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4篇
  免费   1131篇
  国内免费   1618篇
测绘学   501篇
大气科学   1458篇
地球物理   1471篇
地质学   3103篇
海洋学   674篇
天文学   279篇
综合类   635篇
自然地理   80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343篇
  1998年   341篇
  1997年   331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992.
993.
南京地区闪电定位资料与探空资料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朱飙  黄兴友  王世文 《气象科学》2008,28(6):659-662
利用江苏省闪电定位系统的观测资料,结合南京探空资料,分析了以南京探空站为中心的1°×1°的经纬度范围内,在两次探空放球时间段内所发生的闪电情况.分析表明,沙氏指数、700 hPa与1000 hPa假相当位温θse差、500 hPa与700 hPa假相当位温θse差、1000 hPa温度、500 hPa温度对南京地区闪电活动的实时预警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并定义了闪电概率指数,可用于预报0~30 min内闪电的发生概率.本研究对南京地区雷电实时监测与预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一次持续空气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朱敏  王体健  卢兆民 《气象科学》2008,28(6):673-677
2004年12月24-30日,淄博地区出现一次持续一周的强空气污染过程.本文分析了这次过程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和造成强污染的天气形势特点以及主要的气象变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空维持稳定纬向环流、逆温层结持续存在、混合层厚度增加、低空风速小,导致污染物不能及时随大气扩散,污染物浓度增大.  相似文献   
995.
朱飙  王振会 《气象科学》2008,28(2):163-167
本文主要讨论了变分原理在解决有关非均质波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使用普通变分原理、限制性变分原理、多重尺度法对惯性重力内波方程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使用变分原理,限制性变分原理都是有条件的,即它们仅对某些类型的方程才有效,而对于有些方程用不同的方法,可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些对以后正确使用变分原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1880-2006年中国夏季雨带类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880-2006年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量及1951-2006年中国160个站夏季降水量和北半球大气环流资料,在夏季降水分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夏季雨型的年代际变化规律,分析了夏季各类雨型所对应的北半球500 hPa环流场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东部季风区和西部区存在着20~40 a左右的年代际振荡趋势,东北区则表现为明显的15 a左右的年代际变化特点;东部季风区四类雨型东亚大气环流差异显著,西部区二类雨型和东北区二类雨型欧亚大气环流的配置基本都相反。  相似文献   
997.
从虚拟演播室技术演变、原理、系统结构、渲染方式等方面,全面分析了虚拟布景系统与传统演播室相比所具备的优势.虚拟布景系统来源于虚拟演播室,但在硬件上却省去了支持场景实时渲染的图形工作站、摄像机传感系统、延时系统,价格优势明显;虚拟布景系统的场景采用前期合成方式,比实时渲染对计算机性能要求条件低.虚拟场景中三维物体的边缘处理、反走样、光线跟踪、镜头特效等方面较实时渲染效果更佳,抠像效果可与昂贵的三维虚拟演播室相媲美,从场景设计角度考虑更能发挥制作者的创意,而且具有良好的升级空间,非常适合气象影视业务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998.
利用MM5模式对云南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强降水过程进行高分辨率模拟,通过下垫面植被的敏感性试验,考察云南气候要素(降水、温度、湿度、风等)对下垫面植被状况的敏感性,从而达到了解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在云南天气、气候及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与影响,以期提高对未来天气、气候变化、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的预测和评估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下垫面植被状况的改变对云南气候要素值的影响非常明显,这种影响一般在近地面至700 hPa之间;下垫面植被覆盖率的锐减,使云南降水范围、降水量、空气湿度急剧减小,温度、风力、蒸发能力、干旱指数迅速增大,加剧了云南的干旱化和沙漠化,最终将导致云南的天气气候和环境生态系统偏离本来的平衡状态和演变过程。但下垫面植被状况的改变对降水中心、冷(暖)中心、干(湿)中心位置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9.
土壤湿度和地表反射率变化对中国北方气候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利用OSU两层大气环流模式来考察土壤湿度和地表反射率变化对中国北方气候的影响。在(30—46°N,90—120°E)的区域上进行了3个试验,结果表明干土壤对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部非季风区有不同的影响特征。高反射率造成降水减少。并指出地表过程的作用可能是经常发生在华北的春夏连旱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普遍认为内激波中电子的同步辐射是γ射线暴快速光变辐射的主要辐射机制,但理论预言与观测结果始终符合不好.确认在内激波中电子因辐射损失而快速冷却,分析指出以往研究中求得的快速冷却电子同步辐射谱只是一个粗略的结果,由数值计算求得单电子快速冷却时的精确同步辐射谱,从而用一个统一模型合理解释观测到的长γ暴低能谱指数α的分布,拟合α与vFv谱的峰值能量Ep之间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