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356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367篇
地球物理   395篇
地质学   696篇
海洋学   135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2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中国中新元古代重要沉积地质事件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曾经历了3次超大陆演化过程,其中2次超大陆(哥伦比亚(Columbia)和罗迪尼亚(Rodinia))旋回涉及中新元古代,并与一系列区域性事件相联系,形成了多成因的超大陆演化模型。华北中东部新元古代沉积事件、扬子和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事件、雪球事件等都被视为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响应,它们对定时三大陆块相互关系及定位其在全球超大陆的位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反映了重要沉积地质事件在超大陆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此外,在中新元古代的Columbia和Rodinia超大陆演化过程中,还伴随发育具有广泛区域性甚至全球意义的巨厚白云岩与碳酸盐岩微生物(岩)、红层与黑色页岩、全球性臼齿亮晶碳酸盐岩和埃迪卡拉纪盖帽碳酸盐岩等沉积事件群及元素(同位素)漂移等地球化学异常事件,也包括特殊且重要的磷块岩、锰、铁矿等沉积成矿事件。由于不断显示出来在全球古大陆重建和古地理恢复方面的重要作用,它们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文中通过系统分析中国中新元古代超大陆旋回演化中发育的部分重要或关键地质事件(群)时空发育与分布特征,并结合作者团队的实际资料和测试数据,以期揭示超大陆演化过程与重要沉积地质事件的内在联系,为超大陆聚散旋回演化和时空定位及原型沉积盆地的发育和评价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992.
Assimilation systems absorb both satellite measurements and Argo observations. This assimilation is essential to diagnose and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from each type of data to the reconstructed analysis, allowing for better configuration of assimilation parameters. To achieve this, two comparative reconstruction schemes were designed under the optimal interpolation framework. Using a static scheme, an in situ-only field of ocean temperature was derived by correcting climatology with only Argo ...  相似文献   
993.
1906年12月23日北京时间2时21分在新疆玛纳斯西南发生的八级地震,历史资料虽有记载,但有关地面破坏的详细情况则无反映。自1972年以来,我局所属地质人员曾多次深入震区调查访问,已作了几个专门总结。本报导在此基础上,就地震的地表破坏现象和发震构造问题作一简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994.
新疆可可托海——二台活动断裂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柏美祥  向志勇 《内陆地震》1996,10(4):319-329
北北西走向的新疆可可托海-二台活动断裂带长190km,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呈右旋逆走滑活动的断裂带,形成了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断错水系。该断裂带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右错1km左右,最大垂直错动15m;全新世晚期的右旋走滑速率为8.23±0.47mm/a。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该带发生过7期17次古地震,平均复现期为1511±89a。富蕴县喀依尔提拉分型盆地以南为古地震及1931年富蕴8级地震破裂段,长159km,以北为未破裂段,长25.5km,喀依尔提拉分型盆地为构造障碍点。  相似文献   
995.
黄岗梁-乌兰浩特铜多金属成矿带区域综合找矿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系统研究内蒙古东南部重要成矿带黄岗梁-乌兰浩特铜多金属成矿带地质、物化探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物化探异常特征,建立了成矿带区域综合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996.
小波变换在煤田高分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小波变换的定义及小波变换的性质,构造了适合于我们要求的子波序列。用小波变换作一维滤波克服了传统的窗口傅里叶方法易出现的吉布斯效应。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成像技术适当地选择小波函数和伸缩尺度参数,让薄层的局部化特征明显,提高地震剖面对薄层的分辨率,让薄层的局部特征明显地表现出来,精确地进行分析判定。  相似文献   
997.
高填土下刚性结构物竖向土压力减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冰 《岩土力学》1997,18(1):35-39
提出在结构物顶部填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来减轻上埋式结构物土压力的方法。利用数值分析的手段给出了采用该法后结构物周边上压力的变化,及可供设计参考的土压力计算值。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北京城市河道雨洪系统特性,提出优化运行规划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将数学模拟技术、多目标决策和回归分析等多种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运用,推导运行规则。实例研究成果表明,模型和求解方法可行,优调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9.
中国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是对生态系统生物生产能力在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分区,本项研究根据序列划分、相对一致性、主导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共轭性、县级行政单元完整性等原则,把全国划分为12个1级区(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域)、64个2级区(生态系统生产力地区),区划结果反映出中国生态系统生产力等级分布存在有明显的等级阶梯分布,而且这种阶梯分布与中国地貌轮廓的3级台阶有良好的关联,总的来说,全国大部分生态地区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可以农田生态系统的发展水平作为参照,而有些生态地区由于其利用结构的特殊性、对各类生态系统投入的不平衡导致了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综合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利用Monte-Carlo数字模拟原理,以同一集系的多条地震加速度时程为输入,利用作者提出的考虑结构低周疲劳特性,首超破坏与累积损伤破坏合一的地震破坏准则,通过时程反应分析,直接统计反应量的随机特征来寻求结构的抗震可靠度,避免了建立地面运动简化模型和求解强非线性随机振动问题带来的近似与误差,在可靠度分析中采用了一次二阶矩的验算点法,将结构抗震可靠性统一到可靠指标β上来分析,便于在工程中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