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目前页岩含气性控制因素是页岩气勘探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基于中牟区块及周边研究资料,在太原组—山西组海陆过渡相的泥炭沼泽亚相和潟湖亚相沉积岩是页岩气发育最有利相带,对岩芯进行含气量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组泥页岩平均含气量为1.82m~3/t,累计厚度20~25m;太原组泥页岩平均含气量为2.64m~3/t,累计厚度26~30m。2)太原组泥岩的有机碳含量要高于山西组;随着埋藏深度的加大,有机碳含量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非均质性较强。3)地层垂向岩性变化、厚度、有机质含量、有机质生烃能力影响页岩含气性。4)现场解吸气量、有机质丰度、厚度、埋深、裂缝、孔隙结构是牟页1井山西组—太原组页岩含气性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2.
目前,偏振遥感已被用于气溶胶卫星和地基遥感中,其仅对小粒子敏感。本研究以2007-2008年间的POLDER(Polarization and Directionality of the Earth’s Reflectances)和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合肥站的气溶胶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偏振遥感对气溶胶粒子尺度的敏感性。利用AERONET合肥站的尺度分布数据和折射指数数据,计算了不同尺度范围内气溶胶粒子的光学厚度,并与对应的POLDER反演结果作拟合,通过寻找最佳拟合对应的尺度范围确定偏振遥感敏感的粒子尺度。结果表明,偏振遥感并非对所有尺度的小模式气溶胶粒子都敏感,在865 nm波段,其敏感的气溶胶粒子上限半径约为0.3 μm左右。这一结果对指导气溶胶偏振遥感,以及理解和应用偏振遥感气溶胶产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复合基桩和桩复合地基同时考虑了桩和桩间土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在设计参数时,又都同时采用了桩基础的两个抗力公式,但两者的设计及计算方法上是不同的,应用时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84.
水分循环与气候背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家诚 《水科学进展》1999,10(3):265-270
指出水分循环的关键在于海洋通过大气向大陆输送水分。水分循环的基本环节,都同气候有密切关系。夏季风在输送水分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季风环流的高变率是水分循环高变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论述了厄尔尼诺与全球增温等气候变化现象对水分循环的复杂影响过程,指出现代水荒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主要结果之一,人类根据自然规律,能够调控好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保证正常的水分循环,解决现代水荒问题。  相似文献   
85.
现代水荒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水荒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也是人类与自然界关系失调的结果,人口迅速增加与城市化是水荒形成的直接原因,只有恢复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关系,水分循环作为这个关系中的环节之一,也将得到调整,人类社会的水分供需问题也会随之解决。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此开创了前景。  相似文献   
86.
新疆东部黑戈壁气候恶劣、人迹罕至,是具有黑色砾石下垫面的生态脆弱区。利用东疆哈密戈壁陆气相互作用站2018年全年观测资料,给出该戈壁地表动力学与热力学粗糙度、比辐射率和地表反照率等陆面过程特征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代入Noah模式对该戈壁热通量、地表温度及土壤温湿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东疆黑戈壁下垫面动力学粗糙度为1.13×10-3 m,热力学粗糙度为0.32×10-3 m,比辐射率为0.905。(2)地表反照率日变化呈早晚高,中午低的“U”型曲线。12月因地面积雪,反照率最高,年内极大值出现在12月8日,为0.79,年均反照率为0.29。地表反照率关于太阳高度角的参数化方案为:α=0.78-0.47×(1-e^((-h)/1.12)),地表反照率关于5 cm土壤湿度的参数化方案为α=0.28-0.136w_s。(3)将改进后的陆面过程参数带入Noah模式,大大提高了模式在戈壁区域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87.
饱水砂土反复冻融时成冰条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王家澄  程国栋 《冰川冻土》1992,14(2):101-106
  相似文献   
88.
从两次世界气候大会看气候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诚 《地理研究》1992,11(2):93-98
本文就1979、1990年两次世界气候大会的情势,综述气候学发展的现状,论述气候学与气候工程的关系,并就当前气候学发展的若干问题:如气候信息的搜集、传递和整理,地球气候分布与变化的研究,以及气候应用的开拓等方面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89.
为了对软弱淤泥土进行加固,使之满足工程建设所需的一定承载力,在试验基地采用固结-固化复合技术对淤泥进行加固研究。试验时,将一定厚度淤泥分为浅层固化加固层和深层固结加固层;浅层(≤1 m)淤泥采用固化技术进行加固,使之形成高强度硬壳层;对于深层(>1 m)淤泥,采用真空预压技术进行加固,以提高深层淤泥的承载力并控制加固土体的后期沉降量。试验结果表明,当固化剂掺量为0.6%~5.0%时,浅层固化淤泥承载力特征值在109~330 kPa;固结-固化复合技术对土体加固效果突出,分层加固土体整体的承载力特征值在89~230 kPa;浅层淤泥经过固化处理后,土体强度较高,对地表荷载起到了明显的扩散作用,有效地减小了地表荷载在下卧层土体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多数试验单元浅层固化土的应力扩散角在19.474°~26.303°之间。  相似文献   
90.
东南沿海MODIS图像自动云检测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简单有效的云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够实现对MODIS白天图像的自动云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性估计表明,总体的云像元检测精度和无云像元检测精度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