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44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桂北巴马马平组远源钙屑风暴岩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明慧 《地层学杂志》1999,23(1):38-41,T001
桂北巴马县上石炭统马平组碳酸盐岩中发育钙屑风暴岩。本文报道并分析了风暴岩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沉积序列,初步研究了风暴岩的沉积学和岩石学特点,认为该风暴岩发育于潮下—开阔海陆棚地带。  相似文献   
112.
湘赣地区龙潭煤系是华南重要的含煤地层之一,煤层气资源丰富,是浅层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理想场所。本文分析了湘赣地区龙潭煤系的成煤古地理条件及大地构造环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龙潭煤系的原始生气能力、储集层及围岩的储气能力,并讨论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对煤层气富集、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3.
西藏扎布耶盐湖晚更新世沉积学及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孢粉、介形虫等方面,讨论了西藏扎布耶盐湖晚更新世的气候条件.603±2.7kaB.P.、142.2±7.4kaB.P.时期,扎布耶为间或有一定盐度的淡水湖,前期湖水含盐量比后期高.气候寒冷,风化作用不强,物理风化作用为主.高岭石(60.3±2.7kaB.P.)和厌热性介形虫Radix.Bowelli(142.2±7.4kaB.P.)的出现说明,142.2±7.4kaB.P.时期气候偏干冷,气温比现在低;60.3±2.7kaB.P.气候偏湿冷.比较方解石中Mg含量可知,60.3±2.7kaB.P.比142.2±7.4kaB.P.的湖水盐度高.  相似文献   
114.
长生命史飑线极易造成大范围灾害性大风天气,研究其结构及其维持机制对灾害性大风天气预报有重要参考意义。利用浙江地面加密观测和雷达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CentersforEnvironmentalPrediction/NationalCenterforAtmosphericResearch)FNL(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再分析资料及高分辨率模式模拟结果对2018年3月4日江南地区出现的一次造成大风的暖区飑线后侧入流进行分析,探讨飑线维持机制。结果表明,飑线发生在南支槽前高低空一致西南气流的暖区环境中,环境具有0~6 km中等到强垂直切变、高对流有效位能、中层和近地面有明显干区的特征;3 h负变压异常指数对此次过程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飑线表现为“TS”结构,但层云区相对较窄;反射率因子核位于中层径向辐合下方下沉气流中。模式模拟结果表明,后侧入流及下沉气流在系统内部、后部分别强迫出逆时针和顺时针垂直环流,构成了飑线最主要结构特征;后侧入流紧靠系统后缘而位于对流层中层,促使上升气流由倾斜转为垂直;此后后侧入流...  相似文献   
115.
<正> 能见度的定义是指在明亮背景(即天空、沙滩和雪地)的衬托下能区分出物体暗色表面(即树林、建筑物等)所在的距离。世界气象组织手册中已将能见度分为下述十个类型:  相似文献   
116.
西柏坡革命纪念地旅游开发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西柏坡革命纪念地旅游发展现状,研究其开发战略措施及规模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7.
湘桂早海西期构造层序地层与板内构造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明慧 《湖南地质》1998,17(1):14-18
该文在分析地层界面性质的基础上建立了湘桂地区早海西阶段的构造层序地层格架,并据此探讨了研究区早海西阶段的板内伸展裂陷活动及晚期的板内软碰撞以及软碰撞带对湘中同沉积外生矿产的控制意义。  相似文献   
118.
海洋台站数据采集系统逐渐由单机系统向服务器集中管理方式过度,通过分析海洋台站的需求,确定了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海洋台站数据采集系统服务器端软件的设计;上位机软件通过专网采用TCP连接与采集器进行通讯,基于线路的复用以及无线传输网络的特点采用了改进的轮询策略;对接收的信息解码后将采集数据进行量程转换并存入数据库,由于不同站点、不同采集参数区别较大,根据参数类型建立不同数据表存储数据;通过异常处理的设计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整个系统操作简单,可动态增加修改站点信息,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19.
0418号台风"艾利"过境后,对福建近岸沙质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参数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滩沉积物受到扰动,沉积物以粗化为主,分选性减弱,负偏态程度增强,峰态多表现为窄峰态,双峰分布。沉积物平均粒径Ф值增大(沉积物变细)的区带,海滩主要表现为淤积状态;沉积物平均粒径Ф值减小(沉积物变粗)的区带,海滩主要表现为冲蚀状态。岬湾岸型海滩沉积物粒度特征参数变化最强烈,沙坝—泻湖岸型次之,夷直岸型最弱。  相似文献   
120.
通过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对福建沿岸25个主要沙丘岸段的调查,以及代表性海滩-沙丘地貌系统地形变化的重复观测,针对福建海岸海滩类型和前缘沙丘地貌组合,从海滩动力地貌特征、沙丘形态及其变化角度出发,分析了海滩-沙丘地貌体系的变化特征,并进一步探索海滩动力地貌与沙丘地貌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模式。结果为:(1)福建沿岸海滩-沙丘系统的地貌变化可以归纳为3种类型:①海滩稳定-沙丘变化型;②海滩侵蚀-沙丘稳定型;③海滩侵蚀-沙丘后退型。(2)福建沿岸海滩-沙丘系统的动力地貌关系可以归纳为6种基本模式,主要表现为完全耗散型、过渡型和低潮阶地型3种海滩地貌与沙丘规模和形态的对应关系,海滩的沉积状态与海滩-沙丘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动力地貌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