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8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492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434篇
地球物理   555篇
地质学   1073篇
海洋学   245篇
天文学   90篇
综合类   290篇
自然地理   38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81.
The effect of the flood water salinity on the mobility of heavy metals was studied for intertidal sediments of the Scheldt estuary (Belgium). Soils and sediments of 4 sampling sites were flooded with water of different salinities (0.5, 2.5, and 5 g NaCl L−1). Metal concentrations were monitored in pore water and surface water. To study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flood water salinity on metal bioavailability, duckweed (Lemna minor) was grown in the surface water. The salinity was found to primarily enhance the mobility of Cd and its uptake by duckweed. Cadmium concentrations in pore water of soils and sediments and surrounding surface waters significantly exceeded sanitation thresholds and quality standards during flooding of initially oxidized sediments. Moreover, the effect was observed already at lower salinities of 0.5 g NaCl L−1. This implies that risks related to Cd uptake by organisms and Cd leaching to ground water are relevant when constructing flooding areas in the brackish zones of estuaries. These risks can be reduced by inducing sulphide precipitation because Cd is then immobilised as sulphide and its mobility becomes independent of flood water salinity. This could be achieved by permanently flooding the polluted sediments, because sulphates are sufficiently available in the river water of the brackish part of the estuary.  相似文献   
982.
���ڸ߾�������ģ�͵ĸ߳��쳣����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Ч??????HASM????????????????????λ????????????HASM??????????????????????????HASM????????д????????  相似文献   
983.
土地整理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结合目前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的情况,总结出当前土地整理公众参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进行公众参与总体框架的设计,包括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的公众选择、参与方式、参与的过程设计及其保障措施。在今后的土地整理工作中,应力求使公众参与机制真正发挥其作用,使土地整理工作顺利进行,切实保护各利益主体的权益。  相似文献   
984.
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柴里煤矿是原煤炭部指定厚含水冲积层下开采厚煤层的实验井,是由年产30万t发展成为年产300万t的现代化矿井。由于煤层厚、埋藏深,塌陷深度大,地表岩移持续时间长,积水严重等原因,建矿44年来,造成2000多公顷土地塌陷,其中1400hm^2农田已绝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985.
冲绳海槽Jade热液区海底块状硫化物的Os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碱熔法新测得Jade热液区7件海底块状硫化物样品的锇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187Os/^186Os比值在2.205—6.462之间,均值为4.314,高于地幔端员,而低于海洋沉积物和海水端员,表明该区块状硫化物中锇是深部来源锇与海水和/或沉积物混合的产物。结合该区块状硫化物样品的REE、硫和铅同位素组成特征,进一步揭示出海水、长英质火山岩、沉积物和深部地幔源是形成Jade区块状硫化物的物源。  相似文献   
986.
用VB和Fortran语言混合编程开发气象软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利用VB和Fortran语言混合编程开发气象预报系统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VB的shell函数调用可执行文件法,另一种是利用VB调用Fortran生成的动态链接库法,并具体介绍了如何通过DLL实现VB 6.0和Fortran的接口,最终实现VB的可视化界面与Fortran强大数值计算能力相结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87.
日本沼虾生理生态学研究

Ⅱ.温度和体重对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1993年3-5月对采自上海市的日本沼虾的能量收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日摄入能量主要受水温和体重影响,它们的关系式为:C=26.7W^0.389e^0.16T;在蜕壳间期,其摄食遥蚊幼虫时摄入能量有6.2%以粪便排掉,37.0%被用于生长,1.4%作为氨和尿素被排泄,其余55.4%被呼吸代谢;随水温提高其摄入能量中用于生长的比例减小,用于呼吸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988.
实测剖面地层厚度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测剖面和地层厚度计算是从事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功,以往所使用的计算公式、计算方法和繁琐的查表程序给地质工作者带来许多不便。通过几十年的野外地质工作体验,总结摸索出一套较为简便的计算公式和运算方法。该方法既易于操作,便于在野外和室内使用计算器,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89.
工程场地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是强震区城市发展规划、抗震防灾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参数。本文在研究秦皇岛市区域地震地质环境和地震活动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域潜在震源区及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将该市工程场地划分为规则网格,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概率方法,计算出各场地在各不同年限内所遭受到的不同地震危险性概率水平。最后,编制出了供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使用的,按50年10%给定概率水平的秦皇岛市地面运动加速度预测图。  相似文献   
990.
利用InSAR技术获取三峡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利用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使用38幅1992~2000年间三峡地区的ERS卫星SAR图像,并利用USGS的低精度DEM,得到了该地区的DEM,与GPS高程结果对比的差值为15~128m。干涉结果表明,基线小于200m的串行数据图像对具有较好的相干性;基线大于200m、在晚春和夏季观测的串行数据图像对容易出现失相关,而几乎所有重复轨道的SAR图像对在进行配准时都不相关。为了进一步获得三峡地区较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在该地区建立了角反射器,为研究和监测三峡地质灾害与地壳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