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青藏高原腹地1985年雪灾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分析了1985年10月青藏高原腹地一次特大雪灾的地面气象要素场及卫星辐射场特征,并对生成重雪灾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此次雪灾的范围与过程,降水量≥8mm与积雪深度≥5cm的范围基本一致,雪盖的后延冷却效应较强,持续时间近5个月;卫星辐射资料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气系统净辐射收支中行星以照率起入导作用。11月积雪中心区域各因子均达极值-行星反照率距平高达16%,OLR距平值减小-14.6W  相似文献   
22.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总被引:197,自引:30,他引:167  
利用西北地区建站至2000年常规气象观测站资料及美国NCEP/NCAR再分析全球网格点资料,分析了西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的特点,揭示了西北地区气候由暖干转向暖湿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几十年气候变化趋势作了初步估计.  相似文献   
23.
陕西秦岭凤太矿集区位于商丹缝合带和勉略缝合带之间,是著名的铅锌金多金属矿集区,区内发育海相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类型多样.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铅锌金矿时空分布规律、成矿流体来源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凤太矿集区铅锌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剖析.认为凤太矿集区铅锌金矿床是多种成矿作用叠加改造形成的,早期...  相似文献   
24.
魏丽  柴寿喜  张琳  李瑶 《岩土力学》2022,43(12):3241-3248
合成纤维、矿物纤维和植物纤维加筋土,增强了土的强度和抗变形性能。开展冻融作用下的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劈裂抗拉试验,研究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和棕榈纤维加筋石灰固化土的抗压和抗拉性能随冻融次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冻融和冻融环境下,聚丙烯纤维加筋固化土、玄武岩纤维加筋固化土和棕榈纤维加筋固化土的最优质量加筋率分别为0.2%、0.2%和0.4%。随冻融次数增加,三类纤维加筋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呈阶段性下降,纤维加筋固化土的破坏应变均大于石灰固化土。冻融作用下,聚丙烯纤维加筋固化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变形性能均优于另两类加筋固化土。纤维与土颗粒间的界面作用力和纤维对土的空间约束作用,增强了土的冻融耐久性。对比三类纤维加筋固化土的试验结果,聚丙烯纤维加筋固化土的抗冻融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香港“天气及次生灾害策划与准备专题研讨会”的基本情况,以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香港等地在减轻天气及次生灾害策划与准备方面的做法,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有益的思考,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体会。  相似文献   
26.
诱发江西滑坡的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九生  刘修奋  魏丽  朱星球 《气象》2004,30(1):13-15
滑坡是江西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在自然灾害中仅次于洪涝灾害和旱灾。滑坡的形成除与地质条件有关外,降雨和人类的工程活动是很重要的诱发因素。通过分析大量的滑坡资料和气象(雨量)数据,研究和探讨了滑坡的发生与降水特征之间的关系,发现滑坡的发生与近3天内的降水强度、过程降水总雨量、降水的持续时间等关系十分密切。建立了一个用日综合雨量预测滑坡发生的数学统计模型,并对江西2002年3次重大滑坡过程进行了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以江西省六个重点产粮县为代表点,选择湿润指数、有效灌溉面积、绿度值变化、气象产量及水域面积变化等综合因子,以双季早稻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洪涝灾害程度的评估,并提出了一种灾害损失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28.
农业气候年景预测和决策服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气候年景预测和决策服务系统(ACHPDS)由三部分组成。介绍了农业气象灾害预测(AMDP)、农作物产量年景预测(COHP)及农作物种植面积合理配置决策系统(CAAD)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9.
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在青藏高原地面感热通量的基本气候特征以及异常变化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趋势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就高原地面感热异常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进行诊断研究,并利用IAP2-LAGCM对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异常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冬季地面感热在青藏高原西部、藏南谷地、横断山地区异常偏强,中、东部异常偏弱时,可使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表现出较明显的EU型和PNA型;高原西部、青海中北部异常偏弱,高原中部及东南部异常偏强时,使北半球100 hPa高度场的年际差异加强;西部、南部为正,柴达木及青海东部地区为负时,则新疆南部、西北东部及江南地区少雨,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夏季高原地面感热通量距平特征为西南、藏南谷地、横断山区偏强,高原大部(中心在青海南部)异常偏弱时,则500"a高度场上青藏高原南部(孟加拉湾)高度偏高,高原北部高度偏低,负值区在帕米尔;当感热通量距平特征为高原西南、藏南谷地、横断山区偏弱,高原大部异常偏强时,有利于南亚高压的建立与维持;当地面感热通量呈南正北负距平差异时,长江上游、黄河源头及西北地区东部和东北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气温偏低,中国东部、南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通过数值模式进行的敏感性试验证实了大气环流及区域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面感热总体异常的响应.    相似文献   
30.
2013年暖季试验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3年,国家气象中心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暖季试验,探索业务单位与科研单位合作的新途径,以实现对业务相关研究的促进并加速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向业务转化。本文介绍支持暖季试验的仿真业务环境、强天气联合会商及凝练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及新技术应用测试转化结果。通过暖季试验,搭建起能对业务数据和被测试转化成果产品实时保障的仿真业务数据环境、完全仿业务定量降水预报和强对流天气预报的仿真业务分析预报交互平台以及能实时评估业务数值模式和测试模式产品的客观检验系统。定期联合会商为预报员和科学家提供了面对面的交流平台,使得科学家更加了解业务需求并通过分析研究解决部分会商中提出的科学技术问题。新技术应用测试转化试验表明: 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提升强对流和暴雨天气的预报水平有积极意义,雷达风场反演技术、卫星天气应用平台对中尺度天气的快速分析有意义。而预报员与科技成果研发人员能否密切合作是影响科技成果业务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