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85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413篇
海洋学   1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4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0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3年   7篇
  193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0 毫秒
821.
天然地震S波和大地电磁测深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藏北岩石圈厚度模型,两种测量结果的地质含义至今还不十分清楚。通过对地表高程与地壳厚度回归关系的研究,以回归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作为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平均密度取值的约束,并考虑相变因素对软流圈密度的影响,采用均衡理论对藏北岩石圈厚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可能的软流圈温度取值范围内藏北岩石圈的平均厚度约为106~120km,地壳增厚前的岩石圈平均厚度约80km。藏北新生代火山作用和岩浆起源-分凝深度分析表明,藏北现今岩石圈厚度主要受金云母脱水深度所控制。增厚前岩石圈地幔底部温度高于橄榄岩湿固相线温度,并受闪石和金云母高压脱水作用的影响。加厚岩石圈地幔因其底部不断发生脱水低程度熔融而进入软流圈小尺度对流体系,使岩石圈加厚过程中伴随有底部的脉动减薄作用。  相似文献   
822.
研究区位于长白山山脉的浅山地带上,是我国人参的重要生产基地。已有资料表明,基岩化学建造与人参产量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为了消除由于人工施肥而造成的影响,选择土壤样品采集区的人参种植不施肥,采用传统的伐林栽参技术。把基于早元古代的中深变质岩和下白垩统流纹质火山岩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岩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中栽种过不同参龄的元素变化作为讨论人参种植选地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说明通化市磨齿村、比干沟村人参产量高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磨齿村参壤与干沟村参壤的主要差别在于Ca,K,Mn,P,V;人参生长过程中,土壤中特别是第二年的无机元素比例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人参的测土种植与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3.
X射线粉晶衍射法在板岩鉴定与分类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刚  迟广成  伍月 《华北地质》2013,36(1):76-80
以往对板岩的分类和定名主要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岩石结构构造及矿物成分为依据,但在工作中发现显微镜下区分细小的砂屑矿物、碳酸盐矿物和粘土矿物种类十分困难,仅利用显微鉴定技术对板岩进行分类定名必然产生很大的误差,这给地质填图及原岩恢复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为此在板岩岩石分类命名工作中,笔者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法对22件板岩样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方法既能准确鉴定出显微镜下不易区别的石英与长石细小碎屑物质和碳酸盐矿物种类,又能检测出云母、绿泥石、蒙脱石和高岭石鳞片状矿物,岩石中矿物组分检出率明显比用显微镜观察高出很多.实践证明,只有把显微鉴定技术与X射线粉晶衍射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准确鉴定板岩的种类和解决定名不准确的难题.  相似文献   
824.
羊卓雍错高原裸鲤(Gymnocypris waddellii Regan)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7月在的卡鲁雄曲、绒波藏布等主要支流收集了225尾高原裸鲤开展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高原裸鲤有溯河产卵习性,繁殖期为5-8月份,水温变化在9.5-18.5℃,流速以0.3-O.8m/s为多,水深15-50cm为主.初次性成熟雌雄均为5龄,繁殖季节第二性征雌雄差别明显.雄性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19.5cm...  相似文献   
825.
1999年11月29日岫岩—海城5.6级地震成功预报的科学总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岫岩-海城5.6级地震成功预报的科学依据,其中包括对地震活动背景分析、震前地震学异常分析、前震序列的科学判定、余震序列实时的跟踪研究、临震预报的技术决策过程、前兆异常的临震性质和成功预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并对这次地震的成功预报的主要判据和余震序列分析中的成功与不足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26.
云蒙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云蒙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选取云蒙湖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Zn、Pb、Cr、Cd、As)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其在云蒙湖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以期为云蒙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治理及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依据。采用富集系数法、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对重金属来源进行分析,并选用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云蒙湖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Zn、Pb、Cr、Cd、As平均含量分别为20.9、73.1、23.1、62.0、0.4和4.5 mg/kg;与临沂市土壤背景比较,Cd、Zn和Cr的含量超过临沂市土壤背景值,Cd污染最严重。重金属来源分析结果显示:Cd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可能与区域农业和林业施肥有关;Cu、Zn、Pb、Cr和 As这几种重金属以自然来源为主。综合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3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得出,云蒙湖表层沉积物中Cd 为最主要的污染元素,且具有较强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827.
铌和钽是高科技不可或缺的稀有金属材料,阿尔泰是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带,开展阿尔泰成矿带铌和钽资源远景优选至关重要。收集了中蒙边界1∶100万铌和钽地球化学数据,探讨其在不同构造单元内的背景值及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全区铌、钽元素中位值和平均值分别是1380×10-6和1493×10-6、111×10-6和131×10-6,中国境内铌元素中位值(1219×10-6)和平均值(1331×10-6)分别低于蒙古国境内铌元素中位值(1490×10-6)和平均值(1639×10-6);相应地,中国境内钽元素中位值(102×10-6)和平均值(120×10-6)也分别低于蒙古国境内钽元素中位值(120×10-6)和平均值(141×10-6);对于划分的构造单元而言,戈壁阿尔泰弧盆系、阿尔泰南缘弧盆系和阿尔泰构造带铌、钽元素的中位值和平均值分别高于全区中位值和平均值,是铌、钽元素的富集区,且产出大量稀有金属矿床;根据85%累积频率,圈定出13个铌异常区并优选出7个铌地球化学省,同时圈定出13个钽异常区并优选出10个钽地球化学省,根据铌、钽组合异常图为该区寻找稀有金属矿床提供了重要选区。研究填补了阿尔泰成矿带中蒙边界地区铌、钽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的空白,同时为研究区稀有金属矿床对比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28.
The Late Cenozoic basins in the Weihe–Shanxi Graben, North China Craton are delineated by northeast-striking faults. The faults have, since a long time, been related to the progressive uplift and northeastward expans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o show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asins and faults, two Pliocene–Pleistocene stratigraphic sections(Chengqiang and Hongyanangou)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Nihewan Basin at the northernmost parts of the graben are studied herein. Based on the sedimentary sequences and facies, the section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evolutionary stages, such as alluvial fan-eolian red clay, fan delta, and fluvial, with boundaries at ~2.8 and ~1.8 Ma. Paleocurrent indicators, the composition of coarse clastics, heavy minerals, and the geochemistry of moderate–fine clastics a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the source areas. Based on features from the middlenorthern basin, we infer that the Nihewan Basin comprises an old NE–SW elongate geotectogene and a young NW–SE elongate subgeotectogene. The main geotectogene in the mid-north is a half-graben bounded by northeast-striking and northwest-dipping normal faults(e.g., Liulengshan Fault). This group of faults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Pliocene(before ~2.8–2.6 Ma) NW–SE extension and controlled the deposition of sediments. In contrast, the subgeotectogene in the south was affected by northwest-striking normal faults(e.g., Huliuhe Fault) that were controlled by the subsequent weak NE–SW extension in the Pleistocene. The remarkable change in the sedimentary facies and provenance since ~1.8 Ma is possibly a signal of either weak or strong NE–SW extension. This result implies that the main tectonic transition ages of ~2.8–2.6 Ma and ~1.8 Ma in the Weihe–Shanxi Graben are affected by the Tibetan Plateau in Pliocene–Pleistocene.  相似文献   
829.
为探究近海养殖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荧光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以山东省东营市凡纳滨对虾池塘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s-PARAFAC)技术对2020年9月14日至10月17日凡纳滨对虾池塘养殖水体中DOM的荧光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揭示其来源及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养殖池水体DOM有4种荧光组分,包括1种类蛋白质物质(C4)和3种类腐殖酸物质(C1、C2与C3),前者作为养殖池水体DOM特有组分,且其荧光强度高于对照池各组分。养殖池水体DOM总荧光强度、总有机碳和溶解有机碳含量于采样时期均明显高于对照池。综合3种荧光指数(FI、BIX、HIX),对照池和养殖池水体DOM以内源输入为主,自生源特征明显。对照池和养殖池水体DOM组分与营养盐(氮、磷营养盐为主)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DOM组分的产生与利用和营养盐的消耗与生成过程相耦合。养殖池DOM组分C1和C4与chl a呈显著正相关性,表明浮游藻类是养殖水体DOM类蛋白质和类腐殖酸物质的重要来源。该研究揭示了养殖水体有机质高度积累,对养殖环境的富营养化带来潜在威胁,同时为进一步揭示养殖水体DOM的光化学性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0.
了解植被物候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呼和浩特市近20 a MODIS的两种植被指数数据,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了植被物候,结合城市化指标,研究了2001—2020年呼和浩特市植被物候对城市化的响应。研究表明:森林和灌木地返青期(Start of growing season,SOS)发生较早(平均值第132 d),但其枯黄期(End of growing season,EOS)也较早(第265 d)。SOS较晚的是耕地(第168 d),EOS较晚的是草地(第275 d),表明研究区木本植物SOS和EOS均早于草本植物。人造地表植被物候年际变化较大,在SOS和EOS的物候变化率分别为每10 a提前4.1 d和推迟0.7 d。此外,以人造地表比率和城乡梯度信息(即从城市核心到周边农村地区的同心环)为城市化指标,探讨了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植被物候对城市化的响应。研究发现SOS随人造地表比率上升而提前,EOS则出现相反的趋势。从城乡梯度上看,在特定范围内,远离城市中心SOS波动上升,即距城市中心越远植被SOS越晚,而EOS逐渐下降,即距城市中心越远植被EOS越早。总之,不同的城市化指标显示了植被物候对城市化的非线性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