏罗系界线的古植物标志、双壳类Margaritifern(Qiyangia)的首现和孢粉中孢子与花粉百分含量在界线上、下的显著变化也可作为三叠系一侏罗系界线的生物标志,三叠系一侏罗系界线之上的岩石组合大致可分为4种基本类型:砾岩型、石英砂岩夹砾岩型、石英砂岩型和粉砂质泥岩型。建议重庆合川炭坝剖面及宣汉七里峡剖面分别为四川盆地非海相三叠系一侏罗系界线层型剖面和副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