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5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378篇
测绘学   177篇
大气科学   182篇
地球物理   365篇
地质学   1021篇
海洋学   190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16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2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天区0112-35的UKST物端棱镜底片上的11个类星体候选者进行了光谱观测,证实为类星体,给出了它们的红移值、证认图及光谱图。11个类星体中有6个属于角距小于4角分的3对类星体;1个类星体-星系对。  相似文献   
2.
引言农田灌溉是一种最易提高干旱地区农业产量的方法。灌溉农业与旱作农业相比,谷物产量可提高6倍,根块植物产量可提高4—5倍。因此,农田灌溉在渴望得到更多粮食的干旱地区,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农田灌溉使这些地区获得高产稳产,同时减轻了干旱和沙漠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的水文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郭敬辉同志于1985年4月5日溘然长逝。他的逝世是我国地理学界和水文学界的一大损失。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对他表示沉重悼念。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嫩江组白云岩形成机理——以松科1井南孔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松科1井是中国大陆第一口以白垩系地层为主的全取心科学探井,由松科1井南孔和松科1井北孔两个钻孔组成.在松科1井南孔岩心精细描述的过程中发现嫩江组地层中发育层状白云岩和椭球状白云岩,共62层.白云岩结核垂向截面的透镜形状、结核内部上凸下凹两端收敛的层理特点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白云石的雾心亮边结构和泥灰岩被局部交代产生的"豹斑状"白云石聚集均显示嫩江组白云岩是湖相泥灰岩在准同生期被交代的产物.白云岩的形成机制是在晚白垩世松辽盆地海侵背景下Mg2 在准同生期交代由浊积事件、介形虫灭绝事件所带来的泥灰岩沉积而成.  相似文献   
5.
松科1井南孔选址、岩心剖面特征与特殊岩性层的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松科1井南孔是松辽盆地白垩系科学钻探工程两个钻孔中的一个,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齐家古龙凹陷敖南鼻状构造的翼部。通过对松科1井南孔嫩二段底部到泉三段顶部连续取心资料的详细描述,建立松科1井南孔岩心剖面,识别出5种常见岩性(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和细砂岩)和8种特殊岩性(白云岩、火山灰、油页岩、灰质泥岩、泥灰岩、重结晶灰岩、介形虫碎屑灰岩和介形虫灰岩)。特殊岩性出现的总层数为172层,总厚度为14.516m,分布在青一段,青二、三段,姚二、三段,嫩一段和嫩二段地层中。对松科1井的精细岩心描述和对特殊岩性的识别是后续研究工作开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7.
8.
DC-2孔柱状岩芯取样深度为48.6m,粘土矿物组分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高岭石和蒙脱石。岩芯共分6个粘土矿物组合层,参考Mn/Fe计算结果,0—29.46m为浅海相;33.42—33.46m为淡水相;38.44—38.46m为浅海相;44.0—48.06m为淡水相沉积。综合研究表明该沉积段出现二次海进和一次海退。  相似文献   
9.
ObservationofcloudsandsolarradiationoverthePacificOceanasrelationtoglobalclimate¥FarnParungo;ClarenceNagamoto;CeciliaM.I.R.Gi...  相似文献   
10.
For biomarkers to be useful in assessing anthropogenic impacts in field studies involving aquatic organisms, they should not be affected by naturally occurring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such as salinity.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estuarine environments and for relatively unspecific biomarkers like heat-shock proteins (hsps, stress proteins). In this study, the heat-shock protein response was measured in the euryhaline clam, Potamocorbula amurensis, after exposure to a range of salinities reflecting normal and extre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Northern San Francisco Bay, California. The ability to raise cellular hsp70 levels in response to heat-shock was significantly impaired in P. amurensis collected from a low (0.5 ppt) salinity field site, and after 14 day exposure to low salinity in the laborat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