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3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813篇
测绘学   215篇
大气科学   487篇
地球物理   767篇
地质学   1741篇
海洋学   481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302篇
自然地理   39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区域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正确的不资源开发模式对于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区域水资源并最大限度降低环境生态负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松嫩盆地为例,根据研究区内的水文、水文地质条件,应用模糊集理论与方法确定出松嫩盆地各县市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并对各种开发模式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2.
成矿作用研究表明 ,在地球的演化历史中 ,成矿数量有从少到多 ,聚矿能力有由弱到强的演化趋势。中生代为全球规模的成矿大爆发阶段 ,究其原因可能与地球的发展演化密切相关。地球形成的早期 ,由于地球物质尚未充分分异 ,成矿强度不大。当然 ,有部分在地球演化早期形成的矿床 ,在后来的多次构造改造过程中被改造迁移 ,甚至消失。中生代地球进入了一个强烈的地幔热柱活动时期 ,聚集于D”层及外核的成矿物质可通过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向上迁移 ,并在幔枝构造的有利构造扩容带中成矿 ,幔枝构造则成为中生代主要的成矿控矿构造类型  相似文献   
83.
为满足我国山地丘陵地区物探爆破孔施工技术的要求,研究适合土层、岩层钻进用的钻机及工具,对钻机的配套设备进行了开发研究。分析了国内山地丘陵地区物探爆破孔施工技术现状,并着重介绍了研制设计内容及生产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84.
For the winter 2000 campaign of the Pollution of Urban Midlands Atmosphere project, observation and numerical modelling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ver the West Midlands conurbation, UK, was undertaken. Modelling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regional atmospheric meteorological system (RAM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arison of modelled and observed wind and temperature for 25 and 26 January 2000. The RAMS model uses two nested grids with a mesh size of 2 km for the inner grid which is embedded in the outer grid with a mesh size of 8 km.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the model results against the observational data of wind speed, direction and temperature at 10 m was conducted. In general, the modelling results are in a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observation. The statistical evaluation suggests that model performance is poorer for the inner grid than the outer grid as the model uncertainties (mainly mean bias) transfer from the outer to inner one. The low indices of agreement of temperature and wind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systematic root-mean-square-difference values. For temperature, the systematic bias may also be affected by representation of cloud amount by the model. For wind, the model tends to have a poor performance for calm conditions, as under a stable anti-cyclonic situation local wind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topography may develop, although the topography of the region is relatively flat. The results for the inner grid reveal some subtle spatial patterns at a scale smaller than 10 km near hills and valleys with differences in elevation of a few hundred metres.  相似文献   
85.
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城市群演化包含了诸多内容 ,如人口、产业、城市类型、城市职能等 ,而空间过程是最直接、最综合的表现。  相似文献   
86.
藏北新生代两套钾玄质火山岩系列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藏北新生代自南向北沿可可西里岩带和喀喇昆仑—玉门岩带出露有两套钾玄质系列火山岩。它们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LREE)及明显亏损Nb—Ta—Ti,同时具有板内和岛弧(陆弧)的双重特征。源区来源于可能与俯冲带流体有关的相似交代富集地幔,成岩过程主要经历了低度(<10%)辉石分离结晶作用,同时,源区伴有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87.
描述了可可西里山南狮头山含硬玉岩类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含硬玉岩类的原岩为辉长岩,围岩为石炭—二叠系。由于变质作用不彻底,保留有原岩的矿物组合。典型的高压变质矿物组合为:钠长石 硬玉 霓石 蓝闪石 绿帘石 绿泥石。硬玉SiO2、FeO偏低,Al2O3、Na2O明显偏高,变质矿物组合中以富钠矿物为主,缺少石英,与国内外含硬玉岩类的原岩成分、变质矿物组合均不相同,是一种新的高压低温硬玉岩类。狮头山高压变质带向西延至若拉岗日、大横山一带,与北侧的西金乌兰—金沙江板块缝合带(西段)平行产出,以此推测缝合带南侧的羌北—昌都板块向北消减于巴颜喀拉板块之下。  相似文献   
88.
Fly ash is the solid waste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where coal is used as fuel, and its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have been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for decades. Since the technique of synthesizing zeolite from coal fly ash was introduced by Holler[1] (19…  相似文献   
89.
渤海—鲁西地区的白垩早第三纪火山岩在渤海东部主要沿郯庐断裂带呈北北东向分布,在渤海西部和鲁西地区主要沿北西向断裂带分布。白垩纪火山岩以安山岩类为主,早第三纪以玄武岩类为主,玄武岩浆源于富集型地幔,即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但明显亏损Yb、Ni和Cr等元素。火山岩的Sr和Nd同位素初始比值结果表明白垩纪的火山岩来源于Ⅱ型富集地幔,而早第三纪火山岩来源于接近原始地幔的略富集型地幔。这可能由于早第三纪岩石圈大规模伸展减薄,致使上地幔深部的亏损型物质上涌参与岩浆活动,与富集型地幔混染的结果。  相似文献   
90.
羌塘岩带碰撞后超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塘超钾质火山岩为板块碰撞后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同时具有板内火山岩和俯冲带岛弧火山岩的双重地球化学特性。化学组成上富含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Cr、Ni等相容元素。在成因上受分离结晶作用和源区混合作用共同制约。源区为受古俯冲上地壳物质和下地幔上升流体交代混合的EMII型富集地幔端元,可能富含角闪石和金云母等矿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