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0篇
  免费   2060篇
  国内免费   2863篇
测绘学   834篇
大气科学   2344篇
地球物理   2396篇
地质学   5427篇
海洋学   1399篇
天文学   433篇
综合类   1074篇
自然地理   1446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467篇
  2021年   505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498篇
  2018年   564篇
  2017年   502篇
  2016年   631篇
  2015年   542篇
  2014年   608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594篇
  2011年   646篇
  2010年   658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575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352篇
  2000年   367篇
  1999年   505篇
  1998年   459篇
  1997年   450篇
  1996年   335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276篇
  1993年   256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991.
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勘查西北干旱浅层地下水效果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勘查地下水是一种新的应用领域,该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能直接进行地下水勘查的技术.我所自一九九九年引进法国Numis仪器以来,先后在陕西黄土区、宁南黄土区等地开展寻找不同类型浅层地下水的试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野外成果.本文是在分析总结这些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如强干扰背景下勘查结果的可靠性,同一测点"8”字型与"正方形”发射线框二者勘查结果比较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992.
纤粒矿物粉尘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兔肺泡巨噬细胞死亡率,用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乳酸脱氢酶(LD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来评价来自12个矿6床的6种矿物的12种结晶习性的矿物粉尘的细胞毒性,探讨其使巨噬细胞受损的机制。结果显示:沸石、硅灰石无细胞毒性,而其他的纤维状及片粒状矿物粉尘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说明矿物粉尘的细胞毒性与矿物粉尘的形态有一定关系,但主要由矿物粉尘的特性所决  相似文献   
993.
A horizontal saltation layer of glass particles in air i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over a flat bed and also over a triangular ridge in a wind tunnel.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are measured by light scattering diffusion (LSD) and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velocities using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All the statistical moments of th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are determined such as mean concentration, root mean square concentration fluctuations, skewness and flatness coefficients. Over the flat bed,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mean concentration de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height, the mean dispersion height being a significant length scale. It is shown that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follows quite well a lognormal distribution. Over the ridge, measurements were made at the top of the ridge and in the cavity region and are compared with measurements without the ridge. On the hill crest, particles are retarded, the saltation layer decreases in thickness and concentration is increased. Downwind of the ridge, particle flow behaves like a jet, in particular no particle return flow is observed.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4.
冯东  陈多福  刘芊 《沉积学报》2006,24(2):235-241
新元古代晚期约635 Ma的地球发育了到达赤道附近的冰川作用,地质记录上表现为代表寒冷气候的冰期沉积杂砾岩,直接被代表温暖环境的碳酸盐岩层(常称盖帽碳酸盐岩)覆盖。由于盖帽碳酸盐岩奇特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引起了对其成因认识的巨大争论,提出了“雪球地球”和“甲烷渗漏”等假说。“雪球地球”假设可以解释一些令人困惑的地学现象,如低纬度和低海拔冰川沉积、盖帽碳酸盐岩、碳酸盐δ13C负漂移和条带状铁矿层等,但许多科学家对此提出了质疑。最近对盖帽碳酸盐岩的δ13C分析结果(最低达-41‰)、盖帽碳酸盐岩发育的类似现代冷泉碳酸盐岩沉积组构等似乎支持“甲烷渗漏”假说。  相似文献   
995.
南海西北部珊瑚礁记录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珊瑚礁是发育于热带海洋环境中由生物作用和地质作用共同形成的地质体,具有独特的新构造运动意义。南海西北部珊瑚礁记录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主要有火山活动、地壳升降运动和地震活动等。珊瑚礁区第四纪火山活跃,到现代已停止活动,部分火山构成珊瑚礁的基座,个别出露海面为火山岛;地壳升降运动差异较大,雷州半岛西南部珊瑚礁呈上升趋势,上升率为0.02~0.05mm/a;西沙群岛等岛礁地壳运动则呈下降趋势,下降率为-0.07~-0.10mm/a,岛礁中的造礁石珊瑚生长率、礁顶和灰沙岛的堆积率均相当于或大于地壳下降率与现代海平面上升率的总和;南海西北部珊瑚礁区内地震活动较强,尤其是1994年12月31日和1995年1月10日在雷州半岛西南部海域发生了6.1级和6.2 级地震,这两次地震对该区珊瑚礁的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Han-Lin  Chen  Zi-Long  Li  Shu-Feng  Yang  Chuan-Wan  Dong  Wen-Jiao  Xiao  Yoshiaki  Tainosho 《Island Arc》2006,15(1):210-222
Abstract A mafic granulite body was newly discovered in the Altay Orogenic Belt, northwest China. The rocks comprise a suite of coarse‐grained and fine‐grained granulites. Orthopyroxenes (hypersthenes) in the rocks have high XMg and low Al2O3 contents, whereas clinopyroxenes have low TiO2 and Al2O3 contents. Amphiboles and biotites have a high Mg/(Mg + Fe2+) ratio and low contents of F and Cl. The peak metamorphic pressure–temperature (P–T) conditions are estimated as 750–780°C and 6–7 kbar, and retrograde P–T conditions are in the range of 590–620°C and 2.3–3.7 kbar, indicating significant decompression. Metamorphic reactions and P–T estimates define a clockwise P–T path. Geochemically, the rocks are high in Mg/(Mg + Fe) and Al2O3, depleted in U, Th, K and Rb, and characterized by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 enrichment and a weak positive Eu anomaly. The Altay mafic granulite shows depleted Nb, P and Ti contents in the mid‐oceanic ridge basalt normalized spider diagram.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the protolith of the Altay mafic granulite was calc‐alkaline basalt and andesite with an island‐arc affinity. The rock has a high 143Nd/144Nd ratio with ?Nd(0) > 0, indicating derivation from a mantle‐depleted source. In the present study, a two‐stage model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Altay mafic granulite is proposed: an early stage in which calc‐alkaline basalt and andesite with island‐arc affinity were subducted into a deeper level of the crust and subjected to granulite‐facies metamorphism generating the mafic granulite, followed by the later stage exhumation of the system into the upper crust by the late Paleozoic thrusting.  相似文献   
997.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接壤处的四川九寨沟地区发育了总厚6000m以上的碳酸盐岩,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一系列专项调查,将该区内岩石地层划分为9个岩组。生物地层划分了3个珊瑚组合带,3个腕足组合带,1个腕足顶峰带,2个双壳顶峰带以及有孔虫组合带和顶峰带各1个。生态地层研究划分了两个生态群落。根据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划分了11个地球化学段。研究了地层的常量元素和碳同位素特征。对碳酸盐岩进行了微相分析。综合各项沉积标志进行了沉积环境判别,其中岷河组沉积环境最为特殊,属于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998.
系统研究了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中部日喀则地区德村、吉丁和昂仁蛇绿岩中基性岩石的元素与 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这些基性岩石,包括玄武岩、辉长岩和辉绿岩,属于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列,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元素亏损的 N-MORB 型,(La/Yh)_N=0.31~0.65(除样品 DC993为1.17)。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图上,亏损高度不相容元素,与 N-MORB 配分模式一致。相对于 Th,无 Nb、Ta的亏损,显示样品不是产于 SSZ 环境。经构造环境图解判别,样品落入了 N-MORB 区域内;这些元素成分特征表明样品具有洋中脊环境或成熟的弧后盆地环境属性。Sr、Nd 和 Pb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特提斯地幔源区以 DM(亏损地幔)为主,同时存在少量 EMⅡ(富集地幔类型Ⅱ)、Sr,Nd 和 Pb 同位素组成特征还表明特提斯地幔域具有印度洋 MORB 型的 Sr-Nd-Pb 同位素组成特征。本文的结果进一步支持 Zhang et al.(2005)的研究结果,现今印度洋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占据了曾经是特提斯洋的大部分,而且它的地幔域还继承了曾经特提斯的地幔域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999.
经过对黄石板铅锌矿含矿层展布、产态、矿化富集规律等基本特征的总结,以及对含矿层中典型热水沉积岩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含矿物质来源初步分析,通过热水沉积岩和盆地正常水沉积围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与南秦岭泥盆纪热水沉积岩的对比、研究,初步认为白河县黄石板铅锌矿为一较典型的热水沉积矿床。提出黄石板矿区西段高家沟一带深部仍存在隐伏矿体的可能性较大,并通过钻探验证发现较富隐伏铅锌矿体。运用热水沉积成岩成矿理论指出该地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分析了可见光在大气和水体中的瑞利散射效应和吸收、反射效应特征,提出了九寨沟、黄龙水体颜色主要源自水体对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否定了广泛采用九寨沟、黄龙水体的“瑞利散射成因”说和“元素离子呈色”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