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9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565篇
测绘学   177篇
大气科学   438篇
地球物理   649篇
地质学   1251篇
海洋学   294篇
天文学   80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26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41.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以黑龙江垦区为例,在对其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国际比较基础之上,从农业生产现代化、物质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生活现代化、农业环境保护5个方面,构建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对2000年以来的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结果表明,垦区在作物单产、农机装备水平、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和有机作物种植占比等方面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在经营规模、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差距较大。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稳步提高,以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农业生活现代化的快速演进为主,其次是物质装备现代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环境保护水平有所下降,其中各子系统有不同演变特点。因此提出黑龙江垦区尚处于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改革,攻克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942.
针对当前中国湖泊柱样沉积物中239+240Pu的研究现状,对中国湖泊239+240Pu的来源、239+240Pu最大蓄积峰的年代以及239+240Pu在湖泊沉积物中的迁移行为进行了研究总结。结果表明:中国湖泊239+240Pu的主要来源于全球大气核试验沉降,湖泊沉积柱样中表层沉积物240Pu/239Pu均值为0.177±0.019;柱样240Pu/239Pu均值为0.177±0.008;柱样239+240Pu的沉积通量范围在7.45~240.6 MBq/km2之间,因湖泊所处沉积环境及纬度的差异而变化。湖泊柱样剖面中的239+240Pu的分布多呈单峰分布,湖泊沉积物中239+240Pu的最大蓄积峰位置改变可以忽略不计,239+240Pu最大蓄积峰具有时标价值。  相似文献   
943.
???GMDH??????????????????????????????????????????????????ɡ??м???????????????????????и??????????Matlab?????????????????????GMDH????????????????????????????У????????????????????????BP?????????GMDH??????????????????б????ó?????:?????GMDH???????н???????????????????н??????  相似文献   
944.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总结1987年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综合科学考察成果的基础上,于1988年6—9月,又考察了西昆仑山东部地区、中昆仑山区。通过考察,在高原的形成、演化,自然环境变迁,生物区系的种类组成、起源、演化,自然地域的分异规律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证据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945.
本文对长度不同的基线分别使用广播星历和精密星历进行解算,分析了两种星历对基线解算结果的影响.通过对解算结果的比较得到使用广播星历的最佳基线长度范围,结果表明,对于长度小于100km的短基线而言,广播星历能够达到与精密星历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6.
针对粗糙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网格细分技术,生成加密光滑的三维模型。分析网格细分技术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需求以及Loop细分和改进的蝶形细分技术,为保持地质体之间公共面数据的一致性,对"改进的蝶形细分法"做了进一步改进,增加了对边界约束的处理。探讨利用细分技术生成多分辨率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7.
为更好地了解矿山环境中元素迁移释放的地球化学过程,本文研究了赫章后河地表水系硫酸根和沉积物中的硫同位素组成。结果发现,水体和沉积物中硫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不同水体中SO42-的浓度与δ34S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主河道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硫主要来自矿业活动的释放。水体中硫同位素组成不仅能反映水体的受污染情况和污染水体的扩散范围,还能反映沉积物中硫化物氧化作用的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948.
磁化率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特性χ(F-T)对于研究超顺磁和单畴磁性颗粒的磁学性质非常有效.文章结合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随温度变化的特性,依据尼尔理论,探讨了磁性颗粒的粒径分布与其χ(F-T)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磁化率的最大值对应于其解阻温度,因此可以用来估算磁性颗粒的平均粒径.随温度变化的频率磁化率曲线可以转化为连续的粒径分布曲线.本方法可以用来模拟自然地质体(例如,火山灰、黄土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949.
大陆盆地的聚敛-闭合过程研究: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与欧亚大陆第三纪以来碰撞汇聚,造成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缩短变形。塔里木盆地如何发生相应的变形调节和应变分解,成为中亚板内构造的重要问题。塔里木陆块新生代以来被板内造山带及走滑断裂系环绕,盆地内部以刚性为特征,未发生强烈构造变形。区域大断裂与塔里木盆地的冲断、走滑构造边界共同作用,形成盆地边缘复杂的构造系。其新生代构造变形主要集中于盆地的构造边界上,4条构造边界显示差异性的运动特征和构造交切关系。盆地边缘构造带叠加并向盆内扩展,造成盆地总体上水平缩短,并发生应变分解。盆地内部发生沉积-构造分异,发育前陆盆地、前缘隆起、复合前陆盆地、拉分盆地等单元。其中,盆地西北缘及西南缘发生陆内俯冲,形成前陆盆地及前陆冲断带,对盆内构造演化有重要影响。区域构造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新生代主要发生了4期区域构造变形,第三纪以来还发生顺时针旋转。大陆盆地构造边界上的运动组合、盆内不均匀阻挡和滑脱拆离,造成其变形扩展方式的差异,并影响盆内单元构造演化。因此,塔里木盆地是认识大陆盆地聚敛与闭合过程的天然实验室。  相似文献   
950.
中国黄土环境磁学   总被引:52,自引:37,他引:52  
中国陆相风成沉积序列蕴含了晚新生代以来丰富的古地磁场和古气候信息.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岩石磁学性质可以揭示第四纪亚洲内陆地区干旱化过程和东亚古季风演化历史以及末次冰期-间冰期旋回的气候不稳定性特征.文章主要评述近年来中国黄土环境磁学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同时提出目前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如成土作用对黄土沉积物沉积剩磁的影响、微生物对磁性矿物的改造、亚洲内陆地区气候过程和环境演变的磁气候学记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