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5篇
  免费   1432篇
  国内免费   1731篇
测绘学   906篇
大气科学   1165篇
地球物理   1423篇
地质学   3714篇
海洋学   1049篇
天文学   401篇
综合类   688篇
自然地理   87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419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450篇
  2018年   452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401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527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Based on the 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ODA) reanalysis product,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upper-ocean ITF volume transport from 1958 to 2001 is investigated. The wavelet analysis shows a second prominent interannual oscillation with a period of about 2–4 years. To reveal an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band-scale oscillation of the upper-ocean ITF and Indian Ocean Dipole (IOD), correlation and wavelet analyses are use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upper-ocean ITF and IOD reaches –0.35 with the upper-ocean ITF lagging the IOD index by 8 months. The dipole structure of IOD event is reproduced by the correlation with the upper-ocean ITF lagging the SST anomaly over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by 8 months from 1958 to 2001. The upper-ocean ITF and IOD show high coherency from about 1975 to 2001. The fact that the wavelet power spectrum of the upper-ocean ITF shows similar structure to that of IOD index supports this high coherency. These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 2–4-year band-scale oscillation of the upper-ocean ITF is uniquely related to IOD over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相似文献   
952.
国产GTS1探空仪与VAISALA公司RS92探空仪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伟  邢毅  马舒庆 《气象》2009,35(10):97-102
文章从静态指标与动态对比两个方面,对中国国产GTS1探空仪与芬兰Vaisala公司RS92探空仪的综合性能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GTS1探空仪温度存在滞后误差,RS92探空仪湿度测量结果明显好于GTS1探空仪,200hPa以上RS92探空仪气压变化低于GTS1探空仪,测风精度方面RS92探空仪高于GTS1探空仪,850hPa以下和150hPa以上GTS1探空仪测风与RS92探空仪存在1m·s-1以内的系统差,RS92探空仪在整体性能上高于GTS1探空仪.  相似文献   
953.
中国汽车空调行业HFC-134a需求和排放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HFC-134a作为中国汽车空调行业CFC-12制冷剂最主要的替代品,其消费量增长迅速,是中国消费量最大的HFCs(氢氟烃类物质)。以2005年为基线,通过制冷剂替代、技术进步、熟练操作和政策控制等情景假设,预测了中国汽车空调行业HFC-134a的需求量及排放量。结果表明:到2010和2015年,汽车空调HFC-134a的消费量将分别接近2.0万和3.5万t,排放量将分别接近1.6万和3.0万t,约折合排放21.0 和39.0 Mt CO2当量。上述排放相对基线情景(即维持当前政策措施和不开展回收活动),2010年和2015年减排温室气体分别为6.7 和13.0 Mt CO2当量。  相似文献   
954.
1959-2008年广西西江流域洪涝气候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9-2008年西江流域气象测站降水资料、西江干流及其支流年最高水位资料,建立逐年洪涝发生站次序列,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西江干流发生洪涝的频率比各支流大,各支流的中下游发生洪涝频率比上游大;西江流域洪涝的发生站次具有较显著的阶段性和突变性特征,主要突变发生在1967年和1993年;近16 a洪涝发生频率显著偏多,流域性大洪涝基本集中在这一时期。了解西江流域洪涝变化的规律,有利于提高洪涝灾害评估和预测水平,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5.
基于VBA的地面气象资料转换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陆卫荣  文怡 《气象科技》2009,37(1):114-118
地面测报月数据文件是一个已经标准化了的文本文件,其中包含了全月的原始观测数据。由于其内容繁多,格式复杂,在基层台站的气象统计应用及对外服务中不易被直接使用。通过一个具体的VBA应用程序的开发,演示了用VBA读写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操作Excel的详细过程,最终实现了不同观测次数及不同观测方式的A文件批量导入到Excel文件,旨在用现有的工具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日常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956.
PCVSAT单收站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毅  王小娟  黄鑫 《气象科技》2009,37(1):125-126
多年来,PCVSAT单收站为天气预报、气候研究、气象信息服务等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57.
SVM方法在武汉区域夏季暴雨预报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2003~2006年ECMWF数值预报产品、Japan和T213降水预报场资料为基础,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和CMSVM应用软件平台,通过对训练样本进行交叉验证和模型核参数的逐渐逼近,分区建立了武汉区域16,个区SVM24h暴雨预报模型,并在武汉区域5~7月进行实时业务应用。通过预报结果检验,5~7月武汉区域暴雨预报TS评分为33.59%,其中湖北省平均成绩为34.69%、湖南省平均成绩为34.15%、河南省平均成绩为31.71%。检验结果较好,表明SVM方法在区域性暴雨预报中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8.
山区水库水面气温与太阳辐射的修正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到山区水库库面气象要素受周围地形影响, 结合前人的研究, 库区气温计算方法采用回归余项法并计入地形影响, 而对于库区水面上的太阳辐射计算, 则采用了平行山脊坡地上的简化算法。应用结果表明:由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和大地形影响等4项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气温方程拟合效果显著; 并用同时期盐边气象站的资料进行检验, 检验精度在0.5℃以内。与平地相比, 在山区地形影响下的二滩库区水面太阳辐射有一定程度的改变量, 同时不同河岸坡度对水库水面接收的太阳辐射有较大影响。该方法有效揭示了山区月平均温度和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修正后的气温和太阳辐射符合山区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59.
2002/2003年与2003/2004年冬季爆发性增温期间的动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CMWF提供的60层气象场资料诊断分析了2002/2003和2003/2004年两个冬季的爆发性增温(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SSW)过程,比较了两次SSW期间高纬温度和纬向风的差异,计算了SSW期间的EP通量和剩余环流.结果表明:2003/2004年增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而2002/2003年则发生了波动;增温都是从平流层上层开始向下传播,但是2003/2004年高层极涡崩溃后迅速恢复,低层极涡恢复得慢,2002/2003年极涡在高层和低层都是缓慢恢复;SSW期间行星渡活动较多,2003/2004年极地EP通量的辐合引起东风长时间持续从而阻止了行星渡再次上传,而2002/2003年行星波则发生多次上传;2002/2003年SSW发生时高纬地区为下沉气流,没有形成环流圈,增温后形成逆时针的环流圈比2003/2004年偏低.  相似文献   
960.
当前国内酸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了我国在酸雨研究方面所获得的成果,包括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生态影响模拟以及控制对策等4个方面的内容。大量的研究表明,近些年来酸雨污染的范围有所增加、程度有所加重。酸雨的形成是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特定的气象条件、天气类型和大气环流等有密切的关系。针对酸雨污染有所加重的趋势,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