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64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340篇
地质学   705篇
海洋学   12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7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2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81.
82.
由本会沉积学会、中国地质学会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首届盐类沉积学术会议于1984年11月18—22日在四川自贡召开。来自地矿部、化工部、轻工部、国家建材局、石油部和中国科学院等系统所属49个单位的代表共112人参加了大会。会议收到论文近百篇,大会上宣读的有22篇。  相似文献   
83.
山西地震带小震群多发生于断陷盆地中,个别在两侧山区。尤以太原盆地分布最多,如太原、平遥、和顺、太谷、北格、介休等震群。临汾盆地一带都无震群发生,大同盆地、运城盆地也几乎无震群发生,这除了与地震条件有关外,作者认为从裂隙扩张的观点来看还与太原盆地内部的裂隙分布有关,小震群的活动反映了太原盆地内部裂隙分布较密、裂隙间隔距离较小,因而在应力增强的条件下极易产生连锁反应式的弱震活动以形成间歇的小震群。  相似文献   
84.
王振声  王娟 《地震学报》1984,6(1):66-74
大震后总有绵延多时的余震,大震前常有弱震活动增强现象.密集分布的弱震往往伴随有续发性强震.本文从弱震活动的能量关系上给出发生续发性地震的可能判据.并阐述了决定序列类型的余震活动所赖以存在的可能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85.
☆本文利用文献[1]中给出的公式: q_(N+1)=a_1q_N+a_2q_(N(?)1)+a_3q_(N(?)2)+………+a_pq_(N-p+1)对甘肃地区的地震序列(M≥4.0)、南北带北段地震序列(M≥4.0)及全国的强震序列(M≥7.0)进行线性外推,预测未来某时段的震情,经检验,其效果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86.
山东菏泽地震的震源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富胜  谷继成 《地震学报》1986,8(2):226-227
1983年11月7日,山东省菏泽县发生了5.9级地震.这是在1937年8月1日7.0级和6(3/4)级地震、1948年5月5.5级地震的震中区发生的一次重复地震。这次地震具有前、余震少,能量衰减快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7.
魏利生 《气象》1986,12(9):29-31
1984年8—9月,空军组织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人工消云雾试验,并于10月1日实验了人工消雾消云作业。试验作业效果较明显,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试验概况 1.影响受阅任务的云雾 针对国庆阅兵飞行气象条件,根据对国庆前后五天的上午、六个受阅起降机场近30年(1954—1982年)云的气候资料的整理分析,得知:可飞行日为79.2%,影响飞行日占20.8%,主要云状为层积云,其余依次是层云、碎层云、碎雨云和淡积云。层积云和淡积云的云底较高,多在1000—2000m之间,其它的云云底较低,为100—300m之间。低云出现时,天气较坏,受阅飞机一般都不能起飞.无需进行人工影响。层积云和淡积云,虽不影响起飞,但影响空中编队和  相似文献   
88.
本文收集了一组钛榴石样品,作了穆斯堡尔谱和化学分析。采用各对应双峰等值限制拟合。拟合结果,统计误差X~2均较小。文中还分析了钛榴石结构的阳离子占位情况,并对其五对双峰谱指派如下:Fe~(3+)在[Y]位和(Z)位,Fe~(2+)在{X}和[Y]位,而另一对双峰指派为Fe~(2+){X}→Fe~(3+)(Z)的电荷离域。从化学分析和穆斯堡尔谱数据求出二种方法Fe~(2+)/∑Fe的差值,说明钛榴石中有Ti~(3+)的存在,用此简便方法估算了Ti~(3+)的含量,得出了四面体中阳离子的占位择优为Fe~(3+)>(Al~(3+),Ti~(4+))的结论。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内蒙古哈马尔大碱湖Ha01孔岩心古气候记录的研究,划分出13000a以来的10个气候期及若干气候阶。对比表明,与全球气候变化是一致的。在末次冰期盛冰期之后,冰后期之前,有三次明显的急速降温,先后有老仙女木冰阶、中仙女木冰阶和新仙女木冰阶;冰后期以来,有两次大幅度的降温事件,均具有全球性,一次冷点是7640aB.P,一次冷点为5000aB.P,前者相当Demon称作的第一新冰期,后者相当第一新冰期。近2000年该盐湖的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文献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90.
鲁西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及煤聚集规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大型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于鲁西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的上部,是晚古生代大规模海退时期陆源碎屑物质快速推进的产物。在论述鲁西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成因相及其内部构成基础上,将其划分为上三角洲平原和下三角洲平原两大部分,前者在鲁西地区发育最好。研究表明,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经历了由发育到废期两个完整的演化阶段,废弃阶段为聚煤作用最强,成煤期最好的时期。而且,聚煤作用与沉积体系废戏延续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