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02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6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3年   4篇
  1932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塔里木一中朝两个准地台相关构造-岩浆带中,有两个巨大的超基性-碱性-碳酸岩杂岩型磷矿成矿带。塔里木准地台北缘巴楚-柯坪区、黑应山区、焉耆县胡拉沟区、赛列克布拉克-且干布拉克-阔克塔格区、团结村-北山区等是一个与碱性杂岩有关的磷、蛭石、铁、铌、钽、铍、锆石、稀土等系列矿种的成矿带。中朝准地台北部可划分出蒙中卓资-兴和区、阳原-怀来区、蓟县东部区、兴隆-青龙-绥中区、辽宁凤城-朝鲜朔州区等磷成矿远景区,其中阳原、怀来区中还可进一步确定出5个磷矿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2.
滇池湖泊磷负荷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磷是滇池湖泊富营养化的限制性营养元素。滇池湖泊磷负荷来源一般可分为外环境发生源输入的磷负荷和内环境发生源输出的磷负荷两大类。累积在滇池湖泊内的磷,主要分布在水体与底部沉积物中,滇池湖泊水体中总磷浓度由北向南含量降低,底部沉积物中P2O5含量分布由北向南呈递增趋势。底部0-3m的沉积物P2O5含量由上至下呈明显递减趋势,表明滇池湖泊磷负荷逐年加重。近几年资料显示滇池湖泊单位面积磷负荷达1.52g/m2·a,超过总磷公认允许负荷量中危险值的11.7倍,滇池已成为富营养型湖泊。控制滇池富营养化,在解决入湖磷外负荷的同时,对湖泊底部沉积物中磷内负荷也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3.
滇池现代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及其对环境影响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湖泊沉积物中,磷是产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元素.湖泊中磷元素含量、地球化学行为以及它的复杂矿物学特征,使人们对磷的研究极为重视.滇池湖中总磷超标10.3倍,底泥沉积物中P2O5平均含量0.52%,最高可达1.92%.滇池地处磷矿区,是磷质来源最丰富的湖泊,统计表明,磷含量每年在不断增长.滇池沉积物中磷主要以吸附态、有机态、铁结合态、钙结合态、铝结合态等几种形式存在.这些形态磷在底泥中是不稳定的,它们在环境改变条件下,又将磷释放到水体中.微生物在磷的循环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乳酸菌对不溶性磷酸盐的分解,使湖泊中可溶磷含量增高.聚磷菌对磷元素的富集以及聚磷菌死亡后发生有机磷的矿化作用,是湖泊中水合磷酸盐矿物沉积的重要途径.当湖泊中这种不稳定的水合磷酸盐矿物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经沉积物覆盖成岩作用后,最终形成磷灰石。  相似文献   
94.
旅游心理容量测定——以武陵源黄石寨景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旅游容量是旅游规划和中的重要工具之一。该文引入边际7满意度的概念,提出了旅游心理容量的满意度模型,并且以武陵源黄石寨景区为实证研究,进行了旅游心理容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5.
魏家兴  孙百合 《地下水》2008,30(3):69-70
节水灌溉,就是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用较少的水取得较高的产出效益。它是节约农业用水,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如何充分利用节水技术,改变原有的灌溉方式,成为当今灌区改革中的首要问题。山东费县高家围子小型灌区合理利用节水技术,采用用水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灌区改革找到了一条新路子,对小型灌区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6.
矾山磷 (铁 )矿床为一隐伏矿床 ,赋存在印支期碱性 超基性杂岩体中。矿床地处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 ,该处莫霍面深 39~ 40km ,并由陡变缓 ,矿床还处于张宣幔枝外围拆离滑脱带上。不同方向的深大断裂在矿床附近交叉通过 ,区域褶皱是印支期开阔宽缓的复式背向斜。赋矿的碱性 超基性杂岩体生成于 2 0 3~ 2 48Ma ,产状为岩盆 ,由三期侵入岩和一期脉岩组成 ,具层状岩系特征和韵律结构。矿体产于第一期岩石辉石岩带中。杂岩体航磁异常最高达36 0 0nT ,形态规则 ,地表剖面磁异常最高达 45 0 0nT ,剩余重力异常达 0 .2× 10 -4 m/s2 。在遥感影象图中 ,杂岩体与深部相连的同期岩体共同组成复合环状构造 ,并受北东向断裂和更大的环形断裂控制。据此建立了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97.
黔西南高砷煤中砷存在形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_能谱分析、X衍射分析、低温灰化、透射电镜、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对黔西南高砷煤中砷的存在形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高砷煤中的砷主要以 5价 (含砷磷酸盐和砷酸盐 )的形式存在 ,少量砷以含砷硫化物如含砷黄铁矿、毒砂、雌黄 ( ?)形式存在 .在砷含量最高的H2样品中可能主要以有机砷的形式存在 .  相似文献   
98.
借助重心迁移、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法研究2003—2015年中国省域水资源“农转非”的时空格局、过程及机制。研究表明:① 水资源“农转非”呈显著空间分异特征,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且北方地区总体低于南方地区。② 水资源“农转非”重心轨迹波动较大,2003—2008年受重庆、青海、云南的引擎拉动呈西南向移动,2008—2015年在西部省份水资源“农转非”减缓,以及辽宁、吉林、北京等水资源“农转非”提升的共同影响下,呈持续东北向迁移。③ 产业结构变动、市场化水平提高、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生态环境改善是水资源“农转非”主要驱动力,水资源利用比较收益、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规模等因素则制约了非农用水占比的提升,城市化水平与农业有效节灌率在不同时段对不同等级地区的作用方向与强度呈相反态势。  相似文献   
99.
已有研究表明,右江盆地卡林型金矿成矿期方解石具有独特的中稀土元素富集特点,但其成因还存在诸多争议。贵州泥堡金矿存在成矿期和非成矿期2种热液方解石脉,其中成矿期方解石脉多出现在矿化凝灰质细砾岩与凝灰质(粉)砂岩中,矿物组合为含砷黄铁矿+毒砂+石英+方解石;非成矿期方解石脉在未蚀变灰岩、矿化凝灰质细砾岩与凝灰质(粉)砂岩中均发育,且常穿切成矿期含硫化物方解石脉。文章通过对2种类型方解石脉开展稀土元素与碳、氧同位素、成矿期方解石脉内金属硫化物电子探针与微区原位LA-ICP-MS元素分析,发现与成矿期方解石脉共生的黄铁矿具典型的环带结构,黄铁矿环带和毒砂富Au、As、Sb、Hg、Cu、Co、Ni等元素。成矿期方解石脉显示中稀土元素富集模式和Eu正异常特征,表明金成矿流体为还原性流体,明显不同于非成矿期方解石脉的轻稀土元素富集模式和Eu负异常特征。泥堡金矿成矿期热液方解石的中稀土元素富集模式,与中国西南低温Au-Sb矿床成矿期方解石、萤石、磷灰石等矿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一致,酸性成矿流体的稀土元素组成可能是导致该金矿区成矿期方解石富集中稀土元素的主要原因。该区热液方解石特有的地球化学特征,使其在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及深部找矿应用方面具有重要前景。  相似文献   
100.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之后的三叠纪海洋生物复苏机制的研究,是国内外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认为不同门类的生态复苏时间不同,在5~8 Ma后的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才完成复苏。早三叠世海生爬行类动物化石稀少,零星出现于泰国Peninsula地区、日本宫城县仙台歌津、中国湖北远安、安徽巢湖等地。前人提出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鱼龙类和鳍龙类)由东向西迁移东部起源假说。笔者参加贵州1∶5万坡脚幅区域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