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07篇
  免费   24344篇
  国内免费   48948篇
测绘学   8519篇
大气科学   24004篇
地球物理   17649篇
地质学   52079篇
海洋学   19634篇
天文学   1308篇
综合类   6989篇
自然地理   7317篇
  2024年   383篇
  2023年   1055篇
  2022年   2447篇
  2021年   3258篇
  2020年   3668篇
  2019年   6911篇
  2018年   6968篇
  2017年   6522篇
  2016年   6610篇
  2015年   6597篇
  2014年   6012篇
  2013年   6998篇
  2012年   7127篇
  2011年   6986篇
  2010年   6928篇
  2009年   6073篇
  2008年   5451篇
  2007年   5246篇
  2006年   4774篇
  2005年   4190篇
  2004年   4008篇
  2003年   3364篇
  2002年   3152篇
  2001年   2837篇
  2000年   2337篇
  1999年   2043篇
  1998年   1891篇
  1997年   1922篇
  1996年   1503篇
  1995年   1416篇
  1994年   1306篇
  1993年   1230篇
  1992年   1054篇
  1991年   764篇
  1990年   734篇
  1989年   598篇
  1988年   511篇
  1987年   403篇
  1986年   322篇
  1985年   268篇
  1984年   277篇
  1983年   163篇
  1982年   206篇
  1981年   148篇
  1980年   113篇
  1979年   127篇
  1978年   48篇
  1977年   42篇
  1971年   53篇
  1970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仓库技术,以激光单分子海洋油气化探数据处理与评价作为数据仓库主题,实现了激光单分子海洋油气化探数据的可视化处理。将可视化处理分为4个步骤:数据预处理、异常背景分析、异常分析、异常综合评价;使用MAPX、DELPHI等软件研制开发了相应的可视化软件模块。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某测区实测的甲苯化探数据的处理,验证了所开发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根据1990年4月、10月间的理化分析数据,结合2002年9月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环境的调查状况,首次从珊瑚礁生态系的角度初步探讨该岛区浮游动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岛区浮游动植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既体现了珊瑚礁生态系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特征,也体现了浮游动植物具有显著的季节交替现象。相关分析显示,水温、盐度、N,P,Si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动均有明显影响,但对浮游动物的影响不大;N是该生态系中浮游植物的限制因子,P限制状况只有在珊瑚礁生长带较深的海域出现,Si呈相对富足状态。  相似文献   
993.
The formation of incised valleys on continental shelves is generally attributed to fluvial erosion under low sea level conditions. However, there are exceptions. A multibeam sonar survey at the northern end of Australia's Great Barrier Reef, adjacent to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Gulf of Papua, mapped a shelf valley system up to 220 m deep that extends for more than 90 km across the continental shelf. This is the deepest shelf valley yet found in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is well below the maximum depth of fluvial incision that could have occurred under a − 120 m, eustatic sea level low-stand, as what occurred on this margin during the last ice age. These valleys appear to have formed by a combination of reef growth and tidal current scour, probably in relation to a sea level at around 30–50 m below its present position.

Tidally incised depressions in the valley floor exhibit closed bathymetric contours at both ends. Valley floor sediments are mainly calcareous muddy, gravelly sand on the middle shelf, giving way to well-sorted, gravely sand containing a large relict fraction on the outer shelf. The valley extends between broad platform reefs and framework coral growth, which accumulated through the late Quaternary, coincides with tidal current scour to produce steep-sided (locally vertical) valley walls. The deepest segments of the valley were probably the sites of lakes during the last ice age, when Torres Strait formed an emergent land-bridge between Australia and Papua New Guinea. Numerical modeling predicts that the strongest tidal currents occur over the deepest, outer-shelf segment of the valley when sea level is about 40–50 m below its present position.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a Pleistocene age and relict origin of the valley.

Based on these observations, we propose a new conceptual model for the formation of tidally incised shelf valleys. Tidal erosion on meso- to macro-tidal, rimmed carbonate shelves is enhanced during sea level rise and fall when a tidal, hydraulic pressure gradient i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shelf-lagoon and the adjacent ocean basin. Tidal flows attain a maximum, and channel incision is greatest, when a large hydraulic pressure gradient coincides with small channel cross sections. Our tidal-incision model may explain the observation of other workers, that sediment is exported from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elf to the adjacent ocean basins during intermediate (rather than last glacial maximum) low-stand, sea level positions. The model may apply to other rimmed shelves, both modern and ancient.  相似文献   

994.
塔里木盆地的构造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地震大剖面显示,塔里木盆地发育为手风琴式的演化史。大体上形成有3层“断-坳”结构:①震旦系的“断”,古生界-三叠系的“坳”;②侏罗系的“断”,上白垩系的“坳”;③古近系的“断”,新近系的“坳”。断陷与坳陷分别由拉张与挤压应力场所致,这种应力场的变化是由相邻洋壳板块俯冲倾角由小到大的变化所引起的。由于地壳的多旋回运动,多次发生构造沉积演变,构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多领域、多种圈闭类型的油气藏,从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各断陷-坳陷结构的盆地都有可能形成油气藏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995.
棕囊藻Phaeocystis sp.独特的生理、生态学特征使它能在不同营养条件、光照强度和温度变化的环境中生长,并且由于受自身的毒性和粘液质的保护使它不能作为摄食者的食物而被大规模摄取,这使它不仅成为高纬度和极地海域一种重要的浮游植物类群,而且在中、低纬度海域它也能旺发,达到非常高的细胞密度,或形成赤潮.棕囊藻对不同生存环境的可塑性,归属于它独特的生理适应性和生理学的某些特点.棕囊藻特有的生物学特征使它在全球范围内高丰度、富分布,对改变整个生态环境存在潜在的威胁,应当引起有关单位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6.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oxidaseⅠ,COI)基因序列对北京地区和江汉湖群部分湖泊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以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661bp的基因片断序列,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B.calyciflorus COI序列的同源性为82%—93%。在6个种群中,共获得了15种单元型。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单元型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大(0.248-0.263),而在同一季节单元型之间遗传距离较小(0.002-0.031)。种群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各种群之间无共享的单元型,同一季节不同湖泊种群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未按照地理位置形成明显的地理格局。按采样时间分组进行AMOVA分析,组间差异高达94.09%;DH-I与其他种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分化。同一湖泊不同季节样品之间,遗传变异较大,这表明在同一湖泊存在着不同基因型的轮虫休眠卵,当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后,不同基因型之间会发生更迭。  相似文献   
997.
海带具有异型世代交替,其配子体在单独分离培养时可进行营养生长,形成无性繁殖系(克隆)。本文简要回顾了海带配子体克隆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历程,综述海带配子体克隆在海带种质资源保存、海带生理和遗传学研究及海带育种和苗种繁育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98.
北极楚科奇海海冰面积多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气候系统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海冰面积和厚度的减小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楚科奇海是海冰面积变化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文章利用积累了9a的高分辨率海冰分布数据研究海冰面积的多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年的冰情有显著的季节内变化,海冰面积距平曲线体现了不同时期海冰面积变化的动态过程.在1997~2005年间,楚科奇海海冰面积经历了轻(1997年)-重(2000~2001年)-轻(2002~2005年)的变化过程.9a的数据总体上体现了海冰面积减小的趋势,2005年的冰情呈现了历史新低.每年融冰期的长短与冰情轻重有密切的关系,冰轻年份融冰开始时间早,冻结结束时间晚.各年海冰面积最小值发生在9月下旬至10月初,各个年份海冰最小面积差别很大.有的年份只有4%,而重冰年可以大于50%.文章采用4个重要参数表达海冰多年变化.其中海冰面积指数反映了当年总体平均的海冰面积距平;海冰最小面积反映了融冰期海冰的极限情况;上一个冬季的气温积温也与翌年海冰面积有良好的关联;分析了风场对海冰的影响,表明风场在融冰期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海冰的覆盖面积.  相似文献   
999.
海中悬移质是决定海洋光学性质、海洋水质,河口海岸带演变动力过程的重要环境参数。本文利用模拟遥感反射比数据集建立人工神经网络反演悬移质浓度,并利用东中国海现场同步数据对该算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对商品化的海藻植物促生长剂中甜菜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利用酸性条件下甜菜碱能与雷氏盐发生特异性反应,生成的络合物在λ525nm有最大吸收的特征,用比色法来检测甜菜碱的含量,并对测定条件、络合物的稳定性、方法的回收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85,平均加标回收率是99.07%。用此方法测定了国内外7种海藻植物促生长剂产品中甜菜碱的含量,其中1号样品甜菜碱质量比最低,为0.6193mg/g,6号样品甜菜碱质量比最高,为120.4163mg/g。此方法能快速、简便、准确地测定海藻植物促生长剂中甜菜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