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97篇
  免费   8744篇
  国内免费   13478篇
测绘学   5757篇
大气科学   6439篇
地球物理   8494篇
地质学   25749篇
海洋学   7913篇
天文学   2186篇
综合类   3184篇
自然地理   5697篇
  2024年   301篇
  2023年   853篇
  2022年   2275篇
  2021年   2878篇
  2020年   2386篇
  2019年   2839篇
  2018年   2741篇
  2017年   2469篇
  2016年   2563篇
  2015年   2581篇
  2014年   2733篇
  2013年   3362篇
  2012年   3451篇
  2011年   3707篇
  2010年   3552篇
  2009年   3392篇
  2008年   3375篇
  2007年   3244篇
  2006年   3202篇
  2005年   2423篇
  2004年   1713篇
  2003年   1476篇
  2002年   1439篇
  2001年   1332篇
  2000年   1092篇
  1999年   726篇
  1998年   399篇
  1997年   401篇
  1996年   324篇
  1995年   281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209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43篇
  1976年   24篇
  1975年   28篇
  1973年   21篇
  1954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青藏公路铁路沿线生态系统特征及道路修建对其影响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陈辉  李双成  郑度 《山地学报》2003,21(5):559-567
根据2001—08和2002—08月野外调查数据及2001年1:100万中国植被图、1996年1:400万青藏高原植被区划图和2000年青藏铁路沿线自然保护区分布及功能区界调整图,以青藏公路铁路沿线植被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ARCVIEW和ARC/INFO软件研究青藏公路铁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结论如下:①青藏公路铁路南北跨越9个纬度,东西跨越12个经度,共穿越青东祁连山地草原地带、柴达木山地荒漠地带、青南高寒草甸草原地带、羌塘高寒草原地带、果洛那曲高寒灌丛草甸地带和藏南山地灌丛草原地带6个自然区,对植被类型的统计结果显示了地带性。②青藏公路铁路的建设对生态系统产生直接的切割,使景观更加破碎。③青藏公路铁路的建设直接破坏沿线植被生态系统(主要为50m缓冲区内),年损失总净初级生产量为30504.62t,损失总生物量432919.25~1436104.3t/a。损失总净初级生产量占1km缓冲区年净初级生产量535005.07~535740.11t/a的百分比为5.70%,占10km缓冲区年净初级生产量3408950.45~3810480.92t/a的0.80~0.89%;损失生物量占1km缓冲区生物总量7502971.85~25488342.71t/a的5.70%,占10km缓冲区总生物量43615065.35~164150665.37t/a的0.80%~0.89%。  相似文献   
942.
陈洪凯  唐红梅 《山地学报》2003,21(6):739-744
三峡库岸城区滑坡90%属于由第四纪松散土体组成的散体滑坡,滑坡区属于城区重要组成部分,降雨及三峡库水位降落是此类滑坡孕发的动力因素。本文以重庆万州清泉路滑坡为例,基于库岸城区滑坡防治原则,构建了实用的滑坡治理与沿江路建设一体化模式,推导了抗滑桩的内力计算方法;详细分析了一体化模式的结构组成及受力特性。研究成果对于三峡库区城区滑坡的治理与开发利用具有较强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43.
北极海冰细菌产胞外酶及主要环境因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覆盖在北极海洋上的广阔海冰为其内部生存的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生境。研究表明 ,大量海冰细菌能够分泌产生胞外酶 ,其中产蛋白或脂质水解酶细菌的比例远高于产多糖水解酶的细菌。温度、盐度是直接影响海冰细菌生存与活力的 2个主要环境因子。 76%的产酪蛋白酶海冰细菌为低温菌 ,菌株只能在 <35°C条件下生长 ;而 98%的酪蛋白酶最适作用温度≥ 35°C ,其中 62 %的酶最适作用温度≥ 45°C。几乎所有的产酪蛋白酶海冰细菌都耐盐或嗜盐  相似文献   
944.
试论经济全球化对非洲华人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以定 《世界地理研究》2003,12(3):14-19,105
经济全球化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是一个经济体和一个经济单位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中来,非洲的华人经济也不例外。鉴于目前有关华人经济的文章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和美国与欧洲,很少有人探讨过非洲华人经济的情况,所以本文试图通过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非洲经济、中非经济关系和华商对非洲的投资,来论述经济全球化对非洲华人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5.
用原子参数 模式识别方法研究AX BX2 型卤化物熔盐体系形成固溶体的规律性 ,同时预报了LiCl NiCl2 熔盐体系能形成以LiCl为基的广泛固溶体。采用热分析法和X 射线衍射分析等实验测定了LiCl NiCl2熔盐体系相图 ;结果与计算预报相符。  相似文献   
946.
衡阳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改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衡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衡阳乃至湖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衡阳市资源开发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的基础上j探讨了在资源开发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措施,指出了要发展生态产业、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必须大力实施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能源、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工程,从而为衡阳市经济建设莫定坚实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947.
景观生态学是宏观生态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是目前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利用遥感的手段获取试验区1990和2000年景观格局的基础数据,并利用GIS做分析的工具,计算出6个指标值,采用格网化的方法,将研究区域的景观斑块转化成5m×5m的格网,进行空间分析,计算得出了景观斑块的转移矩阵,为景观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分析打下基础。分析显示:①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3个指标数值上有很大的相关性,只需考虑多样性;②绿洲景观格局的变化与水资源的变化密切相关;③绿洲有沙漠化的威胁;④城镇居民点用地扩展迅速,主要在未利用土地上发展,金塔绿洲内城镇居民区有城市化的趋势;⑤城镇居民点破碎化指标值未能真正体现其景观特性,当不考虑少数几个大的斑块时,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8.
气候变化对洮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过去40多年来,洮河流域主要产流区甘南高原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对引洮工程的引水区——流域上游40多年的实测水文气象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降水和径流总体下降趋势非常明显,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降水径流减少更多,达35%;而气温则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没有降水径流的下降幅度大。由于气候升温变暖、草原载畜过量以及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气候干旱化、山区水土流失加剧、草原植被退化和沙漠化,这一切都将对未来引洮工程发挥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49.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climate has experienced a dramatic change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with scope of temperature rise reaching 0.5-1.1oC in the 1990s compared to the mean value of the period 1960-1990,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18.5 mm in the 1990s compared to the 1950s, and 6.5 mm in the 1990s compared to the mean value of the period 1960-1990, water resources decreased 2.6×108 m3 in the 1990s compared to the 1950s, and 0.4×108 m3 in the 1990s compared to the mean value of the period 1960-1990. These changes have exerted a greater effect on the loc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y, and also made the condition worsening in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s in the Heihe Rver Basin.  相似文献   
950.
Based on geographical and hydrological extents delimited, four principles are identified, as the bases for delineating the ranges of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s in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op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climate conditions,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and hydrological features, the source region ranges for eco-environmental study are defined. The eastern boundary point is Dari hydrological station in the upper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watershed above Dari hydrological station is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which drains an area of 4.49×104 km2. Natural environ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major topographical types of plateau lakes and marshland, gentle landforms, alpine cold semi-arid climate, and steppe and meadow vegetation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eastern boundary point is the convergent site of the Nieqiaqu and the Tongtian River in the upstream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watershed above the convergent site is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with a watershed area of 12.24×104 km2. Hills and alpine plain topography, gentle terrain, alpine cold arid and semi-arid climate, and alpine cold grassland and meadow are natural conditions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