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首次采用SHRIMP锆石微区U-Pb测年技术,对雷门沟花岗斑岩体进行年代学研究,通过对花岗斑岩中单颗粒锆石25个样品点的分析,获得了两组年龄数据,其中有11个分析点形成谐和年龄,其206Pb/238U年龄范围在129.1±3.0~138.4±2.3Ma之间,加权平均值为136.2±1.5Ma;另外9个分析点的207Pb/206Pb年龄集中于1884±20~2629±7Ma;前者指示了雷门沟岩体的结晶年龄为侏罗纪—白垩纪之交。后者则代表了岩体侵位过程中捕获的太华群锆石的年龄。首次采用ICP-MS法测定雷门沟斑岩型钼矿中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获得其模式年龄为131.6±2.0~133.1±1.9Ma,加权平均值为132.4±1.9Ma,指示了雷门沟钼矿床的成矿年龄。两种精测方法获得的年龄相吻合,成岩与成矿大致同时或成矿略晚于成岩。测试结果表明雷门沟斑岩钼矿与金堆城等东秦岭钼矿带其他钼矿床基本同时形成。  相似文献   
72.
三峡工程运行前后洞庭湖水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光贵  王丑明  田琪 《湖泊科学》2016,28(4):734-742
为了解三峡工程运行前后洞庭湖水质变化,基于1996 2013年洞庭湖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IP)法对三峡工程运行前后洞庭湖水质进行评价,并对洞庭湖水质与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6 2013年洞庭湖IP值在1.10~2.20之间,平均值为1.63,水质属轻污染~污染,总体变化平稳,但从2010年起,洞庭湖IP值连续低于其多年平均值,总体水质趋好;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总氮,总磷浓度变化平稳,总氮浓度则呈显著上升趋势.与三峡工程运行前相比,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全年和汛期总氮浓度以及南洞庭湖IP值和总氮浓度显著升高,南洞庭湖水质显著恶化.洞庭湖IP值和总磷浓度的水期分布格局均由三峡工程运行前的汛期非汛期变化为三峡工程运行后的非汛期汛期,其空间分布格局均由三峡工程运行前的西洞庭湖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变化为三峡工程运行后的西洞庭湖南洞庭湖东洞庭湖;从2010年起,洞庭湖IP值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其大小顺序变化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峡工程运行前后洞庭湖IP值与总磷浓度的时空变化与其水沙条件变化有关,总氮浓度的空间分布受三峡工程运行影响较小,主要受湘江、资水等"四水"流域氮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洞庭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14年4个季度对洞庭湖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记录底栖动物4门7纲58种,其中寡毛类7种,软体动物28种,水生昆虫19种,线虫1种,蛭类2种,钩虾1种.洞庭湖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187.4 ind./m~2,软体动物是最主要的类群,平均密度为88.7 ind./m~2,占总密度的47.3%,寡毛类和水生昆虫的密度分别为24.1和27.8 ind./m~2,分别占总密度的12.9%和14.9%.河蚬(Corbicula fluminea)、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指突隐摇蚊(Cryptochironomus digitatus)和钩虾(Gammaridae sp.)为洞庭湖的优势种.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温和溶解氧是影响洞庭湖底栖动物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BI生物指数对洞庭湖各样点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总体上评价结果分别为轻污染和良好,结果表明二者具有一定的差异,结合洞庭湖各样点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可以看出,BI指数的评价更加适合洞庭湖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74.
河南舞阳地区太华群地质特征及其控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舞阳地区太华群赵案庄组和铁山庙组典型岩性段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和取样,首次系统分析舞阳地区太华群赵案庄组和铁山庙组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太华群野外地质特征,运用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进一步探讨其形成过程、构造背景和和控矿意义,对今后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5.
墨斗河钼多金属矿是斑岩-夕卡岩-脉型"三位一体"复合型矿床,位于豫南大别山北麓新县境内,地处东秦岭—大别钼成矿带的东段。矿区岩浆活动频繁,经历了不同期次的区域变质作用。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七角山组和新元古界苏家河群浒湾组。文章根据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综合研究了墨斗河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信息、成矿地质环境和化探异常特征,认为矿区钼矿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预测矿区南部及深部可能存在大型斑岩型钼矿体。  相似文献   
76.
采用V8多功能电法工作站在河南新安石寺北冶地区铝土矿调查评价项目中进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CSAMT法凭借其抗干扰能力强、探测深度大、资料解释手段成熟等特点,在铝土矿调查评价项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清晰地反映了调查区铝土矿含矿目标层、奥陶系古风化壳形态沿走向的变化情况以及地层的产状,为地层的划分及后续铝土矿调查评价工作提供了深部电性信息,为钻孔布设和矿产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78.
79.
随着锥束CT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何突破CT成像视野的限制实现对大型物体的成像检测在现实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超视野重建算法进行了分类介绍,重点介绍了算法的发展过程和目前的发展状况,并对各种算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对超视野重建算法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0.
豫西南周庄铅锌银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豫西南周庄铅锌银矿床是最近在豫西南铅锌银矿集区新发现的一处矿产地。矿床形成于印支期造山后板内构造-岩浆地质环境,工业矿体主要是东秦岭二郎坪群中充填于垂直造山带走向的断裂构造中的石英-铅锌银硫化物矿脉,热液成矿作用经历了石英-黄铁矿、石英-铅锌银硫化物、石英-方解石等早、中、晚3个不同阶段。矿石中以石英为主的脉石矿物捕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