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9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浊沸石作为松辽盆地深层最重要的一种成岩自生矿物,分布广泛,后期受成岩改造强烈,形成了高产的次生孔隙气藏。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粉晶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显微热台等分析,确定了松辽盆地深层碎屑岩内浊沸石含量及矿物学特征,探讨了浊沸石的成因;利用扫描电镜和图像分析仪系统研究了浊沸石溶孔特征和深层有机酸与浊沸石次生孔隙的成因关系,指出浊沸石溶孔在纵向上呈发育到较发育到不发育的旋回性变化,溶孔发育段厚度一般2~3m,平面上升平-汪家屯和昌德地区浊沸石溶孔可能连片;浊沸石次生孔隙形成期与天然气主运聚期具较好的匹配关系,并使被浊沸石胶结的砂岩表现出双重性:早期封盖,晚期储集.表明次生孔隙发育带最有可能成为高产油气层。  相似文献   
142.
鄂尔多斯西缘逆冲褶皱带构造特征及其南北差异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研究表明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经历了多次的逆冲推覆作用 ,广义上该构造带是一个大型的双冲构造系统 ,由下古生界和中生界两套变形组成。同时明确了狭义的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南北两分的构造特征以及南北两部分的形成机制 ,南北两部分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形成机制与过程。北段主要包括桌子山段、贺兰山中、北部、银川地堑地区和横山堡段 ;南段主要包括贺兰山南部、马家滩段以及沙井子段。确认了在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南北两部分之间存在着一个较大的侧断坡。它的存在导致了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南北两部分之间的分化 ;该构造带在平面上的凹凸展布也反映了这种分化。而且在中生代狭义的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南北两部分形成时间以及持续时间也不同。北段活动时间短 ,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 ;而南段活动时间长 ,在晚三叠世就已经开始活动。  相似文献   
143.
Angular unconformity is one of the most direct and strongest evidences for approving the tectonic movements of the earth's crust. Its dynamic genesis process has been understood to be mainly related to the compressional setting for a long time. Especially, in a detailed structural analysis for a specific region, when an angular unconformity is discovered people would regard it as the result of orogenic movements of a certain period or a certain episode and neglect the extensional facts. Based on a dialectical point of view of extension-compression, this paper has proved that angular unconformities can be formed not only in compressional settings, but also in extensional ones. Further more, their geological features are compared and he possible genetic mechanisms for angular unconformity under different dynamic settings are studied.  相似文献   
144.
工区位于在大民屯凹陷荣胜堡-前进地区工业繁华地带,地表水系发育,表层岩性复杂,深层各种油气藏圈闭类型众多,勘探难度大,以往采集资料质量差。本文详细介绍了为改进资料质量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科学的观测系统设计、认真细致的表层调查、高精度的测量,选择最佳岩性组合激发、低噪声接收、大型障碍区特观施工、定量化质量控制等工作。成功地进行了二次三维采集,实现了二次采集资料质量的飞跃,减少浅层资料缺失,保证了深层资料品质,保证了资料解释的准确性。文中展示了了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5.
本文首次提出剩余视极化率异常的概念和求 取公式。利用已知焦家式深部金矿床上所 测得大、 小两种极距激电中梯视极化率ηα,而求得的剩余视 极化率ηαsy,经与已知深部矿床对比,发现其ηαsy异 常具有单纯反映矿体的能力,而与破碎带内的强蚀 变岩石所形成的极化率异常无关。  相似文献   
146.
分析了干振法与振冲法碎石桩施工工艺的优势,提出一种新的碎石桩施工工艺--干振水冲洗,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结合施工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7.
本文用抽真空石英管在干体系中对Tl-Ge-S三元系在300℃等温切面相关系和沿Tl_2-GeS_2及Tl_2-GeS变温切面假二元系相平衡进行了实验研究。 Tl-Ge-S三元系在300℃为三个液相区与三个二元相、八个三元相(包括三个固溶体)和十四个两相区、二十四个三相区稳定共存的复杂相关系。本实验首次合成了三个三元相(Tl_2Ge_(1-x)S_2、Tl_5Ge_(13)S_(24)、TlGe_3S_5)和三个固溶体相,即S·S·a(Tl_2~+Ge~(4+)S_3~Tl_2~+Ge_2~(2+)S_3)、S·S·b(Tl~+Ge_(0.5)~(2+)Ge_(0.5)~(4+)S_2~Tl~+Ge_3~(2+)S_4),S·S·c(Tl~+Ge_2~(2+)S_3~Tl_2~+Ge_5S_6)。  相似文献   
148.
冯志强  张顺  解习农  安广柱  赵波  侯艳平 《地质学报》2006,80(8):1226-12321240
松辽盆地属于大型陆相中生界含油气盆地,通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分析,首次在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嫩江组一段湖相泥岩中发现了发育完整的大型湖底水道系统,该系统由3个主干水道和4个末梢分支水道构成,沿大庆长垣自北向南延伸,水道系统延伸最大直线距离71km,水道最大宽度600m。研究认为该水道系统可能为河流直接入湖而形成,电测解释和岩心观察表明水道砂体具有很好的含油气性。因此,这一水道系统的发现为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广泛发育的湖相泥岩中寻找油气储层提供了一个新勘探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49.
地震资料解释一个地区时综合使用地震和地质资料非常重要。作者在辽河油田东部凹陷的构造解释中,首先,利用野外观察到的地质构造现象, 建立地质露头模型;然后根据典型露头照片所示的构造特征对断层进行组合和构造解释;进而结合地震剖面特征分析油气的运移、聚集和成藏特征。通过地震地质综合解释的研究,推断出研究区内的走滑断层为油气的主控因素,走滑断层发育地区为油气富集的有利地带,同时对黄沙坨和欧利坨子油田的构造样式以及和油气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0.
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已作为确定地质年表的一种重要依据。应用地球轨道参数变化理论计算值来进行小波分析,结果清楚地展示出偏心率值约100ka、405ka、1Myr和2.3Myr等周期成份的随时间变化特征,100ka和405ka周期的振幅强度的变化成反相位关系,2.3Myr周期对100ka和405ka周期成份有调制作用。0—51Ma范围内变化较为稳定的地球轨道偏心率值的变化分析可以为地质年龄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