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3篇
  免费   1274篇
  国内免费   1836篇
测绘学   704篇
大气科学   889篇
地球物理   1070篇
地质学   3285篇
海洋学   849篇
天文学   199篇
综合类   417篇
自然地理   66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孟加拉湾季风爆发对南海季风爆发的影响Ⅰ:个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南海季风试验分析场和NCAR向外长波辐射通量(OLR)资料研究了1998年孟加拉湾季风和南海季风爆发期间副热带环流的大尺度和天气尺度特征,探讨了孟加拉湾季风爆发与南海季风爆发之间的物理联系及孟加拉湾季风气旋的对流凝结潜热释放对副热带高压“撤出”南海的影响。结果表明,1998年5月爆发的东亚季风展现出典型的从孟加拉湾地区东传发展到南海地区的过程。随着孟加拉湾季风爆发和对流活动增强、北移,南海北部出现了低层西风和对流活动,领先于副热带高压在南海地区减弱和撤退。结果还显示南海北部地区的对流凝结加热有助于该地区经向温度梯度的反转,在热成风关系的制约下南海上空副热带高压脊面的垂直倾斜由冬季型转向夏季型,季风爆发。  相似文献   
132.
本文依据对新疆洛浦县阿其克和巴楚县小海子剖面牙形石动物群研究,详细探讨了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系界线的划分和克孜里奇曼组、南闸组和康克林组上部地层的归属问题;指出从牙形石的发展和演化看,上述地层应属于下二叠统。  相似文献   
133.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_(2_溴)苯基甲烷(DAoBM)。在Mn(Ⅱ)和吐温_80存在下,Ce(Ⅳ)与DAoBM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λmax为480nm,摩尔吸光系数为31×105L·mol-1·cm-1。Ce(Ⅳ)的质量浓度为0004~02mg/L时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稀土矿石中微量Ce(Ⅳ)的测定,结果与ICP_AES法相符  相似文献   
134.
多金属结核中二氧化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月莲  毛海燕 《岩矿测试》1997,16(3):177-179
用过量的含有H2SO4的(NH4)2Fe(SO4)2溶液分解多金属结核的同时,还原了试样中的MnO2,然后以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测定了多金属结核中的MnO2。就样品分解过程中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及标准溶液的标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经多次测定,方法重现性好。应用此方法为新研制的多金属结核标准物质提供了MnO2的定值数据,其结果与初定值相符,无剔除值,精密度(RSD,n=8)小于06%。  相似文献   
135.
改性铝土矿做净水剂,与市售其它混凝剂比较,具有PH值适用范围宽,对水中阴阳离子,尤其是对SO^2-4的吸附能力强等优点。去除水中的浊度,颜色,COD等同于市售其它混凝剂。  相似文献   
136.
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的Re-0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产于千里山复式岩体与泥盆系碳酸盐岩的接触部位。其成矿时代以往都是用矿体附近的花岗岩体年龄来间接推断。我们最近采用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定年法直接测定了与千里山第一期花岗岩有关的夕卡岩型矿体的矿化年龄为151.0±3.5Ma。该年龄晚于第一期花岗岩,但早于第二期花岗岩,从而证实了钨多金属矿化在花岗岩系列的早期早阶段也可以成矿。该年龄与野外观察的地质情况十分吻合,而辉钼矿是热液矿床中的常见矿物,说明这种测年方法是一种研究热液矿床成矿时代及其成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7.
辽北-吉南地区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地质地球化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辽北-吉南地区是我国典型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出露区之一。根据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区绿岩带可划分为清原型和夹皮沟型,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分别为与现代岛弧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和弧后盆地或大陆边缘裂谷相类似的裂谷型构造环境。与绿岩带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可划分为三类:即片麻状花岗质杂岩体、花岗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底辟岩基以及钾质花岗岩。花岗岩-绿岩带的形成时代为2.5-2.9Ga。  相似文献   
138.
黔西南纳哥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余大龙,毛健全,潘年勋,杜定权(贵州工学院,贵阳550003)关键词微细浸染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成因,黔西南1地质背景纳哥金矿共有矿体17个,普查储量6t(其中>3g/t的约1.2t)1)。矿区位于贞丰县城东...  相似文献   
139.
The authors have proposed a dynamic model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ges,rock series and associations,Sr-Nd isotopic signatures of the Mesozoic intracontinental magmatism overlying the Cathaysian and Yangtze blocks.The model describes the relation of intracontinental collision and subduction in the Tethyan tectonic regie with Paleo-Pacific oceanic plate sudbuction-strike slip-extension in the Pacific tectonic regime.During 220-150Ma,the horizont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block and the Yangtze block,as well as the intracontinental subduction of some divergent microcontinental terranes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South China are ascribed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Tethyan tectonic regime,giving rise to a volume of high-Isr and low-εNd(t) S-type granites only in the Cathaysian Block.During 145-90Ma,under the geodynamic backgound of subduction-strike slip-extension of the Paleo-Pacific oceanic plate on the basis of the deep tectonic process in the Tethyan tectonic regime,high-K,alkalirich calc-alkaline and shoshonitic volcano-plutonic complexes were generated in the Yangtze block,and high-K calc-alkalic and bimodal volcano-plutonic complexes were generated in the Cathaysian block.The occurrence of A-type peralkaline granites in the coastal areas of South east China indicates the end of Mesozoic intracontinental magmatism.  相似文献   
140.
辽北清原地区在时空上有系统地发育了三个太古亩地体:浑河以南的小莱河花岗岩-绿岩带(XGGB)、浑河以北的清原花岗岩-绿岩带(QGGB)和在QGGB东北部出露的景家沟麻粒岩-片麻岩区(JGGR)。绿岩带中火山岩组合在XGGB中以双峰式岩套为特征,而在(QGGB中以连续的钙碱性系列为特征。XGGB中斜长角门岩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3018±20Ma,Nd(t)=+0.19±0.17,TDM=3347~3735Ma,而QGGB中的斜长角闪岩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为2884±48Ma,∈Nd(t)=+2.61±0.41,TDM=2938~2992Ma。JGGR中黑云麻粒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994±325Ma,可能代表变质年龄,表明其形成在XGGB之前。综合研究表明辽北地区太古亩地质演化模式很可能为:JGGB代表了古中太古代古陆的残骸,XGGB于中太古代形成在这个古陆边缘的裂谷盆地内,QGGB则形成在新太古代的大陆边缘岛弧环境,并于新太古代晚期与XGGB拼贴。在此陆一弧碰撞过程中,QGGB逆冲推覆于JGGR之上,后者由于后期的伸展作用而出露于地表。成矿作用是地质演化的组成部分,并受制于各个演化阶段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