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
濮阳市0 cm地温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线性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濮阳近50年地面温度的变化倾向率及成因。月平均地面温度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2月至翌年4月呈升温趋势,5~11月呈降温趋势,其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01~0.32℃/10a和-0.04~-0.83℃/10a,年平均地面温度变化倾向率为-0.23℃/10a;各月地面平均最高温度的变化倾向率,11月为0.01℃/10a,其余月份则为-0.46~-2.16℃/10a,年变化倾向率为~0.23℃/10a;各月地面平均最低温度的变化倾向率,11月为-0.02℃/10a,其余月份则为0.09~0.76℃/10a,年变化倾向率为0.34℃/10a;各月平均地气温差的变化倾向率为-0.17~-0.66℃/10a,年变化倾向率为-0.35℃/10a。当地地面平均最高温度呈逐年递减趋势,地面平均最低温度呈逐年递增趋势,地面平均最高温度的递减趋势远大于平均最低温度的递增趋势,因此,年平均地面温度呈逐年递减趋势。地气温差逐年递减,大气稳定度增强,不利于近地层污染物和水汽扩散,由此带来轻雾日数增多,空气污染加重。日照时数减少,地面受太阳直接辐射减少,是地面温度趋降的直接原因,空气湿度和降水量趋增、空气污染加重等要素的变化,是地面温度趋降的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2.
用模糊相似优选比作夏收期雨涝年的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惠芳  张成源 《大气科学》1993,17(Z1):128-131
  相似文献   
43.
本文提出粘土矿物(特别是含伊/蒙不规则混层粘土矿物)混合物相的X射线定量分析方法——模拟定量法。着重解决在蒙脱石-不规则伊/蒙混层粘土矿物-伊利石组合中,伊/蒙混层粘土矿物的定量分析计算。模拟定量法是对以前的各种粘土矿物X射线定量分析方法的补充。用纯净的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及各种伊/蒙混层比的伊/蒙混层粘土矿物,配制了各种不同组合的粘土矿物混合样品,制成定向薄膜片,进行了X射线分析,讨论了各种组合的粘土矿物混合物相X射线衍射图谱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粘土混合物相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洛川黄土纳米尺度观察:纳米棒状方解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洛川黄土剖面典型样品进行了透射电镜分析,发现黄土中存在纳米棒状方解石。此类方解石直径30~50nm,长度几百纳米至几微米。纳米棒状晶体有圆滑地粗细变化和弯曲现象,偶见晶体连接成树枝状或晶体直角连接形成框架状形态。X-射线能谱分析显示方解石有少量的镁、磷和硫,这种纳米棒状方解石在国内外文献中鲜有报道。根据纳米尺度研究结果推测,这种纳米棒状方解石形成与生物衍生物诱导的定向结晶有关。纳米棒状方解石是一种重要的黄土堆积时期干旱环境指示矿物,其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代表黄土堆积时气候参数。纳米棒状方解石的发现,对环境中纳米矿物研究、黄土中碳酸盐碳成因及古气候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5.
1 IntroductionThe com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gasesand their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are controlledmainly by the type of organic matter and the degree ofits thermal evolution in the source rocks (Song Yan,1995; Xu Yongchang et al., 1994; …  相似文献   
46.
对软土抗剪强度试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沿海一带新建公路、铁路所作的软土试验中,经过分析研究,提出了试验方法的选择,强度指标的确定,影响强度的因素等,进行了客观论述。  相似文献   
47.
常用相似性判据的检验和综合相似系数的使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相似预报方法常用的几个相似性判据作了客观检验和讨论,同时提出了综合相似系数,2000年6~8月黄淮主汛期郑州市气象台降水预报业务现场试验表明,综合相似系数在降水相似预报和24h暴雨预报中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48.
铀石(USiO_4)是铀的最重要工业矿物之一。它最早于1955年发现于美国科罗拉多高原的卷状砂岩型铀矿床中(Stieff,1955)。自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将(与美国该类铀矿床相似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确定为获取铀资源的主型矿床以来,由于矿物特别微小(≤1~2μm)和测试技术(矿物粒径小于仪器可分辨尺寸)等原因,从未在该类铀矿床中检出过其晶形和化学成分确凿的铀石。这里报道的在该类铀矿床中首次发现的铀石,赋存于新疆513铀矿床矿石的(侏罗纪)碳化木屑细胞腔内,与沥青铀矿共生(图1)。众多铀石均呈自形的四方双锥单晶,其化学成分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列于表1。结果表明其化学成分较简单,接近铀石化学成  相似文献   
49.
甘肃省近30年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张存杰  宁惠芳 《气象》2002,28(3):28-32
通过对甘肃省1971-2000年共30年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发生日数的分析,给出了年平均和四季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沙尘天气形成的原因。分析发现,从武威开始,经景泰、白银、会宁到天水、徽县存在一个沙舌区,是浮尘天气的多发区。该沙舌与甘肃中部至陇南的干舌基本吻合,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地形走向基本一致。该沙舌的存在是甘肃省中东部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0.
长江河口航道拦门沙冲淤变化的数学模拟和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选用1975—1978年长江口南槽逐月水下地形图以及相应的大通站的流量和含沙量,中浚、横沙和高桥等站的潮位资料,应用数理统计理论和方法,对长江口南槽航道拦门沙的冲淤变化进行数学模拟。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数学模式能够客观地反映拦门沙变化的内在规律。且该模式的拟合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因此所建模式可以预测三峡工程和上游调水后,因水沙改变而引起的拦门沙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