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198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91.
【目的】研究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与仔稚幼鱼生长特征。【方法】通过干法人工授精将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进行种间杂交,连续取样观察和系统记录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过程和仔稚幼鱼期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变化,同时培育云纹石斑鱼纯种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杂交子代受精卵发育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及出膜期,历时31 h 30 min完成胚胎发育。杂交子代的受精率为89.57%,孵化率为75.68%,受精率、孵化率均低于对照组(91.13%和87.59%);畸形率为24.55%,高于对照组(17.88%)。依据卵黄囊、背鳍第二鳍棘和腹鳍棘的伸长与收缩、体色的变化、鳞片的出现等特征将胚后发育分为仔鱼、稚鱼、幼鱼3个时期。孵化后33d仔鱼进入稚鱼期,孵化后60d稚鱼变态为幼鱼。与云纹石斑鱼纯种比较,杂交后子代生长快于后者,220日龄杂交子代全长(18.81±1.585)cm,体质量(9 173.42±3.537)g,均高于同期云纹石斑鱼纯种[全长(16.35±1.416)cm,体质量(110.80±2.379)g],杂交后代体色一致性较高,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492.
HD 140283是一颗近邻极贫金属亚巨星,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初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恒星之一,同时它也是一颗典型的弱r-过程星,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宇宙早期演化、丰富元素核合成理论.将HD 140283从C到Zn的观测丰度与单个超新星(SN)事件元素理论产量进行拟合,得出HD 140283可能诞生于前身星质量为22.5 M⊙(下标"⊙"代表太阳)的超新星爆发污染的星云.基于同样的方法,研究了另外5颗典型弱r-过程星,分别得出了污染产生这些恒星的气体云的超新星前身星质量,进一步推测了弱r-过程可能发生的天体物理环境.  相似文献   
493.
桂东南中新元古界云开岩群是一套中浅变质岩系,并形成一系列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递增变质带,通过对云开岩群角闪岩相变质带(十字石-蓝晶石带)中斜长角闪岩变质作用的PT轨迹的系统研究显示,其包括了由早期绿片岩相变质阶段(M1)→峰期角闪岩相变质阶段(M2)→近等温降压变质阶段(M3)→近等压降温变质阶段(M4)→晚期绿片岩相退变质阶段(M5)五个阶段的顺时针PT演化轨迹,其地质动力学过程属于典型的板块俯冲碰撞→抬升模式,表明云开地块北缘造山带的地质构造演化经历了俯冲碰撞及碰撞后的快速抬升过程。  相似文献   
494.
文章分析了胶州湾及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建立胶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监控区的设想,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9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的胜利召开,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提出,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结合当前我省土地权属争议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新要求,运用新政策、新方法和新措施,努力探索土地划界调处工作的新机制,大力推进全省土地划界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96.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海岸线18 000 km余,海岛7 000余个,管辖海域300万km2余,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党的十六大已将"实施海洋开发"列入了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指出要"保护海洋生态,开发海洋资源,实施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97.
综合分析广元市利州区地震重灾区地质环境背景,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5·12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统计,并对地震引发次生地质灾害的控制因素及地震引发次生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认为地震强度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动力,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98.
数字武汉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数字武汉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它集成了武汉市多源、多尺度、多时态的空间数据,实现了跨部门、跨平台的空间信息的共享共用,分析了共享平台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99.
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地幔性质在中—新生代时期发生了重大转变,但细节还不清楚。本文对辽东半岛早白垩世(克拉通破坏峰期)小岭组玄武岩和第四纪(克拉通破坏后)宽甸玄武岩中橄榄石斑晶/捕虏晶进行了主量元素和氧同位素组成研究。早白垩世小岭组玄武岩斑晶橄榄石Fo为79~88,CaO>0.1%,具有高Ni/Mg(0.4~1.2)、低Mn/Fe(1.3~1.6)和低Ca/Fe比值(0.2~1.5)的特征,指示岩浆源区是辉石岩和橄榄岩混合的岩石圈地幔;高于正常地幔橄榄石的δ18O(4.77‰~5.96‰,平均值5.4‰)显示低温热液蚀变洋壳熔体/流体组分对地幔源区的影响。第四纪宽甸玄武岩捕虏晶橄榄石Fo值为88~92(平均值90),具有高NiO(0.3%~0.4%)和低CaO(<0.1%)、MnO(0.1%~0.2%)含量,显示主体饱满、与少量过渡型和难熔型并存的地幔组成特征;其δ18O(4.58‰~5.38‰,平均值5.3‰)与正常地幔值接近。结合华北其他地区地幔橄榄石氧同位素数据,发现早白垩世破坏峰期有较多俯冲洋壳来源的熔/流体交代岩石圈地幔,...  相似文献   
500.
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国内外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相关研究动态,对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作了系统地总结.根据最新研究成果,从预警预报理论方法等方面对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并结合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经验,就地质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问题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