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157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210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喀斯特地区因地貌特征复杂且不规则,土地利用分类精度偏低。本文以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为研究区,结合多源数据,提取33个特征变量,并设计7种特征组合方案,探讨加入地形、纹理、红边指数及雷达特征后对喀斯特地区地类提取的作用。结合随机森林袋外(OOB)数据误差和递归特征消除法进行特征优选,同时引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与优选后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以评价其准确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7种分类方案中,传统的光谱特征加指数特征分类精度最低,在此基础上加入地形、纹理、红边指数及雷达特征均能提高分类精度,其中纹理特征带来的效果最为显著;(2)通过特征优选将特征维数由33个降低至23个,分类精度达到了最高,总体精度为0.909 8,Kappa系数为0.884 9,同时降低了模型复杂度,提高了运算效率;(3)经特征优选后的分类结果与“三调数据”进行对比,整体准确率为0.852 5,符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的基于特征优选的分类方法可为喀斯特地区覆被信息提取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2.
夏季金塔绿洲与沙漠次级环流近地层风场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2004年6~8月在甘肃省酒泉金塔地区进行的“绿洲-沙漠能量和水分循环的野外观测试验”的风场资料,分析了该地区两种不同的绿洲沙漠低层风场结构。结果表明:绿洲沙漠的温差效应可以激发绿洲和沙漠间的次级环流,在白天绿洲沙漠边缘低层是辐散气流,夜间表现为辐合气流;在大背景风场较强的情况下,在背景风场风向方向上局地环流被掩盖,而其它方向上局地环流占主导地位;大背景风场处于转换期,如西风转东风时,当西风削弱。而东风还没有产生时,绿洲地区背景风场很小,绿洲沙漠环流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3.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 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 AES)方法分析了常规碱液提取海洋沉积物中的生物硅所获取的溶液中的 Si、 Al和 Ti含量.分析结果显示 , 碱液提取法获取的溶液中 Si和 Al明显地由两种来源混合而成,其中, Si有较大比例的陆源碎屑成分的贡献,并不能直接代表沉积物中的生物硅含量,而需要对其中的陆源碎屑贡献进行扣除.通常使用 Al来代表陆源碎屑进行扣除的方法无法给出正确结果,因为碱提取液中 Al存在明显的非碎屑组分.对数个土壤及水系沉积物标准样品物质的试验发现,碱提取可以优先溶解其中的 Si和 Al,而提取液中的 SiO2/TiO2比值相对于土壤和沉积物全样的 SiO2/TiO2比值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富集系数 (约 14左右 ).对南海沉积物而言,根据这个富集系数和区域的碎屑物质的化学组成算得碱提取液中碎屑组分 SiO2/TiO2比值约为 748,这与根据二端员混合估计的比值相当.这样,根据提取液中的 Ti含量可以较好地扣除出碎屑组分对生物硅的污染,对于更准确测定海洋沉积物中低含量的生物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4.
邹亮  韦刚健 《地球化学》2009,38(1):89-95
通过对南海北部ODP1148站岩芯454.8mcd以上(约23.2Ma以来)的175个沉积物样品中CaCO3以及生物成因Ba含量变化的研究,并结合初期对ODP1148站岩芯分析的一些相关地球化学组成结果,探讨了碳酸盐、生物成因Ba作为海洋古生产力指标的影响因素,以及早中新世以来南海北部陆坡古生产力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除中新世早期(23~21.4Ma)以外,生物成因Ba与CaCO3含量和沉积速率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反映南海北部古生产力变化波动较大。对钻孔中生物成因Ba的研究表明,在沉积埋葬以及埋葬后的保存过程中(特别是在320mcd以下)。生物成因Ba会在少氧或缺氧环境下发生还原反应而迁移,影响了它在古环境研究当中的作用。另外,结合钻孔中CaCO3含量变化的数据,在南海北部陆坡,CaCO3的溶解作用并不是很强,其沉积后保存良好,可作为研究南海北部古生产力的基础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5.
珊瑚的B同位素组成是海水pH值记录的良好替代指标。对传统的高精度的B同位素组成分析的方法正离子热电离质谱(PTIMS)和负离子热电离质谱(NTIMS)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NTIMS分析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以分析微小样品量,但由于其分馏较明显,并且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前人建议的使用O同位素进行分馏校正的方法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适用,而对大多数的测定缺乏有效分馏校正,同时有机质或者激发剂带来的CNO-干扰难以完全排除,因此NTIMS的结果重现性稍差,δ11B外部精度约为±1.0‰(2σ)左右。PTIMS则分馏不明显,Cs2CNO^+干扰可以有效监控并排除,可以获得很好的结果:δ11B内部精度和外部精度均优于±0.2‰(2σ),可以满足高精度pH值重建的要求。然而PTIMS方法的灵敏度低,难以对微小样品量进行分析。因此PTIMS和NTIMS方法是相互补充的,相互无法完全取代。  相似文献   
186.
对两个通过遗传图谱构建定位的马氏珠母贝(Pinctada ucata)生长性状相关的QTL在两个不同群体中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QTL471489在深圳群体中与壳高、壳宽显著相关(P0.05),其CT基因型个体的壳高、壳宽和体质量显著大于CC基因型,CT为优势基因型;而在杂交群体中该QTL与生长性状关联不显著(P0.05),但CT基因型的生长性状值仍最大。QTL410206在深圳群体中与生长性状关联不显著(P0.05),而在杂交群体中该QTL与壳高、壳长、壳宽和体质量显著相关(P0.05),AA为优势基因型。基于这两个QTL在这2个群体中分别构建二倍型,发现在深圳群体中C1(CTAT)型和杂交群体中D1(CTAA)、D2(TTAA)、D3(CCAT)、D4(TTAT)、D5(CTAA)型对马氏珠母贝的生长最为有利,可作为优选的基因型组合。  相似文献   
187.
青藏高原陆表特征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高荣  韦志刚  钟海玲 《冰川冻土》2017,39(4):741-747
利用青藏高原72个站逐日积雪、冻土观测资料,AVHRR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全国550个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陆表特征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夏季降水在华北和东北南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降水空间一致性较好,相邻站点间降水变化趋势近似。华南、长江中下游和淮河降水呈增加趋势,其中长江中下游每10年增加37 mm,但华北降水呈减少趋势。华南、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对高原积雪、冻土和植被的变化均较为敏感,而淮河仅对高原植被变化较为敏感。利用高原积雪、冻土和植被建立了代表高原地表特征的变化序列,其对长江中下游、淮河、华北夏季降水均有较好指示意义,与夏季降水的相关系数由南到北表现为"负-正-负"的分布特征。最后,提出一种高原陆表状况影响中国夏季降水的概念模型:高原冬春积雪偏多(少)、冬季冻土偏厚(薄)、春季植被偏多(少)会使得夏季高原地区土壤湿度偏大(小),高原地表感热偏弱(强),从而使得南亚高压和西太副高偏弱(强),南海季风偏弱(强),长江流域降水偏多(少),华南和华北地区降水偏少(多)。  相似文献   
188.
近年来,随着对洞穴及其古气候环境记录研究的不断深入,洞穴与外部环境间如何进行气体交换,即洞穴呼吸,日益成为洞穴研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洞穴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人工监测等多种监测技术,对洞穴呼吸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洞穴呼吸的机理,分析了洞穴呼吸系统的构成,总结了洞穴呼吸的主要方式。同时认为洞穴呼吸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区域气候环境条件及地貌形态等)、区域地质背景(包括地层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洞穴发育特征(包括洞穴规模、次生化学沉积物发育程度等)等各影响因素间存在着复杂的反馈关系,并建立了洞穴呼吸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响应-耦合关系,从理论上探索和分析了这三大因素对洞穴呼吸的影响方式和途径等,为洞穴呼吸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案例。   相似文献   
189.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河池市国土资源系统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90.
韦惠兰  郭达 《中国沙漠》2015,35(5):1413-1420
玛曲高寒草甸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黄河流域的水安全,因此精确、全面地认识玛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及地面实测数据,分别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时空格局分析两方面,考察了2004-2013年玛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玛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呈缓慢下降态势,下降速度约为6×107元·a-1。(2)导致其变动的驱动因子排序为:年降水量>年均牧畜存栏量>农村人口数量>人均居住面积>年均气温>重工业产值>有无自然灾害>工业产值>乡道投资>环境治理投资>牧民定居投资,即自然因素基础上的人文因素使得玛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不断降低。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准确认识玛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