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207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酒泉风电基地高分辨率风能资源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酒泉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 结合中尺度WRF模式, 研究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39.5°~41.5°N, 94.5°~97.5°E)的高分辨率(3 km×3 km)风能资源。结果表明: 在模拟区域内主要有3个风速和风功率密度大值中心; 该区域大部分地区冬季风速和风能密度最大, 夏季较小\.经比较, 模拟的风能密度与实际观测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92.
超低渗透率测量仪的测试标定及初步测量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曼  杨晓松  陈建业 《地震地质》2011,33(3):719-735
低渗-超低渗透率测量是流体渗流力学和岩石物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断层带流体输运的定量化研究对于了解断层的力学性质和预测地下流体的流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新研制的超低渗透率测量系统和工作原理.这套设备使用稳态法和目前逐渐流行的孔隙压力振荡法进行测量,其孔隙流体为蒸馏水和氮气,最高围压可达200M Pa,孔隙压上限为...  相似文献   
93.
对比研究了养殖粪污厌氧发酵体系中添加针铁矿和/或菱苦土对N、P固定的作用。实验过程中对溶液pH进行监控,厌氧发酵44 d后,对发酵液中氨氮和磷浓度进行了分析,对固体产物进行了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单独或同时添加针铁矿、菱苦土的厌氧发酵罐中,发酵液中N、P浓度均降低,其中N浓度降幅小于P,添加菱苦土厌氧发酵罐中P浓度降幅较大,达90%以上。单独添加针铁矿的厌氧发酵罐中,针铁矿发生还原分解,转化为铁白云石;添加菱苦土的厌氧发酵罐中,形成了大量鸟粪石。研究认为在养殖粪污厌氧发酵体系中,由于碱金属离子的影响,针铁矿和菱苦土对N的固定作用不明显;针铁矿对P的固定效果一般,菱苦土对P固定效果显著,固P产物鸟粪石可作为优质缓释肥使用。  相似文献   
94.
国外海洋渔业准入制度的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捕捞生产的准入是进行海洋渔业资源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综合相关国家渔业管理发展过程,准入制度可能有三种类型:初步准入制度、投入型准入制度和产出型准入制度。准入的对象涉及渔船、渔获及渔具等。从实践经验看,在渔船数量扩展前,建立有效的准入制度的成功概率相对较大;如果现有的捕捞能力已经远超过渔业资源的承载能力时,投入型准入制度虽然还是十分重要,但在削减捕捞能力方面作用有限;产出型准入制度在一些国家的渔业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存在着诸如总可捕量控制、监测与执法等方面的问题。总体上,捕捞权利与捕捞许可证流转等是实施准入制度过程中应给予关注的两个事项。我国可在现行的捕捞许可证与船网工具指标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我国投入型准入制度,将渔具纳入管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适当过渡实施产出型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95.
2006-04,2008-04,2008-05沿长江干流采集表层水样,并于2006-05~2007-05在下游大通站进行每月2次、为期1 a的连续观测,测定溶解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及总悬浮物(TSM).结果表明:长江重庆以上江段DOC浓度较低,重庆至河口由于人为污染排放DOC表现出高值;干流POC与TSM显著正先关,POC%(TSM)随TSM含量增大呈负指数关系下降.大通站有机碳浓度及通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2006-06~2007-05全年经大通站进入河口的DOC、POC通量分别为1.17×106tC和1.88×106tC,其中洪季(5~10月)输运的有机碳占到总有机碳的70%,组成以颗粒态为主.三峡水库135 m及156 m蓄水后,泥沙在库区的沉降作用显著影响长江POC的输运特征及入海通量;从目前观测结果看,三峡库区DOC浓度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可能与水库运行时间尚短有关.  相似文献   
96.
基于2010年3月28日天气过程在策勒地区实测风速数据,分析戈壁、绿洲农田、灌木林三种典型下垫面3 m高度水平风速的最大脉动风速、湍流强度、阵风因子等湍流特征,结果显示:(1)近地层湍流在时间序列上具有多尺度复杂性,湍流强度、阵风因子均随分析时距增大呈对数增长;(2)以10 min为分析时距获得的各项参数都显示绿洲植被...  相似文献   
97.
莺歌海盆地异常裂后沉降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涛  解习农  任建业  张成 《地球科学》2008,33(3):349-356
为了理解莺歌海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过程, 用回剥法和应变速率反演方法对该区的钻井和地层剖面资料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观测得到的裂后沉降和模拟预测的理论裂后沉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在西北部为300~500 m, 中部和东南部为900~1200 m, 其异常裂后沉降明显呈现向东南和向海方向递大的趋势.地幔对流模型预测的结果表明, 20 Ma以来南海北部边缘的动力地貌沉降量为300 m, 因此, 莺歌海盆地裂后异常沉降在300 m左右的地区可以用动力地貌沉降机理来解释, 但是盆地中部和东南部的巨厚的异常沉降远大于动力地貌沉降量, 它是自晚中新世以来盆缘断层的右旋走滑作用、裂后热回沉和动力地貌沉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
东营凹陷负反转构造样式及其运动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新生代强烈的负反转作用是东营凹陷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为了解负反转构造对东营凹陷中、新生代盆地形成过程中的意义, 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 详细刻画了东营凹陷负反转构造几何学样式, 并综合运用计算断层活动速率和负反转率以及编制地层位移-距离曲线等方法, 对东营凹陷负反转断层运动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东营凹陷J3-K1和Ek-Es4两期盆地的主体均是印支期逆冲断层发生负反转作用所致, 总的负反转率约为3.367~8.3, 其中J3-K1时期负反转率为1.388~3.904;负反转构造最终定型于Es3-Es2时期; 负反转作用在空间上呈现出SW至NE逐渐增强的演变规律.东营凹陷负反转构造的研究对于盆地内部深层油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降雨诱发型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动力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降雨诱发型堆积层边坡物质组成特点与位移构成性质,建立了边坡粘弹性位移动力学模型与位移动力学方程,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其位移动力学行为和特征以及位移与地下水位或降雨量定量关系,发现了边坡的位移动力学特征主要取决于边坡的地下水位及其变化规律,且其位移和位移速度在整体失稳前具有强烈的波动性。上述位移动力学规律表明,仅运用位移或位移速度作为单一动力学响应参数来评价与预测该类边坡稳定性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选择和建立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多源信息预测理论与模型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充分考虑了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诸多因素,成功地研制了40吨足尺变刚度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试验,实现了模型试验到实用样机的转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足系统的性能满足各项设计技术要求,系统滞回曲线说明系统充分发挥了可变刚度的吸能,释能减振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文中研究了足尺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算法,试验工况与试验结果以及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