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汪傲  赵元艺  许虹  卢伟  郭硕 《地质通报》2014,33(7):1008-1014
西藏嘎拉勒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中铜的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金的资源量达到大型规模。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选取矿床夕卡岩中保存极好的白云母,测得40Ar-39Ar年龄为91.48Ma±0.68Ma,代表矿床成矿年龄,表明矿床为燕山运动晚期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在拉萨地块中北部,成矿年龄约为90Ma的夕卡岩型—斑岩型矿床集中分布在措勤—申扎岩浆弧上;在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后,狮泉河—永珠—纳木错—嘉黎蛇绿混杂带(Slainajap带)上的弧后盆地和弧间盆地演化成了一系列小洋盆,这些小洋盆的演化与中拉萨地块北部成矿年龄约为90Ma的夕卡岩—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有更直接的关系。今后宜加大在措勤—申扎岩浆弧上寻找成矿年龄约为90Ma的夕卡岩—斑岩型矿床的力度。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矿业开发条件、矿业开发存在的问题、矿业投资现状等,在此基础上对在澳大利亚进行矿业开发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在澳矿业开发投资的有关方面提出了建议。认为当代中国投资者只有在认清当前形势,理清投资思路、优化投资策略的前提下,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矿业投资竞争中取得优势,并树立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崭新形象。  相似文献   
23.
以深海顶端张紧式立管为研究对象,基于圆柱体受迫振荡实验数据和能量平衡原理预报立管涡激振动响应及其诱发的疲劳损伤度,各主要参数随机化,应用响应面法建立了涡激振动疲劳安全系数与极限状态方程关系,研究了疲劳安全系数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各随机变量的灵敏度。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疲劳安全系数的增大,结构失效概率逐渐减小,且失效概率的减小幅度随疲劳安全系数的增加而趋缓。疲劳安全系数SF无需超过20。2)增加疲劳安全系数SF可降低疲劳载荷不确定量B、S-N曲线参数A、顶张力、流速、外径和壁厚等立管及环境随机变量对结构涡激振动疲劳损伤可靠性的影响。3)立管各参数中,流速、外径和壁厚均值越大,立管结构安全度越低,顶张力对结构影响相反;各参数的标准差越大,结构可靠度越低。均值灵敏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顶张力、流速、外径和壁厚,标准差灵敏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流速、张力、外径和壁厚。4)壁厚对深海顶张紧式立管涡激振动所致疲劳损伤影响很小,可忽略其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深海顶张紧式立管涡激振动疲劳安全系数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以郯庐断裂带渤海段和沂沭断裂带的衔接点潍北凹陷为切入点,依据高精度大地电磁和地震剖面,解析了潍北凹陷的多条断裂,并结合地层发育等特征,研究渤海段中生代断裂活动及其与沂沭断裂带的构造关系。研究认为这些断裂可能属于不同的断裂体系。在潍北凹陷解析出的郯西(Fa)和郯东(Fb)两条断裂为古近纪正断裂系,呈现上陡下缓的勺状形态,消失在中地壳,切割部位较浅,主要控制新生界沉积。新生代正断裂系下部发育有6条显著的中生代断裂(F1—F6),为中生代伸展断裂系,其中东(F6)、西(F1)两条断裂的断裂面整体近直立,切穿深部的下地壳,并向下继续延伸,与中间4条断裂共同控制中生界沉积。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重磁延拓等资料,推断其向南分别与沂沭断裂带西支鄌郚—葛沟断裂和东支昌邑—大店断裂相衔接,向北伸入渤海湾盆地深部,并对浅部古近纪正断裂系的形成演化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25.
搜集了1900-2013年间发生在中国大陆及其邻区的震源机制解资料,详细整理了其中的70个7级及以上大震的震源参数、地表破裂带和地表位移资料。根据资料的完整程度将地震分成三类: A类存在地表破裂和地表位移观测资料; B类存在地表破裂资料,但缺少地表位移观测数据;C类缺少地表破裂带和地表位移观测资料。对B类和C类缺少地表位移观测数据的地震,利用三角形模型模拟其位移分布。再根据地表位移分布及地震破裂带与本文使用网格模型之间的位置关系将地震分段。最后,利用分段前、后的地震数据和改进的双三次样条方法反演研究区域的形变场模型。结果表明:①大震资料的分段处理改进了地震数据的反演结果,提高了反演模型的合理性和空间一致性;在喜马拉雅断裂带,形变场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其变形特征与地质等数据的反演结果基本吻合;塔里木盆地和阿尔金断裂的形变量减小,与该区域较低的地震活动性一致;戈壁一阿尔泰的变形从SE的挤压和NE的拉张调整到NE的挤压和NW的拉张;鄂尔多斯西缘的拉张分量明显减小。②113年的地震资料解释了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运动总速率的30~50%,存在20 mm/a左右的速度亏损,该亏损量可能包括断层蠕动、褶皱等非震形变,未监测到或者缺失的地震,及以弹性应变能形式存在通过潜在地震释放的应变  相似文献   
26.
杨毅恒  曾乐  邓凡  胡建中 《地学前缘》2018,25(3):138-147
铬铁矿是我国急缺的战略矿产之一,主要来源依靠进口,由于资源储量和生产量有限,供需缺口连年加大。本文在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成果基础上,对全国铬铁矿资源进行潜力预测。通过对我国铬铁矿产分布特征、成矿类型的系统分析,进行了成矿区带划分,划分出4个Ⅰ级成矿域、11个Ⅱ级成矿省和20个Ⅲ级成矿带。综合成矿规律,归纳出预测要素,建立了两种预测评价模型,分别为与超基性岩有关的侵入岩体型铬铁矿和与超基性岩有关的似层状岩浆型铬铁矿。在充分收集整理各省铬铁矿地质资料基础上,以GIS的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为手段,开展了预测区的圈定与优选,重点筛选出3个预测资源量较大可达到500万t以上的铬铁矿三级预测区,进行了简单的资源评价,探讨铬铁矿资源潜力,提出找矿建议。评价数据显示,全国铬铁矿资源总量7 215.32万t;累计查明铬资源量共计1 565.59万t;预测铬资源量共计5 649.73万t。综合分析铬铁矿研究区已有工作成果和找矿进展,结合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最新成果,认为在新疆萨尔托海、西藏罗布莎、甘肃大道尔吉等地区资源潜力巨大,是主要找矿方向,可作为重点找矿部署区。  相似文献   
27.
2019年11月9日—2020年1月20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4个湖域采取目标动物取样法,观察并记录了不同湖域越冬水鸟的警戒行为和游客人数,分析了水鸟对人为干扰响应的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共调查到水鸟15种,隶属于5目5科11属。结果表明:不同湖域越冬水鸟的种类和数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鸳鸯湖和润泽湖的水鸟种类和数量较多(P<0.01),人工湖和如意湖的水鸟种类和数量较少(P<0.01);水鸟的反应距离、耐受距离在不同水域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惊飞距离在不同水域间无显著差异(P>0.05)。游客人数与水鸟警戒距离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与耐受距离和惊飞距离无显著相关性(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鸟的反应距离、耐受距离和惊飞距离均存在极显著的种间差异性(P<0.01),其中渔鸥的反应距离最大,小??的反应距离最小(P<0.05);绿头鸭的耐受距离最大,凤头??的耐受距离最小(P<0.05);苍鹭的惊飞距离最大,绿头鸭的惊飞距离最小(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惊飞距离与水鸟的体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与耐受距离无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28.
深部探测综合集成与数据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深部探测是集多种技术与数据成果的系统工程,通过深部探测综合集成与数据管理,综合分析、处理和集成已有深部探测与实验研究所取得的各类地球物理、地质构造和地球化学数据,结合以往研究积累,建立中国大陆地壳结构框架;研究我国大陆和东亚大陆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地质响应,初步建立我国大陆岩石圈四维结构概念模型,重塑主要构造单元的演...  相似文献   
29.
新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近50a来,新疆气候变暖、降水增多的趋势明显,并将持续到21世纪末.新疆生态环境系统的总体特征是:水资源是新疆生态环境的核心;形成了山地、绿洲、荒漠三大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有效利用率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很大潜力.在全球和新疆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新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防灾减灾形势更为严峻,而且绝大部分冰川退缩,并呈加速减退的趋势;但因气候变暖的同时降水增多,河流径流量呈增加趋势,生态环境随之有所恢复与改善,加之新疆又地处欧亚大陆中部,因而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直接的、近期的负面影响,在新疆的表现比世界大多数地区要轻、要小.由于新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新疆生态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完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任重道远.基于以上评估结论,提出了三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以藏南冈底斯带中段渐新世花岗质岩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岩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渐新世花岗质岩石岩性主要为中粗粒花岗闪长岩、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表明,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26.4±0.4 Ma,属晚渐新世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里特曼指数σ为1.58~3.20,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铝饱和指数A/CNK值为0.90~1.04,属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相对富集Rb、K和亏损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强(La_N/Yb_N值为5.37~14.26),具有较弱的Eu负异常。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指示花岗岩成因类型为I型。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ε_(Hf)(t)值为0.08~6.31,Hf同位素一阶段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445~687 Ma,主要来自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岩浆在成岩过程中存在分离结晶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冈底斯带在渐新世时期处于印度与亚洲板块的碰撞造山环境,挤压作用及幔源物质侵位导致地壳加厚,使青藏高原在该时期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隆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