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广州流溪河河水主要化学组成时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研究报道了位于广州市典型热带-亚热带河流流溪河上游、中游和下游3个站点(东星、乌石和江高)河水的主要化学成分在近1年的持续变化时间序列.结果显示,3个站点河水的阳离子均主要来自硅酸盐的化学风化输出,但贡献率略有差异,其中在上游的东星站贡献率最大,下游的江高站次之,中游的乌石站相对较少.相较之下,阴离子的来源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92.
海鸥沙是珠江三角洲一个极富特色的沉积砂体。本文基于钻孔资料并结合长周期“动力-沉积-形态”模型, 从沉积学和地貌动力学角度对全新世以来海鸥沙的形成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海欧沙在全新世的沉积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河流相、河口湾浅海相和三角洲相。全新世海侵盛期以来, 虎门涨潮射流和东北—西南向涨落潮流是影响海鸥沙形成演变的主要动力。6000—2500a BP, 受东北—西南向涨落潮流的影响, 海鸥沙中北部地区一直处于冲刷无沉积状态, 由虎门涨潮射流带来的泥沙主要在海鸥沙南部沉积, 沉积速率约为0.67mm·a -1; 2500—1700a BP, 随着番禺平原的发育, 东北—西南向涨落潮流逐渐消弱, 海鸥沙进入一个快速沉积期, 平均沉积速率约为15mm·a -1, 沉积由两端向中间发展; 1700—600a BP, 随着沙湾水道的形成, 海鸥沙中部迅速发展, 至600a BP左右, 海鸥沙基本形成并出露水面。  相似文献   
93.
南海东沙海域的陆坡台地区, 浅表断裂及生物礁发育众多, 浅层新生界多为碳酸盐岩层, 中深层的中生界内部构造复杂, 断裂较多, 常规单船窄方位地震剖面显示中深层反射品质较差。利用双船可以设计灵活的观测系统, 形成双方位角地震探测方式, 对于地下同一反射点的照明, 可以获得比窄方位角探测更好的效果, 也可以改善高速屏蔽层下方、高陡倾角斜层等区域的成像质量。文章通过重点技术的攻关研发, 进行了单源激发、双缆接收的双方位角采集试验, 成功实现该方法在南海海域中深层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文章介绍广西黄凌石墨矿产于一套低角闪岩相—绿片岩相的区域变质岩系中。区内已发现5个石墨矿(化)体,呈似层状产出,其产状与围岩一致。该矿点是广西新发现的首个区域变质型石墨矿。通过对黄凌石墨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认为该区有中型石墨矿床的找矿前景,为今后在桂东南地区找类似石墨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海侵盛期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演进受到原始地貌的控制,潮汐动力和河流作用被复杂的地貌单元分割和重塑.珠江三角洲中部平原依据其演进过程的空间位置和边界,相关的动力系统可以分成若干子平原,分别是番禺平原、顺德平原和大鳌平原.文章着重报道大鳌平原海侵盛期以来的形成演变机理的研究成果.基于收集的1700余个各类钻孔资料和本课题野外钻取的18个钻孔,进行了210个14C测年和沉积物粒度等相关分析,应用本课题开发的PRD-LTMM长周期'动力-沉积-形态'模型计算6000年以来的古珠江河口湾的流场、泥沙浓度场、冲淤厚度和岸线演变,以及对上述结果的地貌动力分析,揭示了大鳌子平原各主要沉积体的形成演变过程以及沉积动力机理.结果表明:1)大鳌子平原是外部海洋和河流等动力经过古磨刀门、古横门和五桂山所改造的复杂地貌动力环境下形成的; 2)大鳌子平原可以依据其沉积动力结构进一步分成至少3个主要的动力沉积单元,分别是古磨刀门大鳌沙涨潮三角洲、五桂山北麓边沿沉积体和磨刀门-古横门汇潮点沉积体; 3)3000~2500aB.P.的短暂高海面,导致古海湾纳潮量相应增大,出现大鳌沙第2次高沉积期.反映了局部小尺度动力结构与三角洲地形演进及海洋动力变化的密切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6.
2009年2月17日广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广西国土资源厅厅长、党组书记,广西海洋局局长肖建刚作了重要讲话,针对当前国内国外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他说,2009年是国土资源部门压力最大的一年,也是提高能力、提高水平、建功立业的一年,更是国土资源部门的“大考”之年。因此,肖厅长要求全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以真干、实干、苦干、快干的工作作风来保证今年“四保”任务的完成。那么,如何在“大考”之年完成国土资源各项任务?对此,全区各地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纷纷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97.
地震损毁建筑物的高分辨率SAR图像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汶川地震震后高分辨率合成孔径(SAR)图像的城区建筑物特征,基于实际获取的机载X波段SAR图像,采用电磁模拟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城区的完整建筑和毁损建筑进行三维建模,采用射线跟踪的电磁计算方法和图像域积分的成像模拟方法得到不同受灾程度的建筑物SAR模拟图像.与真实SAR图像对比分析,提出的算法能够分析建筑物结构变化对SAR图像的影响,模拟主要的强散射点,能有效辅助SAR图像进行城区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98.
借助RS和GIS技术,获取研究区城市的景观生态格局指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各种生态类型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景观格局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部分生态类型持续减少将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的情况,为城市的职能部门提出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9.
在桂西北苍莽大山里的铜坑矿碎矿车间,是一个拥有150号职工的大家庭。继2007年5月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殊荣后,8月,他们又捧回了广西仅有两家获得的"2006年度全国学习型优秀班组"奖牌,成为了全区耀眼的"明星班组"。曾被自治区国资委授予"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该车间主任  相似文献   
100.
9月19日,2008年度全市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会议在青田召开。市国土局领导、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分管领导和地籍科长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局地籍处徐子初处长主持,钟秋毫副县长和市国土局李锋副局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会议传达了马奇副厅长在省厅土地变更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一是求真务实,圆满完成今年土地变更调查任务。统一思想,提高对土地变更调查基础性地位的认识;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