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测绘学   254篇
大气科学   179篇
地球物理   287篇
地质学   1029篇
海洋学   287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3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根据中—吉—乌铁路(中国段)沿线近10个水文观测站40多年(建站一2000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对中—吉—乌铁路(中国段)最大洪峰流量设计值进行系统的研究。应用统计学导出的P—Ⅲ分布,预测了中—吉—乌铁路(中国段)最大洪峰流量不同概率设计值。这对于中—吉—乌铁路(中国段)工程设计和施工及未来铁路养护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42.
利用1970~2000年安阳市高温天气资料和实时资料,分析了安阳市2000年6~7月两次区域性连续高温天气的天气形势、地面要素特征、地形影响及高温天气变化周期,揭示了高温天气的成因,找出了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地—空界面天然中子流的来源和轻便型天然中子流测量仪器。论述了地—空界面天然中子辐射场的扰动。理论与长期观测表明,在地—空界面上天然中子流注量率随高程的增加而呈指数规律增加,而在近地表(20m内)却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呈指数规律减少;天然中子流注量率与大气压力呈负相关关系,气压系数为(-0.060~-0.064)中子计数/30min/kPa;地—空界面天然中子流的纬度效应与高空中更显著;天然中子流注量率异常与气象的变化密切相关;地表介质的含水率增高,则地—空界面上升快中子流明显降低。通过对地一空界面天然中子流测量,可以揭示气象的瞬态变化、确定地表介质的含水率的关系,以及在地震预报与环境电离辐射评价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刘建坤  鲍维猛  黎明  葛建军 《冰川冻土》2004,26(Z1):210-214
The design of roadbed-abutment transition part is alway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especially in permafrost distribution zone. A new type of roadbed-abutment transition part on permafrost was presented, and long-term observation was conducted for the deformation and the thermal regime of a roadbed-abutment transition part in the constructing Qinghai-Tibet Railway. In this paper, a new structure was presented and the observed settlements both in the subgrade and the base and its dependency with the thermal regime (permafrost table) were analyzed. In conclusion the roadbed-a-butment transition method for permafrost distribution zone was evaluated.  相似文献   
45.
In the 1990s of the 20th century, we participated in the research of the stress field in fissure tectonics of scientific deep bore cores for the Deep Observation and Sampling of the Earths Continental Crust (DOSECC for short). Spherical and enriched ul-tra-micro granular textures (nm size), which enriches Nb element (Wang & Sun, 1990; Sun & Wang, 1993)[1,2], were found during the observation of ul-tra-micro slipping lamellae of ductile and brittle oc-curring in Late Mesozoic granites us…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检测及其避雷装置的安装实践,总结了一些操作要领和技巧,并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对新的防雷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RGMAP系统在1:5万区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RGMAP系统在崇阳县幅1:5万区调过程中的应用实践.阐述了数字区调过程中的数字路线、数字实测剖面数据采集以及室内数据整理、地质图编稿和专题图件制作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RGMAP综合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人工神经网络在岩体初始应力场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岩土工程问题的有限元分析一般需要考虑初始地应力场,而可供工程应用的初始应力值,主要靠少数实测资料。根据少数测点值,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求解岩体初始应力场。通过算例说明:文中所提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9.
在MAPGIS下快速实现柱状剖面图的绘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油气化探数据用FORTRAN短程序生成MAPGIS点、线、面明码文件后,再利用MAPGIS图形编辑软件对图形进行编辑加工,达到快速制作油气化探柱状剖面图的目的。使用该方法能充分利用MAPGIS系统资源,降低编制绘图程序的难度。  相似文献   
50.
黑麦草在净化富营养化水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工湿地生态工程中利用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净化污水,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黑麦草在冬春季节的生长,可使亚热带地区人工湿地常年运行,黑麦草在3—4月份对水体就有明显的净化作用。在春夏季节,特别在5月份黑麦草可以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和N、P的积累量,因而净化贡献最大。从产草量方面考虑,延长黑麦草的生长期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从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状况和饲用价值看,增加收割次数的黑麦草N、P含量高,饲用价值高;但从黑麦草对污水中N、P的吸收和积累量方面考虑,收割次数过高则不利于黑麦草对污水的净化及N、P的累积。从上述几方面综合考虑,在黑麦草整个生长期收割次数以2.3次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