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251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01.
地震安全性评价是确定重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基础性工作.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效益问题,特别是经济效益问题一直为大家所关注.本文提出了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效益进行评估的一种模型,并举例粗略地计算了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02.
烟雾气的化学组成与防霜效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陶春和 《气象学报》1985,43(1):91-96
早霜是影响黑龙江省农业增产的主要自然灾害。近年本省各地应用高压成型的防霜弹或松散状态的烟雾剂进行防霜试验,一般可增温0.5—0.7℃,能较好地防御轻霜危害。本文拟探讨有较高防霜效果,原料易得,便于工业化生产,成本不太高,又不致产生苯(艹并)芘等致癌物质的烟雾防霜新途径,以对抗灾增产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03.
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沙漠高原区,部分湖盆的边部发育有数量不等的"湖眼"."湖眼"是分布在湖盆边部的特殊的泉,通过对湖眼的野外调查和物质成分分析,总结了湖眼的分布、结构、动态变化和物质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湖眼泥浆来自湖盆底泥,其水分可来自不同循环深度的地下水;湖眼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地下水的循环深度;湖眼的分布和动态变化对于研究地下水的排泄方式具有一定的水文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604.
605.
借助GIS的空间操作和空间分析的功能对我国四张地震区划图(1957年发表的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图、1977年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2001年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分别用发表以后大陆地区发生的、经震害调查的5级以上浅源地震的等震线与之叠合,统计出相应时段中实际发生的不同烈度区超过区划图上烈度1度、2度或更多的总面积及相应的百分比;根据各个区划图表达的地震危险性定义制定标准检验了相应的可靠程度。通过与相应时段地震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地震区划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对7级以上大地震可能发生部位的识别上。  相似文献   
606.
论文依据DEM地形描述误差(简称Et)的产生机理,在分析现有Et计算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顾及DEM格网布设位置的新型Et计算模型,同时以1:5万黄土丘陵地形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揭示了DEM高程插值模型对Et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实验测试表明:(1)模型能有效地解算出Et的标准差、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指标,准确展示出Et的空间分布特征,有助于实现DEM地形描述质量与应用不确定性的分区评价;(2)与双线性、三次卷积、局部二次多项式等常用DEM插值模型相比,以4×4 DEM格网单元为搜索圆的完全规则样条函数插值模型所重构的DEM地表形态,能更为理想地反映Et的量值大小和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607.
利用2000-2010年MODIS地表温度产品影像,结合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分析了成都地区夏季城市温度场及其城市热岛变化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加快,成都地区夏季热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区域以中温区向次高温区转换为主。成都地区热岛效应昼夜变化较大:白天热岛面积不断增大,与周围卫星城热岛连成一体,2000年和2010年城市热岛对区域的增温贡献分别为0.13℃和0.29℃,变化量达0.16℃,夜间并不存在大面积强热岛区。旧城区内城市热岛面积有所增加,但不显著,城市扩展区内热岛的规模显著增大,2010年较2000年新增强热岛区域面积166.43 km2,变化幅度达54%。高城市化水平的成都市地区的日较差相对于周边低城市化水平地区明显减少。同时,城市热岛还与人口的平方根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成都地区非农业人口规模每增长100万人,热岛效应强度增加0.4℃。  相似文献   
608.
残余含水率在非饱和土渗流理论、强度理论等方面都是重要的参数,然而土-水特征曲线(SWCC)试验测量时一般难以达到残余阶段,常常通过经验法(包括模型拟合法)估算残余含水率,方法的适用性值得论证。以武汉黏性土为研究对象,制备不同初始孔隙比试样,利用压力板仪测量SWCC,通过模型拟合的方法计算残余含水率;进行自然状态下水分蒸发试验,根据失水速率定义了临残时间,依据临残时间确定残余含水率;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微观孔隙分布特性,解释控制残余含水率大小的微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的方法可估算残余含水率,但准确性与模型选择及残余含水率初步范围的限定直接相关;水分蒸发试验是确定残余含水率有效可行的直接方法;武汉黏性土微观孔隙呈三峰分布,残余含水率与第1峰之前的微观孔隙水分紧密相关,依据弛豫时间小于0.267 38 ms的T2谱面积可较为准确地预测残余含水率,对于其他土体该方法需要进一步论证与完善。  相似文献   
609.
??????????AT????????г??????-?????????????????????????????????????????????????????????????????????????????ɡ? ?????????????????????????0??1.0 MPa?????????С??1.0%??????????С??0.05%????????С??0.1%?????????????????0.01?档  相似文献   
610.
黑龙江省冷害与全球变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indexes for the rice chilling inju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uring 1960-2009. Firstly, we compared a new derived climate data weighted by rice planting density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found that the new one is more reasonable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yields. Considering 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rice chilling in the province, secondly, chilling indexes defined by meteorologic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were assess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eteorological standards were suitable for the delayed-type injury, while the international one, so-called sum of Grow-ing Degree Day below threshold (GDDn-), characterized best the sterile-type chilling injury for rice. The explanation ability of the rice yield time series model including both injury types as two independent variables reached approximately 92% (p < 0.05). Finally, we concluded that the contribution rates of human and weather factors to rice yields are about 87.2% and 12.8% respectively, and as light increasing trend for sterile-type chilling injury was found during heading to flowing period in recent years, indicating a high chilling risk for rice planting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the future global warm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