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地层特征对比研究在地体解析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地区地层特征的对比研究,是地体解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对中国那丹哈达地区和日本美浓地区出露的地层、岩石等进行对比研究后认为,在老第三纪日本海尚未形成之前它们是连在一起的统一的地体。三叠纪时它们在赤道附近生成,侏罗纪—白垩纪时随板块运动增生于亚洲东部大陆边缘,白垩纪—老第三纪时左行剪切北移,新第三纪时因日本海的扩张而分裂移动到现今的位置。  相似文献   
42.
小秦岭中生代花岗岩是由老牛山、华山、闵峪等岩体组成的复式深成岩体。岩体内发育多类型岩性带,表明具有多期次熔融分异、侵位的演化规律,具成分和结构演化序列。通过岩性、成分、结构构造和接触关系、时空位态研究,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建立了华山超单元组合。提出基本岩序是花岗岩区地质填图中最基本的观察和描述性单位,是谱系单位划分的基础。  相似文献   
43.
宋锦虎  缪林昌  高学伸  张瑞雪 《岩土力学》2016,37(12):3520-3528
土体在承载过程中渗透系数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渗流作用下计算管片荷载需考虑土体渗透系数的变化。首先,根据土体渗透系数试验结果,给出了简化的分段孔隙比-渗透系数关系曲线。然后,建立了管片和土体的流-固耦合分析模型,包括渗流模型和力学模型;力学模型中土体分为弹性区和塑性区,其中弹性区根据孔隙比-渗透系数关系曲线进一步分区,从而考虑土体渗透系数变化的影响。最后,通过各分区半径取值将渗流和力学计算之间建立起联系,得到流-固耦合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为管片承载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4.
建设项目环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项目是落实循环经济的有效载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建立了一套操作性强、适用于建设项目环评的循环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建设项目环评和 "三同时"制度中推动循环经济的落实。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效率、生态环境效益和循环特征4个专题要素,并将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应用于深圳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5.
苏鹏  鲁人齐  徐芳  侯江飞  彭白  刘冠伸  蔡明刚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040-67z1042
正城市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发生在城市之下的大地震是对城市危害最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并引发一系列社会安全问题。位于城市之下的活动断层是造成城市地震灾害的元凶,地震发生时活动断层沿线也是建筑物破坏最严重、造成人员伤亡最集中的地带,例如1906年旧金山8.1级地震,1999年集集7.6级地震,  相似文献   
46.
采用改良的Sharpless氧化条件,以氢过氧化枯烯为氧化剂,成功地对二硫醚1进行了不对称氧化得到单亚砜6,其光学纯度为100%,产率为60%。用臭氧将单亚砜6进一步氧化,以36%的产率和100%ee得到C2对称二亚砜7,从而建立了合成C2-对称二亚砜7手性辅助试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7.
从板块构造到地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板块构造的发生、发展到地体概念的提出,论述了地体解析和拼贴构造,并根据中国东部的地体研究,特别是中国东北那丹哈达地体和日本美浓地体的对比研究,论述了亚洲东部中生代构造发展史,认为在侏罗纪时,亚洲大陆边缘的地体拼贴活动已经开始,形成了拼贴沉积的复合地体;白垩纪时由于大陆边缘的侧向挤压和离散作用,这些地体产生左行运动和变形;早第三纪晚期由于日本海的扩张,形成了弧形的日本列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