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79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九龙江河口区水体中238U、234Th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采自九龙江河口区盐度介于0~21.97的10个表层水样,铀、钍同位素的测定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水体中溶解态的238U含量与盐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可达0.972,表明九龙江河口区水体中的238U呈现保守行为.当S=0时,溶解态234U/238U放射性比值为1.19和1.55(两份水样);而当S=0.90~21.97时,该比值=1.02~1.14,分别呈现河水及河口水铀同位素组成的特征.对于颗粒态铀,其238U含量则介于0.50~9.83×10-3Bq/dm3,且随盐度的增大而呈逐步降低的趋势.九龙江河口区水体中234Th的地球化学行为属于非保守行为,不可逆稳态清除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当盐度介于9.76~17.07时,234Th相对于化学清除的停留时间为6~19d,远低于盐度为0和21.97所对应的停留时间(分别为203d及117d),反映了在该盐度范围内,胶体絮凝沉降对溶解态234Th的快速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22.
在沿岸海域——厦门湾的定点观测站,研究了不同粒径悬浮颗粒物(SPM)、Chl-a和^234Th随潮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管采样深度和粒级大小,Chl-a浓度的潮汐变化均为高潮大于低潮.SPM浓度的潮汐变化,表层的规律性很明显,即不管是第一天还是第二天,也不管粒径的大小,SPM浓度无例外地呈现高潮小于低潮之势.从不同粒径SPM、Chl-a的潮汐变化的比较可以看出,浮游植物等生源颗粒物在该研究水域的颗粒物中所占比例很小,颗粒物主要来自九龙江河流输入的悬浮物和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在沿岸海域,颗粒态^234Th是总^234Th的主要组成部分,^234Th各粒级的比活度均呈现高潮大于低潮的普遍趋势,基于^234Th估算的沿岸POC、PON等输出通量也存在潮汐变化的影响.文中对上述研究对象随潮汐变化的原因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3.
厦门岛南岸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的示踪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测了厦门岛沿岸地区地下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并据此开展了沿岸地下水水文学的同位素示踪研究。对地下水、海水及大气降水的δD~δ^18O方程进行数理分析后表明,大气降水是厦门沿海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利用稳定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估算9810号台风所致降水对地下水的贡献。结合水文资料,通过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验证了地下水由北向南运移并最终排入沿岸海域的运移途径。研究还初步探讨了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组成对潮汐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24.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放射性核素含量与矿物组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HPGeγ谱分析方法测定了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样品中^40K、^137Cs、^210Pb、^226Ra、^228Ra、^228Th和^238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88,3.28,61.0,26.5,40.3,44.8,39.2Bq/kg;东部海区沉积物^40K和^137Cs含量比其余海区低,但^210Pb、^226Ra、^228Ra、^228Th和^238U比其他海区高;除湾东部样品中的^210Pb、^226Ra、^228Ra、^228Th和^238U之外,粒径小于0.063mm部分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高于粒径大于0.063mm部分。除东部海区外,湾内其余海区表层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和矿物组成基本一致,说明东部海区的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与其余海区不同。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与流域土壤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一致,所以胶州湾沉积物主要物源为流域陆源碎屑。表层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含量与矿物组成具有相关性。铀和钍放射系衰变不平衡,总体样品和粒径小于0.063mm部分,铀系中^210Pb相对于^226Ra过剩,^226Ra相对于^238U亏损,^228Th相对于^228Ra过剩。  相似文献   
25.
从样品制备、仪器操作参数最佳化、内标补偿等几方面着手,利用两个标准物质(GSPN-2,GSPN-3)发展了大洋多金属结核中27种元素的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方法.这27种元素包括Ba,Ce,Co,Cu,Dy,Er,Eu,Gd,Ho,La,Li,Lu,Mo,Nd,Pr,Sb,Sc,Sm,Tb,Th,Tm,U,V,W,Y,Yb和Zn.各元素测定值与保证值相当吻合.对GSPN-2和GSPN-3,Ba,Sb,Sc,Y,Zn等5种元素可用外标校准法准确测定,其平均回收率(n=3)在91.4%~106.9%之间;可用内标(103Rh)校准法准确测定其他22种元素,其平均回收率(n=3)在89.4%~110.2%之间;各元素3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11.0%.  相似文献   
26.
对厦门湾塔角附近海域某站位叶绿素 a、POC、初级生产力、234Th/238U不平衡进行的周日变化研究表明,POC含量介于14.4~34.6 mmol/m3之间,其中碎屑有机碳与活体有机碳所占份额分别为74%~92%和8%~26%.POC垂直分布呈现由表及底降低的趋势,且白昼期间POC含量高于晚间,说明研究海域POC含量与生物过程具有密切联系.初级生产力水平在1d之中变化达5倍,垂直分布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与叶绿素a的变化相对应.短时间(2h)培养获得的初级生产力水平明显高于长时间培养(24 h)的结果,证实部分新固定的碳被优先呼吸排出.结合234Th/238U不平衡法获得的颗粒态234Th输出通量及输出界面颗粒物中的POC/PTh比值,可计算出真光层 POC的垂向输出通量为16.0mmol/(m2·d),其中碎屑有机碳与活体有机碳贡献的数量分别为13.3和2.7mmol/(m2·d).POC输出通量与初级生产力的比值(ThE比值)平均为0.31,真光层POC停留时间平均为11d.上述结果与Aksnes和Wassmann[1]的模型计算结果相吻合,但与其他大多数模型的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7.
Bacterial productivity was measured using 3H-thymidine methods in the Prydz Ba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in the Southern Ocean during the 16th National Ant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of China (CHINA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cterial productivity in our study areas ranged from 4.5 to 191 ngC·dm -3·h -1, with an average of 50.4 ngC·dm -3·h -1. These values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reported for the Ross Sea. The mean ratio of bacterial productivity to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our study areas was 41%.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vertical profiles showed a subsurface maximum at most of the stations, which wa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ose observed in the other sea areas in the Southern Ocea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l productivity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in the surface waters showed that their variations were inversely correlativ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bacterial productivity,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suggested that bacterial productivity in the Prydz Bay and its adjacent water was influenced mostly by phytoplankton activities and the hydrolog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8.
对南沙海域表层水中溶解态(<0.45 mm)和颗粒态(>0.45 mm)210Po和210Pb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南沙海域表层水中溶解态和颗粒态210Po平均比活度分别为0.61 Bq/m3(n = 24)和0.43 Bq/m3 (n = 23). 溶解态和颗粒态210Pb 平均比活度分别为1.66 Bq/m3 (n = 24)和0.23 Bq/m3(n = 23). 颗粒态210Pb比活度约占总210Pb比活度的12%, 与开阔大洋相应值吻合; 而颗粒态210Po占总210Po的比例约40%, 明显高于开阔大洋和富营养海域. 根据稳态不可逆模型得到总210Po和210Pb的停留时间分别为0.82 和1.16 a. 清除过程中210Po和210Pb的平均分馏因子由清除速率常数法和固-液分配系数法计算分别为5.42和6.69, 揭示了210Po和210Pb从溶解相清除至颗粒相的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分馏. 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了南沙海域210Po和210Pb的分馏主要由微生物控制, 与富营养海域的分馏机制不同: 在富营养海域, 浮游植物颗粒和粪粒充当210Po和210Pb清除和迁出过程的主要载体, 210Po和210Pb的分馏主要发生于浮游植物颗粒和粪粒对两核素的清除过程; 在寡营养南沙海域, 由于浮游植物颗粒和粪粒的相对贫乏, 使微生物对210Po的清除作用相对突出, 并在此过程中使210Po和210Pb产生明显的分馏效应. 这与寡营养的马尾藻海的研究结果极为相似, 进一步证实寡营养海域和富营养海域210Po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循环路径的差异. 这表明210Po可能是研究与微生物有关的海洋学过程, 尤其是研究硫族元素(S, Se, Te和Po)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有用示踪剂.  相似文献   
29.
运用MnO2纤维富集-228Ac β计数法测定了南沙海域两个测站3个时间点水柱的228Ra比活度, 得其值介于0.38至 3.60 Bq(m-3. 发现228Ra的分布能满足稳态条件. 采用一维稳态模型, 以228Ra-NO-3法测得测站NS97-43, NS99-53(T1)和NS99-53(T2)的新生产力分别为4.4, 5.1和5.7 mmolC@m-2@d-1. 结合初级生产力的文献报道值, 计算得南沙海域的f比介于0.12~0.15.  相似文献   
30.
运用MnO2纤维富集-228Ac b计数法测定了南沙海域两个测站3个时间点水柱的228Ra比活度, 得其值介于0.38至 3.60 Bq×m-3. 发现228Ra的分布能满足稳态条件. 采用一维稳态模型, 以228Ra-NO- 3法测得测站NS97-43, NS99-53(T1)和NS99-53(T2)的新生产力分别为4.4, 5.1和5.7 mmolC·m-2·d-1. 结合初级生产力的文献报道值, 计算得南沙海域的f比介于0.12~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