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对南海长松藻(Codium cylindricum Holmes)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多糖、蛋白质和粗纤维是构成藻体的主要营养成分,占藻体干基的80%左右,其中多糖占55.57%、粗纤维占11.09%、蛋白质占12.57%,但脂肪含量仅为0.59%。水溶性营养成分较为丰富,水浸出物总量为34.55%,其中包括水溶性蛋白、水溶性多糖、游离氨基酸等。多糖是长松藻的主要有效成分。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长松藻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1.5 h,料水质量比1∶50,多糖得率为9.79%。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球板块运动活跃,地震多发频发,震后泥石流作为一种特殊灾害,其破坏力强,危害巨大,但泥石流活动对不同地震的响应往往多为定性评价,鲜有定量评价。为了解泥石流活动对地震的响应机制,选取四川省为研究区,使用小波分析对地震和泥石流的时空响应进行探讨。在长时间序列下,泥石流与地震具有多尺度特征,泥石流在不同尺度的周期等于或大于地震周期,在大时间尺度影响下泥石流发生周期要比地震长,泥石流发生频次与地震发生频次具有正相关性,地震发生后1~3 a内泥石流发生较为强烈,泥石流的活跃性在地震后1~7 a内较为显著,之后不断衰减。泥石流与断裂带密度、地震震级、距震中距离和地震烈度4种地震指标的空间分布呈带(条)集中分布,且之间相互关系呈正(负)相关关系。该研究可以为震后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家收紧地根,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成为各地建设项目顺利落地的制约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结合莱芜实际,分析了规划修编、指标利用、挖潜存量、加快供地等做法,对保障项目用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孔岩石的局部压缩变形能显著的降低岩石的渗透性能,在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藏和输运,含水层的管理以及二氧化碳的地质储存方面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可以带来很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应,所以成为岩石力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Rudnicki和Rice(1975)发展了基于塑性力学的局部化分叉分析,建立了从均匀变形中分化的非单一...  相似文献   
15.
黄涛  孟光明  刘文鹏 《山东地质》2013,(10):137-139
当前,国家收紧地根,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成为各地建设项目顺利落地的制约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结合莱芜实际,分析了规划修编、指标利用、挖潜存量、加快供地等做法,对保障项目用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红透山黄铁矿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入研究黄铁矿物理性质的实际成因意义,利用NICOLET 380型,分辨率>0.9 cm-1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红透山地区不同中段的黄铁矿样品进行测量,在400~4 000 cm-1范围内分别得出红外光透射光谱图。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各中段样品的吸光度。结果表明:红透山黄铁矿(FeS2)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类质同象取代,该区域黄铁矿导电类型为n型。认为此种类质同象与黄铁矿形成部位具有相关性。吸光度比值与样品所在深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甘肃天水地区45a来强降水与洪涝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极大的影响.通过对甘肃天水地区强降水和洪涝灾害事件资料的整理,对其强降水事件、洪涝灾害变化特征以及二者间地联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有资料统计显示,天水地区没出现过整个区域性洪涝灾害,以局地洪涝灾害为主,强降水事件和洪涝灾害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和季节性变化特征.由于当地的土地蓄水性能很差,一般性的强降水就可能会产生洪涝灾害.随着气候变暖,这一地区的强降水事件和洪涝灾害呈增加趋势,建议当前应加强对局地强降水事件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88-2017年61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数据,分析了甘肃河东地区近30年各季节极端气温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了ENSO和AO对河东地区极端气温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年河东地区处于变暖态势中,各季节气温日较差(DTR)、暖夜日数(TN90p)、暖昼日数(TX90p)均呈增加趋势,冷夜日数(TN10p)、冷...  相似文献   
19.
宁夏沿黄城市带位于宁夏东北部,不仅是干旱地区地理研究的重点区域,也是宁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基于2000—2018年的MODIS地表温度、土地覆盖类型以及植被覆盖率数据,通过计算热岛比例指数 (URI),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及Sen’s斜率估计法,对宁夏沿黄城市带近20 a白天和夜间的地表温度(LST)和热岛效应时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近20 a来,宁夏沿黄城市带大部分地区[WTBX]LST变化不显著,但在植被覆盖率增加区域,白天LST显著减小而夜间LST显著上升;植被覆盖率减小区域与之相反;夜间LST[WTBZ]变化幅度强于白天。(2) 宁夏沿黄城市带的热岛效应通常在白天较弱、在夜间较强;白天和夜间时刻的城市热岛效应在一年内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特点,白天春冬较强,夜间夏季较强;过去近20 a,宁夏沿黄城市带白天热岛效应呈现稍微减弱趋势,夜间热岛效应呈现稍微增强趋势,但变化趋势均不显著。(3) 从植被覆盖率和地物类型两个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植被覆盖率是影响地表温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城建区与郊区主要地物温差的改变是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的重要原因。从长时间序列变化的角度详细分析干旱区城市热岛的特征和变化原因,可为干旱区城市热岛带来的环境问题治理提供参考,也为研究干旱区热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甘肃省河东地区61个气象站点1988—2017年逐日气温数据,利用Mann-Kendall检验,Sen’s斜率估计方法分析甘肃省河东地区极端气温指数的时空变化趋势,并探讨极端气温指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NAR神经网络结合Hurst指数对甘肃省河东地区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冷极值相对指数呈下降趋势,冷极值绝对指数、暖极值以及气温日较差、作物生长期呈上升趋势。(2)从空间上看,对冷极值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是高寒湿润区,对暖极值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是温带半湿润区和北亚热带湿润区,除北亚热带湿润区外各区域作物生长期的变化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气温日较差仅在温带半湿润区达到了显著水平。(3)多数极端气温指数与经纬度、海拔之间有显著相关性,但受区域自然特点影响,经度与海拔对其影响实为一类。(4)亚洲区极涡强度、北半球极涡强度以及青藏高原指数B与极端气温指数变化有密切关系,而太阳黑子等只与个别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5)预测出的极端气温指数冷极值相对指数仍呈现下降趋势,冷极值的绝对指数、暖极值以及气温日较差、作物生长期仍然呈现增加趋势,但大多数指数与1988—2017年相比变化幅度有所降低。(6)与其他区域相比甘肃省河东地区大多数气温指数变化幅度处于中间水平,表现出其为多种不同气候区、自然区交界地带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