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5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974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586篇
地球物理   1335篇
地质学   1625篇
海洋学   421篇
天文学   148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44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85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67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47篇
  1974年   18篇
  1964年   20篇
  1958年   18篇
  1957年   24篇
  1956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使用二维锋面模式研究了东亚梅雨锋的结构与特征,并讨论了湿度和地面通量对梅雨锋的影响及其有关的低空急流。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应用一个定常态线性原始方程三维谱模式模拟出全球200 hPa定常波的结构特征。同时还考察了模式大气对大尺度地形的线性响应。  相似文献   
993.
The contribution of thermal forcing to the planetary stationary waves will be studied also by assuming that heat balance in stationary waves over zonally asymmetric thermal forcing must be maintained over a long time period. Us-ing the same model of geostrophic waves introduced in Part I, we may explain successfully the observed and simulated responses to the thermal forcing in the atmosphere, such as the wave 1 structure at high levels of middle latitudes, the seasonal changes of the stationary wav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e opposite phase distributions of stationary waves at high and low levels of the subtropical regions in both hemispheres and so on.  相似文献   
994.
The zonal momentum generation in forced stationary waves may exceed the requirement for momentum balance after long, if the waves do not change their pattern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changes in stationary wave patterns would be required by maintenance of momentum balance over the external forcings. It will be found that the low frequency anomalies like blocking regimes may produce reversed zonal momentum variations, if they happen in the observed centre areas. The zonal momentum balance in the stationary waves may be maintained effectively by alternation between the normal and blocking circulation regimes, Thus, from the point of long-term zonal momentum balance, we may explai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of the blocking centres and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blocking areas and frequencies.  相似文献   
995.
新英格兰东南部阿帕拉契亚造山带的东部边缘至少包含有两个,可能为三个不同的地体,它们均以断裂为边界,各自具有其独特的地质和岩浆演化历史。最东部的波士顿-阿瓦龙地体与阿帕拉契亚北部的另一个阿瓦龙地体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与阿瓦龙造山作用相伴生的广泛的晚元古代(580~650Ma)钙碱性花岗岩深成作用和火山作用,构成了波士顿-阿瓦龙地体的主要地质特征。在这一岩浆作用之前,来自基性火山岩的地质证据和钙碱性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这一地体曾经历过一个大陆裂谷阶段。阿瓦龙岩浆作用之后,在弧后环境或者是山间环境中形成沉积盆地(波士顿盆地),同时伴有砾岩和细粒碎屑岩的沉积以及少量高铝玄武岩和中性火山岩的喷发。碎屑沉积岩中可能包含有晚前寒武纪的冰碛岩。早古生代期间,该区变为稳定的陆架,接受了较薄的地台型沉  相似文献   
996.
波罗的地盾东部的太古宙陆壳以具有不同构造类型的三个省为代表。1.卡累利阿省,属典型的花岗岩—绿岩地体。该绿岩带是在与裂谷、岛弧、背弧裂谷和盆地大地构造环境相似的乐平(Lopian)造山作用(29—26亿年)过程中连续形成的。这些含矿构造具  相似文献   
997.
晚期富挥发分的黄玉花岗岩广泛而零星地产于英格兰西南部含Sn-Cu多金属矿化的S型黑云母花岗岩岩基中。St.Austell地区的最新观察资料查明了其野外关系,并论证了影响花岗质容矿主岩和沉积岩容矿主岩的电气石化晕的意义。黄玉花岗岩接触带通常以显示出无定向固结结构、具有石英-电气石晶洞的伟晶岩带为标志,较小的侵入黄玉花岗岩岩席在其围岩中具有对称状电气石化晕。黄玉花岗岩矿物组成复杂,除钠长石、正长石和石英外,还含原生黄玉、铁锂云母或锂云母、磷铝锂石以及各种富Nb-Ta的副矿物。在化学成分上,它们与黑云母花岗岩截然不同,特别富Li、F、P、Nb、Ta、Ga、Rb。黑云母花岗岩的晚期分异产物包括电气石花岗岩,但这部分异趋势主要涉及到B的增高,Li、F或P的变化较小我们认为,黄玉花岗岩可能不是由英格兰西南部的黑云母花岗岩浆(被属于黑云母花岗岩岩套的流纹斑岩岩脉所侵入)经结晶分异所派生,而是在钾质基性岩浆作用期间由岩基之下的熔融残留物经有限部分熔融而形成。与其它富挥发分的花岗质岩石的对比表明,英格兰西南部的黄玉花岗岩与锂伟晶岩(如Tanco)、火山玻璃(如Macusani)和其它的黄玉花岗岩(如Seward半岛)具有一些共同的重要特征。这些岩石可能代表一类基本相似的富挥发分花岗岩浆。我们认为它们的形成可能受以前曾产生过更为“正常”花岗岩浆的下地壳熔融残留物的有限部分熔融所控制,尽管目前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998.
采尔兰西北部多尼戈尔偏铝到过铝质花岗岩类岩基,侵位于Dalradian超群绿片岩一角闪岩相变质沉积岩中,年龄约为400Ma。本文提供了该区6个深成岩体的11个样品和唐群纽里杂岩体东北部1个花岗闪长岩样品的Sm-Nd和Rb-Sr同位素资料,主要结果是多尼戈尔岩基的Sr同位素初始比相似(0.7051-0.7068),但初始εNd值变化较大(-1.2到-8.3,纽里杂岩体的初始εNd值为-0.5)。不同的花岗岩具有不同的Nd同位素组成特征,一些岩石含有富轻稀土的古老地壳组分,而另一些岩石含有年轻地壳和(或)幔源岩浆组分。Nd和Sr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可用一种混合假说解释。  相似文献   
999.
人工引晶形成的冰粒子尺度一般为0.1μm,这个尺度比自然雹胚小4个量级.冰粒子在云中增长到成为雹胚尺度一般0.5-4分钟,它的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上升气流速度和催化层的温度.从引晶到增长成雹胚尺度的时间,也就是冰核通过凝华增长到20μm后,再与大云滴碰冻增长的时间之和.在强上升气流、低温和大含水量条件下,雹胚形成的最快时间为30秒.  相似文献   
1000.
冻土是气候的编年史。冻土或终年冻结的地面是在温度低于0℃持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情况下自然发生的物质。今天,对过去,特别是对将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成为科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其中,最引入注意的是对保存于冻土档案库中的、过去150000aB.P.至今气候变化的物理记录进行调查。关于冻土的成因和分布等的传统研究,尤其对北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