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90篇
  免费   3884篇
  国内免费   5160篇
测绘学   1850篇
大气科学   3431篇
地球物理   4588篇
地质学   10349篇
海洋学   2534篇
天文学   640篇
综合类   1939篇
自然地理   2403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1137篇
  2021年   1271篇
  2020年   1107篇
  2019年   1211篇
  2018年   1333篇
  2017年   1188篇
  2016年   1268篇
  2015年   1114篇
  2014年   1316篇
  2013年   1314篇
  2012年   1296篇
  2011年   1278篇
  2010年   1197篇
  2009年   1103篇
  2008年   977篇
  2007年   844篇
  2006年   713篇
  2005年   632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457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481篇
  2000年   489篇
  1999年   652篇
  1998年   546篇
  1997年   501篇
  1996年   501篇
  1995年   389篇
  1994年   384篇
  1993年   320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7篇
  195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Terminal‐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T‐RFLPs) were used to address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re are multiple phylotypes of bacteria within the trophosome of the vestimentiferan tubeworm Ridgeia piscesae in addition to the known endosymbiont. Clone libraries were constructed to ai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additional bacterial phylotypes. Individual R. piscesae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from Juan de Fuca Ridge, Axial Caldera and Explorer Ridge, Magic Mountain. Clone library analyses revealed only one bacterial phylotype (expected R. piscesae endosymbiont) within the Explorer Ridge trophosomes. However, the Axial Caldera clone library revealed five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 Three of the resulting phylotypes detected (designated RAE) were putative thioautotrophic symbionts within the γProteobacteria which belonged to the anticipated endosymbiont group (RAE OTU 1), the Maorithyas hadalis symbiont II group (RAE OTU 3), and the Halothiobacillus group (RAE OTU 4). The remaining two phylotypes were most likely opportunistically derived. RAE OTU 5 was an αProteobacterium within the Roseobacter group and RAE OTU 2 was within the Cytophaga–Flavobacterium–Bacteroidetes. T‐RFLP analyses revealed that all 15 trophosomes evaluated contained at least RAE OTUs 1 and 4. Five of the 15 trophosomes contained at least RAE OTUs 1, 3, and 4 and two of the trophosomes contained at least five RAE OTUs.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T‐RFLP data revealed three distinct clusters. The number of taxa within the trophosome may be an indication of the general health of the tubeworm. This study strongly suggests that we have discovered and identified more than one bacterial phylotype within the trophosome of vestimentiferan R. piscesae.  相似文献   
102.
海带膳食纤维的提取与功能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酶技术和化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海带膳食纤维的工艺技术 ,筛选出海带膳食纤维提取和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 ,提取出海带膳食纤维产品 ,并进行人体的功能性试验。结果表明 ,海带膳食纤维的产率达 2 7.3% ,颜色为类白色 ,膳食纤维含量达 73.3% ,钙含量 7.5% ,膨胀力为55m L/ g,持水力为 2 650 % ;海带膳食纤维的功能性优于小麦麸皮膳食纤维 ,对便秘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3.
万桢  杨孙楷  黄会良 《海洋学报》1982,4(2):183-190
(一)仪器 SJP-1A型示波极谱仪(浙江丽水无线电厂),阳极为饱和甘汞电极.毛细管特性:在蒸馏水中m=0.63毫克/秒,t=7.3秒,汞柱高度52厘米.(二)试剂 全部试剂均采用二级试剂,溶液均用重蒸馏水配制.  相似文献   
104.
1997年,厦门市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市级海洋功能区划,率先实行了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几年来在科学指导海洋开发活动、建立良好的海洋开发和管理秩序、合理地利用海洋资源和调整海洋产业布局、实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海洋功能区划实施后,厦门市的海域使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国范围内的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刚刚完成,都还处于起步实施阶段,对于功能区划的管理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5.
杨良华 《海洋预报》1995,12(4):34-42
本文探讨东海区近海强风预报模式,首先介绍建立预报模式的思路和步骤,及使用说明,为了验证强风预报模式和判别条件,用1986、1987上日本传真天气图进行试报,准确和基本准确度为91.1%,并给出了1989、1995年随船试验预报结果,准确和基本准确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106.
报道秦皇岛港区底栖海藻的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生物量及优势种类等。通过4次定性采样指出:4月和6月的种类数高于8月和10月,群落组成都以红藻类为优势。平均生物量分布以金山咀最高,灯塔最低,各采样点的优势种是新煤码头为绿藻类的孔石莼、肠浒苔和尾孢藻;灯塔为红藻类的珊瑚藻、鸭毛藻及绿藻类的孔石莼和刺松藻,金山咀为孔石莼、刺松藻、萱藻和蜈蚣藻。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对虾弧菌病的药物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对虾病原弧菌的药物敏感性和最低抑制浓度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氯霉素,四环素,痢特灵和SMZ等药物是治疗成虾轻度弧菌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8.
安徽宣城地区中晚更新世风成堆积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通过对宣城向阳中晚更新世沉积剖面的综合研究,认为该剖面与中国北方同时代的黄土—古土壤剖面相比较,虽然长江下游以南地区中晚更新世多个冰期中风成堆积的单层厚度与累积厚度,亦即风成物质的沉积通量与沉积速率均比北方黄土区要小,但它们所反映的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9.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是上升流多发区,近年来已引起众多海洋学家的重视。我国海洋学家通过对台湾海峡区水团、海流和营养盐等的分析研究,不仅得出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上升流的分布范围和特征,并对其成因也作了探讨,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由于这些研究都是采用间接方法,因此对上升流的主要成因尚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对引起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上升流的各驱动力因子量级的分析,进而判断出上升流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10.
于1989-1990年在室内条件下,用牺牲阳极保护浸泡于海水中的多种钢筋凝土试件测试不同试件中钢筋极化与阳极布局、涂层质量,涂层厚度及试件浸水情况的关系。结果表明,牺牲阳极能有效地保护全浸海水中的混凝土试件,对间断浸淋海水的试件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改善阳极安装工艺,保护作用可望提高;电偶电流在各阴阳极上的分布将随涂层质量,涂层厚度和试件浸水情况不同而异,回路中电阻和电极极化情况是影响电流分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